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他算是最强武将吗?各武将复杂
作品:《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皇帝们慌了》 凭借着不凡的样貌谈吐,即便你衣衫破旧,依旧吸引了不少同龄人的注意。
这一天,你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年纪比你更小的孩子被人欺负。
他被少年踩着头,按在地上,奋力挣扎,流着眼泪。
那名欺负人的少年衣衫华贵,比你大得多。
但你还是毫不犹豫找到棍子,痛打了一顿欺负人的少年。
你知道你会得罪人,但那时候你的性子就是如此,如果一定要拘于礼节,或许就不是你了。
“你凭什么踩在他头上,又凭什么高人一等。”
你看向那名少年,怒吼着。
少年转身离去了,那名被你救下的孩子,也接连向你道谢。
“我还没有看到过,平民敢和世家的子弟对抗的。”
那时候,你平静的看着。
“世家吗?也没什么了不起。”
你的确是这样想的,世家和你不是一样吗?
有什么分别呢?
你想到了在塾馆听先生讲述许多年前的故事。
那时候,还有臣子与国君平起平坐,国君向臣子请教问题的。
一个世家,又能怎么样?
那一刻,你总是想着。
没有什么人能凌驾在他人之上。
你傲然的挺直了脊梁,神色平静,眼眸锋锐。
后来,你十五岁这一年,因为性格放纵洒脱,认识了不少朋友。
于是你毫不在意的前往他们家里借阅书籍。
那个时候的书籍是很珍贵。
识字的人很少,所以书也很少。
你最喜欢的就是到他们家里借阅兵书。
你喜欢在脑海里幻想行军打仗的画面,你甚至常常在地上的沙地进行推演。
那时候,你看到春秋时期的自由平等,仁义道德。
你总是会露出羡慕的神色。
相比这个世道,你更坚定的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待。
你也相信,你一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
后来,因为你从来不从事生产,性格洒脱放纵。
你时常会听到周边不少乡亲在你背后指指点点。
“他啊,整日里游手好闲,都这个年纪了,还总是一幅浪荡模样。”
“是啊,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年纪早就下地干活了。”
那时候,你总是平静的笑笑,随后继续四处借阅兵书。
因为你的风评不好,也没有人推荐你前往朝廷做官,你又不会经商。
于是连谋生都成了困难。
你有一位朋友,是当地的一个小官吏。
因为你时常吃不起饭,于是经常到他家里吃饭,一连几个月了。
这一次,你推开门。
好友的妻子没有给你好脸色,反而冷冰冰的看着你。
眼眸里的厌恶都不加掩饰。
“没有饭了,他已经吃过饭,外出例行公事了。”
“我一个人在这里,不方便留你在家。”
那时候,你饿着肚子,也知道了他们的用意。
但你并不在意,反而平静的点头,转身离去。
对于他们来说,一个不事生产的朋友,有什么结交的意义呢?
但你性格洒脱,也并不在意。
反而更加努力的看起了兵书。
你知道如今在所有人眼里,游手好闲的你都是低人一等的。
他们也很讨厌你。
可你并不在乎,你只是想着,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你的才华。
你依然坚信,未来的你是可以和国君平起平坐的。
彼时。
大秦。
秦始皇赢政看着这一幕,神色轻蔑。
想要和君王平起平坐。
就凭此人整日里游手好闲,纸上谈兵吗?
谁会相信呢?
这个世道上有太多终日闲散之人,不肯放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事。
这样的人,还整日里抱怨自己的志向得不到施展。
他见的太多了。
“所以你凭什么认为你比其他人更优秀?”
而另一边。
大唐。
太宗李世民只是冷眼看着,眼里带着几分怜悯。
此人一生,迄今为止没有半点建树。
志向倒是不小,可惜却不肯认真落在实处。
这等人凭什么登上榜单呢?
许久后,李世民才终于摇头。
“历史理想主义着?”
“难道此人当真只是靠着理想吗?”
与此同时。
大明。
朱高炽看着金榜,同样没有说话。
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少年,想要出头,太难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除了,天下大乱。
因为他忽然想到了许多年前的汉高祖刘邦。
若不是趁着天下大乱,他怎么会建立那个恢弘无比的璀璨王朝?
“所以,你也趁乱而起了吗?”
——————
这一刻。
金榜上,盘点再次展开。
【这一年,你的母亲死了,你甚至没有钱买地买棺材,办丧事,你只能孤独的背着母亲离开家里,埋葬在野外】
彼时。
随着金榜上字迹出现,画面也缓缓展开。
你背着母亲,一双草鞋已经在山路上磨破了。
可那时候,你并没有求助任何人。
你虽然不在意他人的贬低,但你心中似乎永远都有一身傲骨。
从白天走到深夜,你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水。
但你没有将母亲放下,在不少人指指点点的议论中,你一路行走在荒野。
“就是那个人,整日游手好闲,现在母亲死了都没钱办丧事。”
“作孽啊,一把年纪了,连个埋骨之地都找不到。”
“这就是不上进的人。”
你平静的背着母亲一路前行,并没有理会他们。
直到你找到一处又高又宽敞的地方,你才终于将母亲放下。
“母亲,我会做到的。”
“这里四野空旷,可以安葬一万户人家,等我出人头地,我会迁一万户人家居住在这里,让他们服侍你。”
那一刻,你眼眸坚定,带着野心。
你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无法出人头地。
你看着这片世道,你知道,或许不久,这片山河就要乱了。
到时候,你终归会和那些春秋时期的诸侯一样,成为和君王平等的存在。
你脑海中想到了那些百姓对世家,对高官眼中的畏惧。
想到了这些年看到的世家,高官对百姓如同奴仆一样呼来喝去的模样。
那时候,你眼眸轻蔑。
如果他们都愿意成为君王的奴仆。
那就让你成为第一个和君王一样的臣子。
就和许多年前春秋的时候一样,君臣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