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李续诉冤

作品:《大明:从科举到权倾天下

    一大早黄婉婉就起床忙碌,与刘妈妈一起清点各式祭祀用品,还反复问了风水先生好几遍,生怕有疏漏,毕竟这是她第一次拜祭婆母。


    一切准备妥当后,李霁一家人往城外去。


    李家宗族祖坟和别业墓地都在城外近郊,距离倒是不远,随行的除了风水先生,还有十几名黄家仆人。


    到了李家别业墓地时,李霁稍稍落后两步刘妈妈,因为他并不知道陈氏的坟茔位置,不过众人都没有察觉。


    到陈氏坟茔处时,刘妈妈很是震惊,因为陈氏的坟前以前是没有碑的,坟茔也很简陋。


    如今坟前立有一块高大石碑,且坟茔前也铺设石板,明显之前有修缮过。


    李续三兄弟已经带了好些李家族人站在不远处。


    黄婉婉向李维施了一礼,李维微笑点点头。


    黄婉婉这个儿媳大方得体且懂礼,品貌贤淑,他觉得如今的李霁就该娶这样的新妇。


    自从黄婉婉在成婚那日向他这个公爹行了一礼,身边人对他的态度转变极大。


    没人敢当着李维的面再显露讥讽之色,如那会稽县衙马县丞,见了面客客气气,根本就不敢出言讽刺。


    李霁皱眉看向李维,李维开口道:“我去年立了碑,也稍稍修缮过。”


    一旁的李续有些心虚,其实这是他的主意。


    心道当初你不同意将你母亲牌位请入李家宗祠,可没说不能立碑修坟不是?


    李霁没有同李维等人说话,转头吩咐黄家的仆人们铺设石板,拆除李家立的碑。


    李霁自己则和李康一起亲自动手清理陈氏坟茔上的杂草,并添上新土。


    李维等人只是静静地在一旁看着,不敢说话,也不敢靠得太近。


    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立上新碑后,黄婉婉这个儿媳与刘妈妈一起摆放祭品,同时将属于陈氏的命妇服饰和敕命文书放置于坟前。


    李霁与黄婉婉上香之后,一起在坟前行了三拜九叩大礼,随后是刘妈妈和李康。


    祭拜过后,给陈氏立碑修缮坟茔的事情算是全部结束。


    黄婉婉妥善收好陈氏的敕命服饰和文书,又让丫鬟们收拾贡品。


    东西收拾妥当后,李霁等人自然就是要回城。


    就在李霁准备离开时,李续突然上前开口道:“可否等等,容我说几句?”


    李霁皱眉看向李续,他们在这烈日下站了这么久,李霁一开始就觉得他们不是单纯的过来看自己给陈氏立碑修坟,况且李续等人应该知道,这种讨好行为对自己并没有用。


    李霁淡淡开口回道:“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好说的,放心,我不会因为以前那些旧事与你李家为难,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李续闻言叹气道:“昔日乃是我之错,是我李家之错,所以外人如何冷嘲热讽,我们都不曾辩驳。也自然知你心胸开阔,如今青云直上,更不屑与我们计较那些旧事。”


    李霁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续,心中暗道莫非病的不是身子,而是脑子?都能拉下脸皮说这样的话了?


    李霁轻笑道:“我心胸如何,你未必知晓,看你这样子是有求于我?且不说我能不能帮,我劝你免开尊口为好。”


    说罢,李霁就欲离开,李续急忙道:“且再等等,我是有求于你,但也是关于你督理赈灾职事。”


    李霁微微转头,开口道:“我虽入仕不久,但也不是你能随意诓骗的,你说话最好想清楚后果。”


    衢州府同知和常山县县令等人的处理结果已明旨下发到各省,官员都被削职流放边地,有几名乡绅更是直接抄家问斩。


    此案是李霁巡察灾情期间纠查出来的,早已经传开,李续当然也知道。


    李续闻言咽了口唾沫,又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才又开口道:“湖州府有人趁如今旱灾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此事千真万确。”


    李霁闻言轻轻挑眉,冷笑道:“你就如此确定?怕是李家有人牵涉其中吧?”


    李续有些心虚道:“是……是我的次子被牵涉其中,但他是冤枉的,真正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之人并不是他,他只是……”


    李霁抬手打断他道:“稳定物价,维持秩序确实在我督理赈灾职事之内,但你想让我捞你儿子,此事绝无可能。”


    看来李续如今还待在山阴老家,应该也是因为次子的事。


    这才是李续的风格,顶着烈日站半天,是为了等着给儿子诉冤呢!


    李续焦急道:“真不是他,他乃是被嫁祸的。”


    这时李续的三弟李绘,也帮忙开口道:“确实如此,那些真正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之人如今只是暂时收手,待风头稍过,他们仍会继续,兄长的次子李韬只是被他们推出来顶罪。”


    李霁看了眼李绘,开口道:“既然真的有冤,怎么不去衙门?”


    李续也是有官身的人,儿子若真被推出来顶罪,还没法申诉,想必另有缘由。


    李续又叹了口气道:“此事是发生在湖州府内,且与董家有关联。”


    李霁闻言不禁又蹙眉,开口问道:“董家?可是曾经的礼部尚书董份的那个董家?”


    董份是浙江湖州府乌程人,嘉靖二十年进士,他在嘉靖朝官运亨通,因善撰青词得宠,结交权贵,官至礼部尚书。


    但在嘉靖四十四年,给事中欧阳一敬劾其结党严嵩,接受严世蕃贿赂,董份被诏黜为民,此后他再未出仕,如今八十岁高龄,仍然在世。


    李续点头道:“正是这个董家,董家在湖州府影响力极大,甚至苏州都有众多产业。”


    李霁抬手在眉上遮了遮阳,同时心中暗暗思索。


    又转头看了看身边的黄婉婉,天气太热,她额头已经沁出了细汗。


    李霁打开手中折扇,为娘子轻轻摇了起来,再度开口道:“天气炎热,我得先送我家娘子回家,明日晌午之后,给你半个时辰。”


    黄婉婉闻言脸色微红,这么多人在,而且这些人算起来还都是长辈,不过心里还是很甜。


    李续闻言神情激动道:“好,明日我便再登门。”


    李霁没再理会李续,低头温声对黄婉婉道:“娘子,我们回家。”


    黄婉婉轻轻回了声“嗯”,侧身又向李维行了一礼后,才与李霁一起缓缓离开。


    看着李霁等人上了马车来离开,李续对二弟李维开口道:“敬思,黄家小姐真是个好新妇,通情达理,对你这位公爹是礼数周全的。”


    李维此刻眉头微锁,没有与兄长说话的意思,而是缓缓走向陈氏的坟茔。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不都是因为你?


    否则如今自己就是既有光宗耀祖的儿子,又有孝顺贤淑的儿媳。


    李续又抬手擦了把汗,以掩饰尴尬,带着其他族人先行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