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有啥好办法赶紧说吧,你是想急死咱吗?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朱元璋听完这个“典故”愣了一下,不过在他明白过来后,不由哈哈大笑,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你这个小猢狲!”


    “对朝廷没有丝毫敬畏之心,竟然敢编排御使,亏你想得出,哈哈哈……”


    朱元璋在笑过之后,突然神情严肃,甚至有几分幽怨。


    “你是因为被收了咸菜税,这才对咱大明皇帝有怨言的?”


    秦牧摇了摇头,甚至有些不屑。


    “我没那么肤浅!”


    “皇帝能收我咸菜税,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闻言,好奇心再次被勾起来了。


    “这怎么是好事呢?”


    “商人逐利,这本是天性,难道你就不希望多赚点吗?”


    这次秦牧点点头,表示肯定了朱元璋的话。


    “当然!”


    “我也希望多赚钱!”


    “正是因为希望多赚钱,所以我才认为收税是好事。”


    “因为一旦皇帝收了我的税,那就证明我卖咸菜是合法的!”


    “既然是合法生意,我就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可以光明正大的在街面上开店了。”


    “这样一来,我看似交了点税,实际上生意能做的更大,当然赚的也就更多。”


    “呃呃……”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突然有些后悔对咸菜征税了。


    如果不征税,自己随时可以薅这小子的羊毛!


    现在倒好,明面上看是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却只赚了个零头!


    好在朱元璋关注的重点,本来就不在那点咸菜上。


    再者说,钱又不是被奸商赚去了,而是被他嫡亲的大孙给赚了。


    里外里,这钱都是自家的,有啥好纠结的。


    他最关注的还是军户问题。


    他昨天夜里想了一晚上,想了很多种办法来改善,可不管怎么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会涉及到朝廷的很多律令,很多国策的变动。


    这种工程,已然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


    而且,他这个岁数,也确实没这个经历去改动了。


    因此,哪怕他心中依然堵着气,可为了大明朝廷的稳固,他还是屈尊来找秦牧,讨教关于军户的问题。


    “大孙,你给咱句准话,你心中到底有没有关于咱大明军户的方略?”


    “切!”


    “当然有!”


    “你又不是咱大明的皇帝,我告诉你也没用啊!”


    朱元璋闻言眼睛不由一亮,急切的道。


    “谁说没用的!”


    “虽然咱不是皇帝,但咱能经常见到皇帝呀!”


    “你跟咱说说,咱找机会告诉皇帝,让皇帝改正不就行了吗?”


    秦牧将信将疑的看着朱元璋,怎么看都觉得这家伙在吹牛。


    不过,他这人并不喜欢拆穿别人。


    毕竟,谁还不要个面子,谁还不吹几个牛逼?


    “好吧!”


    “那咱就跟你说道说道。”


    “其实改革军户非常简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军户的地位,给军户的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


    朱元璋闻言,脸上一阵纠结。


    “大孙!”


    “咱大明对军户还不重视吗?”


    “一人当兵,全家可以免税三百亩,还免除官府的杂役!”


    “光是这一项,一年就能省几十两银子啦!”


    这也是朱元璋最纠结的一点,他自认对军户足够好,还世世代代保证了军户的利益。


    哪怕军户没儿子,也能从宗族里过继一个,来继承自家的军户身份。


    因此,他纠结了一晚上,实在是想不出还能给军户啥好处了。


    面对朱元璋的质疑,秦牧反问了一句。


    “老黄!”


    “我跟你说句大不敬的话,假如你是皇帝,你是希望老百姓踊跃参军,闻战则喜。”


    “还是希望百姓使出各种办法逃脱兵役,听到打仗就当逃兵?”


    朱元璋理所当然的说道。


    “当然是第一种啦!”


    “咱大明不也这么做的吗?”


    “三百亩地免税、免差役,这还不够吗?”


    秦牧摇了摇头。


    “不够!”


    “远远不够!”


    朱元璋当即就恼了。


    “那还要咱怎地,难不成给他们免税三千亩?”


    秦牧闻言噗嗤一笑。


    “黄老爷子,你入戏还真快,我只是打个比方,你还真拿自己当皇帝了,哈哈哈!”


    朱元璋也跟着尴尬的笑笑,随即轻轻的拍了秦牧一下。


    “臭小子!”


    “你就别拿爷爷寻开心了,有啥好办法赶紧说吧,你是想急死咱吗?”


    “唉!”


    秦牧叹了口气。


    “黄爷爷,您就不能想想别的吗,为啥非要盯着土地呢?”


    “比如说荣誉,名声,地位,权利等等。”


    “而且,您口口声声说的三百亩免税,根本就执行不下去的。”


    “我问一句,您认为天底下那么多军户,有多少人家能买得起三百亩地?”


    “以南京城周边为例,一亩地至少在十二两银子到十八两银子不等。”


    “三百亩地,那可就是三五千两银子。”


    “我就算挺有钱的了,也不敢买能种粮食的农田,只敢买没人要的山地、河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