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烦恼与突破口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李霁皱眉道:“我让他们晌午后再来,李家就如此急不可耐?”
林棠有些为难道:“老爷,来的是……是李家二老爷。”
李霁放下筷子问道:“就他一人?”
林棠回道:“回老爷,是只有他一人,现就在门外。”
见李霁脸色不悦,似乎要赶人,刘妈妈赶紧给黄婉婉使了个眼色。
黄婉婉意会,轻轻开口道:“官人,他一大早过来,想必是有什么话想单独与官人你说,不如先听听?”
李霁看了看黄婉婉和刘妈妈,才向林棠开口道:“你且带他到客厅去。”
林棠闻言退下,而李霁则慢悠悠地继续吃着早饭。
黄婉婉和刘妈妈对视了一眼,也不再催促李霁。
如今他有着官身,且又是一家之主,做什么事或见什么人自有主张。
李霁吃完早饭,到外院客厅时,李维正坐着品茶,等了许久倒不见火气。
李霁也不废话,直接问道:“你有何事?”
李维起身看着李霁道:“兄长的次子李韬,罪名并不算非常重,如今又是灾时,李家多花些银钱就是,总能判得轻些。此事与那湖州董家有关,你也不必去撩拨董家,于你没有好处。”
李维自然知道兄长李续求李霁,是想救儿子,虽然如今李霁有着钦差的身份,但那董家也不是简单的。
李霁淡淡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不必管你兄长的儿子?”
李维轻咳了一声,才开口道:“能使其轻判最好,若不能便算了,你大可不必理会,切记,万万不要与那董家为难。”
兄长你的儿子是儿子,那李霁也……刚入官扬,如今仕途顺遂,岂有让他与董家这般乡宦大族作对的道理?
李霁依旧淡淡道:“如何做事,我自有主张。”
李维见李霁似乎没有将董家的事放在心上,皱着眉头再次开口道:“你可知晓那董家在湖州的份量?董份虽被诏黜为民多年,但只要他仍在世,董家便不可轻视!因为……”
李霁打断李维的话道:“我知董份是元辅与太仓王阁老的座主。”
董份为人贪险,在官攀附权贵,居乡广占田地,蓄积财货,号称“富冠三吴,田连苏湖诸邑,殆千百顷”。
还利用部分家财放私债,集地租剥削与高利贷剥削于一身。
即便如此,多年来董家依旧富贵安宁,甚至湖州地方官员上任,都需主动上门拜访董家。
只因董份有两个了不得的学生,申时行和王锡爵。
如今两人皆在内阁,一人为首辅,一人为次辅,如此通天背景,谁人敢为难?
嘉靖四十一年,董份担任壬戌科会试主考官,这一年申时行和王锡爵一同参加会试。
此次会试,王锡爵考中第一名会元。
随后的殿试中,申时行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王锡爵为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
李维再次劝诫道:“你既知晓其中利害,就不要去掺和董家之事,好好做职分之事即可。”
李霁闻言便转身回内院,边走边开口道:“林棠,送客。”
李维看着李霁的背影,眼神复杂,也不知他到底听进去没有。
李霁如今确实很烦恼,一直琢磨该如何把督理赈灾的差事办得漂漂亮亮,且许国还让何崇业带了话。
董家或许可以利用一下,但是风险太高,弄不好容易引火烧身。
晌午刚过,李续和三弟李绘两人又来登门。
李霁负手来到外院客厅,落座喝了口茶后,开门见山问道:“你们李家是怎么和湖州府董家扯上关系的?”
李家的地位与湖州府董家相差甚远,李霁确实好奇两家是怎么会有往来的。
李续看了眼三弟李绘,李绘便稍稍侧身,面向李霁回道:“以往是没有什么往来的,董家地位显赫,我们也高攀不起。是五月上旬时,董家旁支的人主动找上我们,我们家在湖州府德清县有一间当铺,由长兄的次子李韬在打理。”
李霁皱眉问道:“你们既是开当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罪名与你们何干?”
李绘看了眼长兄李续后,又回道:“一直以来是做典当行业的,湖州府内的典当业大都由董家把持,外来户每月需按时给董家上贡。五月时,董家人召集了所有当铺的主事人,联合成立了一家粮行,各家当铺都需出资,由董家人管理。”
李霁又抿了口茶后,问道:“新开粮行的粮米售价肯定高出以往很多吧?”
李绘叹了口气,回道:“不错,价格翻了两倍有余,可是粮行并没有多少利润。因为后来有人发现,所卖的粮米其实都是董家囤积的,采购粮米的价格原本就极高,真正的好处都进了董家的口袋。”
李绘看了眼李霁后,继续道:“后来百姓联名上告湖州府衙,且当时衢州府的土地兼并案刚刚传开,湖州府衙便将那联合开的粮行给封了。还有出资的各家当铺也被一并封掉,主事之人也捉拿下狱。可真正得了好处的董家人却分毫无伤,罪名就这么扣到了各家当铺主事人的头上。”
董家如此左手倒右手,好处自己拿,罪名别人担,不可谓不巧妙。
李霁扫了眼李绘,淡淡道:“与董家这样的豪族合作,本就是与虎谋皮,或许董家有以势压人,但一开始你们也心存贪婪。”
李绘闻言顿感尴尬,李家的生意大都由他打理,此事他当初确实也点头了,甚至还为能靠上董家这棵大树而暗暗窃喜。
李续无奈开口道:“可真正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乃是董家,其他人不止没获利,还担了罪名。可以说这是董家一早就设计好的,如今湖州府周边的粮价高居不下。听闻董家还存有大批的粮米,只是风头正劲,不敢铤而走险罢了。”
李霁冷笑道:“你也不必激我,事情到底如何,我自会思量。”
李续闻言,也尴尬地低头喝了口茶,他确实担心李霁慑于董家之势,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次子头上的罪名便是扣实了,董家这棵大树实在不是一般人能撼动的。
李绘又小心开口道:“我们之前确实心存贪念,才被董家套入其中,还听说那些被查封的当铺,董家在悄悄接手,真是一石二鸟,不可谓不阴险。”
李霁的左手食指在圈椅扶手上轻轻扣动,陷入沉思,董家确实是一棵参天大树。
李续和李绘兄弟两人对视一眼,没有再开口打扰李霁。
良久之后,李霁淡淡开口道:“你们且先回去,我若查此事,再与你们问询更多细节。”
李霁虽不想与李家有太多瓜葛,但现在李家与湖州府董家之事有所牵连,或许能用得上。
李霁还是觉得可以尝试用董家作突破口,朝廷赈灾款下来,最难防的便是官员贪墨,勾结地方望族上下其手。
他也不可能把浙江每个州府再巡察一遍,这样太过费时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