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爷爷岁数大了,记性不好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大明人对土地非常执着,但凡能种粮食的土地,价值都不菲。


    除非是天灾人祸,否则是没有老百姓肯卖地的。


    秦牧之所以不买良田,一个是买不起,另一个是想发展工业。


    他买的虽然都是荒地,可地底下都有矿!


    “咱大明给他们分了地呀!”


    从本心理说,朱元璋实行军户制度,其实是一种对军人的福利。


    从制度上保证了跟着他大江山的士兵,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比如说,一人当兵,全家可免三百亩地的赋税,徭役。


    只是执行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就脱离他原来的本意了。


    “咱大明虽然没给每个士卒分三百亩地,但每个士兵都是一大家子人,宗族里的人很多,这些人都可以挂靠在军户的户籍下免税呀!”


    “只要不超过三百亩,咱大明都不找他们收税!”


    “三百亩地,每年产粮就是三百石!”


    “咱大明县令的俸禄,也不过一百四十石!”


    “三百石粮食,还不够养一个士兵?”


    这是朱元璋想了一宿,想出来用于驳斥秦牧的理由。


    为了驳斥秦牧,他甚至连搬不上台面的“挂靠”都拿出来说事了。


    秦牧闻言叹了口气。


    “要是照这么说,其实军户还是保障了军人的利益呢。”


    朱元璋一拍大腿,激动的道。


    “对呀!”


    “咱就是这么想的啊!”


    秦牧冷笑一声道。


    “想法是好的,可真到了执行的时候,真能这么顺利吗?”


    “远的不说,就说我自掏腰包,给庄子上所有军户都买了地。”


    “看似军户占了我便宜,实际上却是我占了军户们可以免税、免徭役的便宜。”


    “若是换到其他卫所呢?”


    “他们没我这个财力去买这么多地,他们想多赚钱会如何办?”


    “那就是千方百计的挤压军户的生存空间,鼓励,甚至支持军户逃亡。”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顺理成章的侵吞属于军户的土地,同时还不用向朝廷交税。”


    朱元璋闻言大怒。


    “他们焉敢如此!”


    秦牧再次报以冷笑。


    “你觉得他们不敢吗?”


    这次朱元璋沉默了很长时间,最终无奈的低下头。


    “财帛动人心,他们确实敢这么做……”


    朱元璋也是一步步从底层杀上来的,太知晓底层的那些门道了。


    这也是他为何对贪官深恶痛绝,恨不得杀尽天下贪官的原因。


    可即使杀了这么多年,他也不得不感慨,这东西真的是杀不过来啊!


    “大孙,那你跟咱说说,到底咋办才能保证军户的利益?”


    “简单呀!”


    在朱元璋满含期待的目光中,秦牧淡淡的说道。


    “直接取消军户就行。”


    “呃呃……”


    “大孙,咱是认真的!”


    “老黄,我也是认真的!”


    “咱大明的军户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到了执行层面根本执行不下去。”


    “首先,地方上的县令,无法从军户身上征税,他们在给军户分地之时,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分。”


    “就算是有朝廷的律令压着,他们也可以分一些烂地、山地糊弄。”


    “其次,军户对于地方卫所指挥使的人身依附太强了。”


    “地方卫所指挥使,不仅掌管着军户的训练,升迁、继承、名单等事,最重要的是职位还是世袭的!”


    “时间一长,普通军户根本无力抗衡,很容易沦落成指挥使奴仆、佃户之流。”


    “就算朝廷有战事,他们也可以临时雇人当兵。”


    “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豢养家丁、亲兵之流。”


    “到时候,兵不知有朝廷,只知有指挥使,还会形成对国家稳定的威胁。”


    朱元璋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由的擦了一把汗。


    这孩子说的简直是太对了,一针见血啊!


    因为朝廷根本不管地方卫所士兵的花名册,也管不过来。


    几乎是指挥使怎么报,朝廷都只能认!


    现在大明开过才二十几年,老军户都有血性、杀气,那帮子底层军官还不敢欺压太深。


    等将来大明承平日久,军户也传承几代人之后,这孩子说的“家丁”、“亲兵”之类,绝对会出现,而且会成为主流!


    到时候,这大明是咱老朱家的,还是这帮地方军阀的?


    恐怕那时候,就是当朝皇帝,也指挥不动地方上的军队了吧!


    朱元璋所想象的,正是大明末日的现状。


    崇祯帝坐镇京城,却指挥不动地方上的军队。


    因为卫所早就被掏空了,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大明军队都是将领私兵,只听从自家主将之命,根本就不理会朝廷的军令。


    “若想根治军户的问题,当然不能一禁了之。”


    “首先,我们要提高军人的地位,充分做好现役军人福利保障。”


    “比如说,现役军人免除赋税徭役,如果其自家土地不足三百亩,可使其亲友挂靠,或者有地方县令按照其缺额,予以补齐。”


    “其次,我们要做好退役军人的福利保障。”


    “对于英勇作战,在战场上负伤,不适合继续当兵之人,要发放退伍凭证。”


    “凭此凭证,其可以免除一定规模土地的税额,以及徭役。”


    “有效期二十年。”


    “再次……”


    朱元璋听到秦牧侃侃而谈,整个人都傻了。


    这一刻,他仿佛是在跟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在交谈。


    一条又一条,条理分明,有理有据。


    这简直比朝中的部堂高官说的还好呀!


    “孩子,你慢点说!”


    “咱得记下来,免得过会就忘了!”


    朱元璋是有备而来,见秦牧开始聊正题了,赶忙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本本,又掏出一根纤细的毛笔。


    “大孙,你把刚刚说的再说一遍呗?”


    “爷爷岁数大了,记性不好,有些地方没记住……”


    “呃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