第133章 巡查湖州府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因为后续还要接收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所有赈灾银的去向账目,李霁都要整理记录,作回京述职之用,一些其他杂务也需要人手处理。


    在即将吃晚饭时,布政使司和按察司衙门,各自派人送来了许多关于下面府县上报灾情的文书。


    李霁之前并没有巡察完所有的府,还要结合一些报文了解更多灾情。


    且按察司最近也有派出官员核实灾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九月初二,十万两赈灾银从南京户部调拨至杭州,由李霁这个钦差亲自接收。


    具体赈济分配方案,李霁于前几日已同傅孟春和吴自新等人商议定下。


    衢州、严州、处州和湖州四府灾情较为严重,赈济会有所侧重。


    其他各府辖下的县也会根据灾情不同,调整赈灾银的分拨。


    十万两赈灾银,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向浙江各府县分拨完毕。


    赈灾银分发下去的同时,按察司和巡抚衙门都下派了官员和属吏进行监督。


    忙完赈灾银的分拨后,李霁找到巡抚傅孟春,告知自己将到下面州府巡视赈济情况,同时监督赈灾银的发放。


    李霁作为钦差,傅孟春对他本就没有管辖之权,且这也是李霁的职责。


    傅孟春笑道:“李修撰实心用事,体察民情,相信此次浙江灾情定然可平稳渡过。”


    李霁谦虚道:“傅中丞过誉了,此乃卑职之职责所在,有中丞大人驻节省垣,总揽机务,运筹帷幄,方是戡定灾祲之关键。”


    傅孟春暗道,不愧是连中六元的状元才子,各种扬面话都应对得十分得体。


    看了眼李霁后,傅孟春又笑问道:“李修撰打算先巡视哪些府县?本院可立即调些军士随行护卫。”


    巡抚是有一定权力调派地方卫所驻军的,且李霁是钦差,也可以享此待遇。


    李霁开口回道:“多谢中丞,护卫随行便不必了,卑职已在绍兴府衙请派了几名衙差。听闻湖州府的物价腾贵,卑职想先去巡查一番,若物价不平稳,百姓即使手中分得赈济银钱,灾情亦不能平复。”


    傅孟春点点头道:“既如此,便依李修撰之言,湖州府前些时日确实曾上报,说有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李修撰尽可究查严惩。”


    李霁又与傅孟春打了会儿官腔,便告辞离开。


    出了巡抚衙门,又与布政使吴自新和按察使张孙绳打了声招呼,才出发前往湖州府。


    两日后,李霁一行到达湖州城。


    湖州城与绍兴城情况类似,都是下辖两个附郭县,分别是乌程县和归安县,且两县的县衙也与湖州府衙同在湖州城中。


    李霁到达湖州城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与湖州府的官员打照面,而是住进了官驿之中。


    休息了一夜后,第二天李霁只带着李康到了湖州城最好的酒楼。


    李康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赞道:“少爷,这湖州府的细沙羊尾和毛腌鸡真是好吃!特别是这毛腌鸡,在绍兴城可吃不到,还有这细沙羊尾香甜油润,嫂子和映荷她们肯定喜欢吃。”


    细沙羊尾并不是羊的尾巴,是以豆沙、猪板油、鸡蛋清、糯米粉等制成,因外形酷似湖羊尾巴得名,是湖州的传统甜菜,名扬大江南北。


    李霁抿了口茶,白了李康一眼道:“怎么?你要给映荷丫头打包一份吗?”


    映荷是除了佩儿以外,黄婉婉陪嫁过来的另外六个侍女中的大丫鬟,跟黄婉婉一样,喜欢吃甜食。


    李霁发现李康这吃货与映荷那丫头走得颇近,估计是看上人家了。


    李康咽了口滑嫩毛腌鸡,笑着回道:“可惜这里离绍兴好几天路程呢,带回去就吃不了。”


    李霁笑了笑道:“你要是骑上快马,能日行百里的话,两天或许能回到绍兴,如今天气快转凉了,这细沙羊尾两三天还是能保留的。”


    李康闻言停下夹菜的动作,似乎在考虑可行性。


    李霁不禁笑了起来,还真是情窦初开呀!


    李康突然摇头道:“不行,嫂子让我跟着少爷你,要寸步不离。”


    这时雅间外响起敲门声,李霁道了声“进”。


    门从外面推开,李绘进入了雅间。


    早上李霁便让李康给提前到湖州城的李绘送了口信,约在这里见面。


    李绘看到李康坐在李霁旁边自顾自地吃着席面,大为吃惊。


    看来这个小厮李康在李霁心中的地位不亚于刘妈,以后得注意些了。


    李霁淡淡道:“李三员外请坐吧。”


    李绘闻言笑着缓缓落座,李霁虽称呼自己为李三员外,不过如今他愿意与李家打交道,便是喜讯。


    李霁又开口道:“怎么样,可问到些什么线索?”


    李绘回道:“我已探过几次监牢,李韬说之前负责那家粮行的董家旁支之人叫董志斌,不过我探查了十余日,都没有见他露过面。”


    李霁闻言皱眉道:“你十几日就探查到这个?”


    李绘忙道:“虽没见到董志斌,但我经过多方探查,发现他的儿子董思诲有动作。”


    李霁又呷了口茶,开口道:“李三员外最好能说些有用的。”


    李绘看了眼李霁,继续道:“如今湖州府的粮米紧缺,官府调运的粮米未到,粮食价格一直上涨,官府已严令不得涨高至以往的四成,且各家粮行每日定额出售粮米,导致许多人买不到粮。就在五日前,董志斌的儿子董思诲还曾偷偷高价卖了一批粮米,购买者是隔壁南直隶常州府的一个商人。”


    李绘缓了缓后,继续道:“因许多百姓买不到粮,黑市上粮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以往三倍有余,这两日黑市上也流出了一大批粮,应该跟董家有关。”


    李霁闻言点了点头,轻轻转动左手无名指上的玉戒,沉思起来。


    这李绘还是有些用处的,总算是查出了些线索。


    那么如今要落实董家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罪名,就得找出他们大量囤积的粮米,以及在黑市高价卖粮的证据。


    李霁看着李绘问道:“他们私下卖粮是在何处?”


    李绘迟疑道:“我倒是知道两三个地方,呃……不过,你不会是要捉人吧?那些都是底下跑腿的,捉他们没什么用。”


    李霁闻言,没好气道:“你以为我跟你家的‘疯解元’一样无脑吗?”


    坐在旁边默默吃饭的李康闻言,差点一口米饭喷出来。


    李绘神色尴尬道:“李枫自然无法与你相比,你乃是堂堂状元。”


    李绘算切身体会到次兄李维的感受了,被人当面嘲讽的感觉是真不好受,且出言嘲讽的还是李霁。


    李霁继续道:“明天带我去你说的那什么黑市看看。”


    李绘又小心道:“可是那些都是手底下做事的,应该问不出什么。”


    李霁无奈道:“我还不知道他们都是小喽啰吗?”


    李绘不解道:“那去做什么?”


    李霁又没好气道:“他们不是卖粮吗?我去买粮行不行?”


    李绘终究不是草包侄子李枫,一听李霁说买粮,已大概猜到李霁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