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皇爷是个小气鬼,皇爷是个墙头草!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朱允炆在送走黄子澄师傅后,深呼吸一口气,直奔朱元璋的寝宫而去。


    当他走到朱元璋的寝宫外边之时,直挺挺的跪在地上,从袖子里抽出一份早已拟好的赈灾之策,将其高高举过头顶。


    “皇孙朱允炆,有赈灾之策上奏,请求陛下允准!”


    朱允炆连说三遍,直接将门外站着的小太监吓尿,赶忙跑进宫里向朱元璋禀报。


    朱元璋正愁如何处理灾民之事呢,听到小太监的奏报赶忙走出大殿。


    当他看到朱允炆直挺挺的跪在地上,高举着奏折的动作,一下子就想到了已故的太子。


    想当年,他的标儿也曾如此上书,请求咱赦免他的师傅……


    朱元璋想到此处,只觉得鼻子一酸,赶忙跑下御阶,将朱允炆给扶了起来。


    “好孩子!”


    “你能有这份心,咱的心里就欢喜的紧了。”


    “快快跟咱进宫,外边冷,再把你给冻坏喽!”


    朱允炆闻言赶忙从地上爬起来,虽有牵着皇祖父的手,一边走一边哭。


    “皇祖父,外边那些灾民太可怜啦!”


    “一个跟孙儿一般大的女孩儿,才只能卖十两银子,呜呜呜……”


    “孙儿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拿出自己的全部体己钱,给他们买了粮食分下去。”


    “可孙儿的体己钱毕竟有限,能救得了几十、几百个灾民,却救不了天下之灾民……”


    “因此孙儿恳请皇爷爷,您下令让朝廷赈灾吧,呜呜呜……”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里更是感动不已。


    朱允炆这孩子确实仁义,是他诸多皇孙中最像他大儿朱标的孩子。


    也正是因为此,他才格外看重朱允炆,甚至动念册封他为皇太孙。


    如果不是意外发现秦牧这孩子,可能此时的朱允炆,已经被他册立为皇太孙了。


    一想到此处,朱元璋就倍感唏嘘。


    或许,这就是造化弄人吧?


    朱元璋将朱允炆领到寝宫中,命人给他搬了把椅子,自己则坐在龙椅上认真的翻看所谓的赈灾之策。


    朱元璋在看过之后,不由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朱允炆听到皇帝如此问,老老实实的回答。


    “并不是!”


    “有一部分是黄师傅帮我想的,还有一部分是孙儿观看历朝历代的赈灾之策,从而进行总结的……”


    朱元璋见朱允炆并没有全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对其更加满意。


    如果他说全是自己想的,他反而会使失望。


    因为这奏折中的很多策略,根本就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所能想到的。


    可朱元璋想到此处,莫名其妙的想到了秦牧。


    秦牧也只比允炆这孩子大三岁,可秦牧那脑袋瓜……


    唉,权当那货是个妖孽吧。


    “允炆,你这赈灾之策咱认真看过了。”


    “很好!”


    “里边的很多策略都非常中肯,很有见地。”


    “咱决定就照着你说的办啦!”


    朱允炆得到皇祖父的肯定,脸上立马洋溢出喜色。


    “多谢皇爷爷夸奖!”


    “这都是黄师傅教导有方,否则孙儿哪能想到这么多!”


    朱元璋看到朱允炆一脚的泥泞,在看看他身上、脸上的尘土之色,顿时知道他说去城外赈灾之事不是撒谎,心中更加感动。


    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孙,能够深入灾民之中,亲眼见识灾民的困苦,这是非常难得的表现了。


    而且这孩子居功不自傲,还知道替其师傅说话,可见这孩子的人品之贵重,比起某个无赖小子来说,强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朱元璋这些天一直坚定的信念,在朱允炆如此优秀的表现下不由有些动摇。


    或许,为大明立一个稍微笨点,但性格温和,品性纯善的孩子,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逝,他一想到秦牧那皮猴子,心里不知不觉的就有些偏向。


    朱允炆确实像已故的太子标儿,可秦牧那个皮猴子更像咱年轻的时候。


    机智、狡猾,还有那么一点固执的坚持。


    咱能开创大明,这小子也一定能带领大明走得更远。


    “允炆这次做的很好,爷爷心中甚是高兴。”


    “你去随师傅们读书吧,这事爷爷会交给朝廷的衙门去办……”


    朱元璋说完这番话后,一向乖巧懂事的朱允炆却并未离去,而是一脸坚定的再次跪下。


    “皇爷爷,孙儿斗胆向您请命,我想亲自参与此次赈灾!”


    “哪怕孙儿的才能不堪引领此事,也愿意一旁协助。”


    “唯有如此,孙儿的心中才能稍微好受一点,觉得对得起那些灾民……”


    朱元璋听了这话激动的直拍桌子。


    “好好好!”


    “咱的孙儿真是长大了,都知道替咱分忧了!”


    “这事就交给你负责,你需要什么尽管跟咱说,咱全力配合你!”


    朱允炆听到这话,立马磕头谢恩。


    “孙儿谢过皇爷爷信任,孙儿什么都不需要,只是恳请皇爷爷,能够让黄师傅协助我……”


    朱元璋开心的道。


    “没问题!”


    “咱这就给你个旨意,让你全权负责此次赈灾之事!”


    “至于黄子澄那里,你亲自去传咱的口谕,让他协助你赈灾吧!”


    朱允炆闻言大喜,再次叩首谢恩。


    朱元璋大笔一挥,刷刷刷写就一道圣旨,亲自交给朱允炆。


    朱允炆接过圣旨,喜滋滋的去赈灾了。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脸上也不禁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在打发走朱允炆后,朱元璋突然想起另外一只皮猴子,不由对着身旁的二虎问道。


    “二虎,那只皮猴子今天没惹事吧?”


    二虎躬身一礼回道。


    “回禀皇爷,刚刚听文华殿那边的奏报,说秦少主今天非常安静,正在抄写金刚经。”


    “抄写金刚经?”


    “这是要给灾民祈福吗?”


    朱元璋的脸上立马浮现不悦之色。


    虽然他本人迷信的很,非常相信命里轮回之类的东西。


    但对于佛道之流,老朱向来是没有半点好感的。


    至于假托与佛家的白莲教,更是他重点打击的对象。


    现在听到秦牧竟然在抄写金刚经,这让他非常失望,让他误以为秦牧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为灾民祈福。


    “迂腐!”


    “若这世上真有神佛,那咱爹娘饿死之时,在不见神佛出来给咱一口粮食!”


    “没想到这孩子平时看着挺机灵的,遇到大事竟然如此不堪!”


    朱元璋抱怨几句,就气鼓鼓的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


    一直到了下午时分,将所有奏折全都批阅完,老朱这才舒服的伸个懒腰。


    “咱大孙赈灾之事办的如何了?”


    二虎听到这话,心里不由一沉。


    皇爷前些天可都是管秦牧叫大孙的,现在竟然称呼朱允炆为大孙,果然是天威难测呀!


    “回禀皇爷,刚刚听人说皇孙殿下那边,已经调集了官仓的粮食,开始在仪凤门和神策门那边给灾民发放粮食了。”


    朱元璋闻言微微颔首。


    “黄子澄这人还是有几分才干的!”


    “本来咱想在压制他几年,等将来立了皇太孙,再对他委以重任。”


    “现在看来,一味的压制也不是好事,还是要让他多参与点具体事务,将来才能更好的辅佐皇太孙……”


    “对了,那只小皮猴子在干嘛,还在抄金刚经吗?”


    二虎闻言尴尬的点点头。


    “回禀皇爷,据那边来的太监禀报,确实是这样的。”


    朱元璋闻言脸色一沉。


    “去派人叫他过来,咱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回禀皇爷,秦少主已经散学出宫了……”


    朱元璋闻言一愣,随即抄起腰间挂着的怀表,“波”的一声弹开表盖,看了眼上边的指针。


    “孽障!”


    “上学的时候拖拖拉拉,这散学的时候跑的倒挺快!”


    “现在才申时一刻,这家伙就跑没影了!”


    “申时一刻?”


    二虎见皇爷只是看了眼腰间挂着的一个铜牌牌,就知道确切的时间,而且能精确到刻钟,不由的大感好奇。


    “皇爷,您手里拿着那东西是……”


    朱元璋闻言,赶忙小心翼翼的合上盖子。


    “没啥!”


    “这是咱大孙送咱的怀表,是专门用来看时间的!”


    二虎见朱元璋这样紧张,顿时不敢再提借来看一眼这种请求了。


    不过在心里,二虎可是暗戳戳的抱怨起来。


    皇爷是个小气鬼!


    皇爷是个墙头草!


    刚刚还管另一个人叫大孙呢,转过头看到秦少主送的东西,又念起秦少主的好了!


    就在二虎心里腹诽不已的时候,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跑过来。


    “皇爷,大事不好啦,皇长孙殿下赈灾之时发生了哄抢事件,皇长孙被灾民给围起来了!”


    “什么!”


    “怎么会这样!”


    “五城兵马司都是死人吗,怎能任由这种事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