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咱大明的政令,真可以在瞬息之间传遍十三省?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秦牧面对老朱的故意使坏,当真是气得牙都痒痒。


    不过,现在不比以前,不能给这老头没脸。


    但这口气绝对不能这么咽下去,等会中午的时候,给这老头搞一顿芥末大餐辣哭他!


    “启禀陛下,臣今天第一次上朝,为了表示对陛下以及诸位大臣的尊敬,臣决定站着听政!”


    老朱听到秦牧这般说,强忍着心里的笑意,然后开始跟一干臣子谈论政事。


    这期间秦牧很乖,没有插半句嘴,一直老老实实在一旁听着。


    这让老朱非常满意,觉得自己早晨那顿“家教”起了作用。


    然而,就当老朱分派完工作,将要打发一干大臣离去之时,一旁站着的秦牧开始了。


    “诸位,如果没什么事就各自回衙门办公吧,等咱想起来有啥急事要处理,在派人去叫你们。”


    十几个大臣闻言立马起身,朝着皇帝陛下躬身行礼,然后掏了掏袖子里的贺表,打算现在就递上去。


    可就在这时,一直看戏的秦牧突然开口。


    “陛下,臣有本奏!”


    老朱已经听这鳖孙说了好几个“臣”了,早就听得不耐烦。


    咱刚刚教过他,让他以后自称孙儿,这转过头就给咱玩这一出?


    “大孙,跟咱说话不用这么客气,直接叫咱皇爷爷就成!”


    “再者说,你有啥事直接跟咱说一声就成,没必要搞得这么正式!”


    秦牧冷哼一声,朝着老朱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随即学着其他大臣的样子,朝着老朱躬身一礼。


    “陛下,您这话就说的不对了,微臣得跟您说道说道。”


    “公是公,私是私,朝堂这等庄严肃穆之地,岂是您唠家常的地方?”


    “呃……”


    老朱被秦牧这句话怼的,当真是哑口无言。


    虽然心里恨得要死,但愣是半点错都挑不出来。


    因为这鳖孙占着大义的名分!


    其他大臣听到这话,无不惊讶的张大嘴巴。


    这秦牧竟如此胆大包天,敢在朝堂之上斥责皇帝陛下?


    虽说打着“谏言”的幌子,但只要不傻,就能听出这小子跟皇帝闹别扭呢!


    而最让他们震惊的是皇帝陛下的态度!


    皇帝陛下面对太孙如此顶撞,竟然只是无奈的苦笑一声!


    老朱在苦笑过后,对着秦牧道。


    “好好好!”


    “你爱咋地就咋地吧,赶紧说正事,咱一会儿还得批阅奏疏呢!”


    秦牧反手拿过小书包,从里边掏出一份奏疏,交给边上的太监后,对着老朱以及一干大臣说道。


    “陛下,这是臣奏请开办马鞍山钢铁厂的奏疏,还请陛下允准!”


    “开矿啊……”


    老朱一听到开矿,顿时想到跟秦牧相遇的场景。


    当时秦牧还不知道他的身份,笑着问他是不是家里有矿等人继承。


    因此,在看到这份开办铁矿的奏疏后,老朱在心里已然同意了。


    反正这东西又不是金银铜类的矿产,也不是朝廷管制的盐矿。


    他都不用跟大臣们合计,自己就能做主。


    “这事咱不用看了,咱准了!”


    “咱大明境内,你想在哪儿开矿都成,只要事后跟咱报备一声就行。”


    其他大臣听到是开矿,而且只是铁矿,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以皇帝陛下对太孙的宠溺,就是皇太孙开口要十座八座金矿,皇帝也不带拒绝的。


    然而,皇太孙废了这么大的劲,只是要了一座铁矿,当真称得上贤明了。


    如果说刚刚他们集体称呼秦牧贤明,还有拍马屁的嫌疑。


    那么此时此刻,他们心里是真的有点认可皇太孙,觉得这皇太孙好像也不错。


    虽然没有朱允炆那般乖巧懂礼,但听他说话的口气,貌似却很懂规矩,也很重规矩。


    其实,这也是老朱最喜欢秦牧的地方。


    秦牧平时或许不拘小节,可一旦认真做事的时候,是非常守规矩的。


    不管是通过兵部赈济灾民,还是用赊账的方式卖给军户房子,都证明他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按照朝廷的规章制度在办事。


    就在大家对秦牧渐渐有点欣赏的时候,秦牧那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


    “陛下,您刚刚又说错话了。”


    “啥?”


    老朱听到这话都懵了,满脸的诧异和不解。


    “咱又说错啥了?”


    老朱说完这句话,没来由的一阵气恼,啪的拍了一下桌子。


    “你个鳖孙别没事找事,把咱惹毛了,你郭奶奶也护不住你!”


    面对老朱的恐吓,秦牧就跟没听见似的。


    这老头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偏心眼,护犊子,自己就算扯旗造反,这老头都不带宰了自己的。


    只要不砍头,我还怕你那几板子?


    “陛下,您刚刚说凡是大明境内可以随意开矿,这话说的格局小了,弱了我大明的威名!”


    “您应该说,不论大明内外,皆可以随意开矿!”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您身为大明皇帝,就该有包藏宇宙之胸襟,放眼天下之广阔,岂能只盯着咱大明这一亩三分地?”


    “呃……”


    老朱听到秦牧这番话,哪怕明知道这鳖孙在故意挤兑自己,可不知为何,还是感觉胸中霎时升起万丈豪情。


    这才是咱大明太孙该有的胸襟和气魄!


    咱果然没看错人!


    其他大臣听到秦牧这番话,也不由对他刮目相看。


    先不论此人才学品行如何,但是这份雄心壮志,就不弱于秦皇汉武了。


    只是不知道此人有没有秦皇汉武的坚毅和睿智。


    “陛下,臣等附议,皇太孙说的对,您刚刚那话确实格局小了。”


    “我等赞成皇太孙的说法,不论大明内外,皆是我大明的矿藏!”


    “若我大明需要,可随时派军队去取之!”


    老朱听着一干大臣附和秦牧,心里当真是万分开心,这证明皇太孙已经入了这些人的眼。


    可一想到这小子说话那语气,老朱就恨不得把他吊起来揍一顿。


    这才当一天皇太孙,上朝听政都只听了一半,这鳖孙就想教咱做事,当真是可恶至极!


    老朱咬牙切齿的挤出一丝微笑。


    “诸位爱卿说的对,咱那话确实格局小了。”


    “诸位没什么事的话,咱们就退朝吧。”


    老朱现在只想早点结束早朝,然后好好教训一顿那鳖孙。


    然而,他这话刚出说出口,那鳖孙就再次开口了。


    “陛下,臣还有本奏!”


    老朱听到这话顿时不淡定了,气得连龙椅都坐不住了。


    这鳖孙有啥事就不能一次说完,非得一点一点往出挤吗?


    再者说,你就上了半天的朝,听了半天的政,你哪来那么多“本”可奏?


    依咱看,这小子就是欠揍!


    “讲!”


    “这次要是没有足够的理由,看咱怎么收拾你!”


    秦牧再次从书包里掏出一份奏疏,递给边上的小太监。


    “微臣奏请于六部之外增设一部。”


    “呼!”


    大殿里的人听到这话全都愣住了,他们谁也没想到,这皇太孙第一天上朝,就敢改传承了千年的制度。


    要知道朝廷六部自打隋朝开始,又经唐宋元三朝发展和完善,早就成了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制度,且完美的没有丝毫更改之处。


    然而,皇太孙竟然敢对六部的制度置喙!


    没人认为秦牧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只认为他在无理取闹。


    就是老朱听到秦牧敢对朝廷制度动刀,都气得把拳头捏了起来。


    要不是顾忌此时朝堂上人太多,他没准已经把奏疏扔出去,把这鳖孙给砸死了!


    “雄英!”


    “你给咱说说,你想增设个什么部门?”


    “咱有言在先,你要是敢胡搅蛮缠,胡乱指摘朝廷制度,咱可绝不轻饶!”


    其他大臣听到这话,也齐刷刷的竖起耳朵,瞪着两只大眼睛看向皇太孙,想看看这皇太孙到底能说出个什么来。


    秦牧面对老朱的威胁,以及一干大臣看戏的目光,神态自若的道。


    “启禀陛下,臣奏请成立邮电部,专司管理驿站、电报、广播等事,以协助朝廷的政令传递,提高朝廷的办公效率!”


    “微臣打算先在我大明各个州一级的衙门铺设无线电通讯设备,可以让朝廷的政令在一炷香的时间内,传遍大明一十三省,以及若干羁縻州。”


    “与此同时,我大明的军队虽远在千里之外,亦可时时刻刻与朝廷保持联络。”


    “此举不仅可以方便传递军情,同时还能方便朝廷对大军的掌控……”


    秦牧说完这番话,整个大殿一片寂静。


    每一个大臣的惊讶的张大嘴巴,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小子不是在说胡话吧?


    咱大明的政令,真可以在瞬息之间传遍十三省?


    只有老朱知道秦牧所说的电报为何物,因此在听到秦牧这番话后,老朱激动的恨不得捧着大孙狠狠的亲上几口。


    要是真如秦牧所言,那咱大明朝廷对天下的掌控,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