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这孙子不好好呆在皇宫里,跑出来瞎嘚瑟啥!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太平门外。


    朱允炆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巡视着城外粥场的建设进度。


    只是看到这边星星点点的灾民,脸上有些不满。


    在神策门那边,灾民的数量可是乌央乌央的。


    而且,只要自己发粮食,这群灾民就山呼万岁,或者皇太孙、皇长孙一类。


    虽然灾民喊的有些僭越了,但朱允炆并不想去纠正。


    甚至有几分沾沾自喜。


    然而,在另外两个门发粮发的好好的,黄师傅非但来太平门这边设一个粥场,这就让他很不解了。


    这边才几个灾民,收获的名声太少了。


    “黄师傅,这边的灾民太少了吧?”


    “咱们在这边发粮,远不如在其他两门的效果好啊!”


    黄子澄闻言微微一笑,他早就知道皇长孙心生不满,但他一直不解释,就是等他


    主动发问呢。


    “长孙殿下,您说灾民重要,还是朝廷的官员重要?”


    这个问题还真把朱允炆难住了,从本心里说,他觉得应该是灾民重要。


    可国家治理不能没有官员,官员显然也很重要。


    “这……”


    黄子澄见朱允炆犹豫,再次问了一句。


    “那您说,是百姓的赞扬重要,还是文武百官的赞扬重要?”


    这次朱允炆没有犹豫,直接说道。


    “当然是百官的赞誉重要!”


    “因为百官可以上书,影响皇爷爷的决定!”


    黄子澄得意的笑了笑。


    “这就是为师让你来太平门这边的目的。”


    “这里靠近都察院、六部衙门、国子监等等。”


    “很多朝廷的重要部门,都在这太平门的门里门外。”


    “为了上下班方便,很多官员的住所,也多在太平门附近。”


    “因此,在这里赈灾,长孙殿下的仁义之名更容易散播出去,而且更容易传到陛下的耳朵里!”


    “呃呃……”


    朱允炆闻言,感激的朝着黄子澄拱了拱手,只不过脸上多少有些羞愧之色。


    毕竟他年纪还小,学不来成年人那样的厚脸皮。


    “学生多谢黄师傅教诲!”


    黄子澄敏感的看出朱允炆脸上的不自然,微微笑道。


    “长孙殿下不用觉得难为情,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更何况,您本就心存仁义,比之古往今来的帝王强出许多。”


    “您将来登上帝位,也自然能为百姓做更多善事。”


    朱允炆听了黄子澄的安慰,心中的羞愧这才消退,再次朝着黄子澄感激的笑笑。


    在东宫侍卫的催促下,粥场很快就搭建起来。


    说白了,这东西本就非常简单,随便搞几根木头支个棚子,然后架起一口大锅烧火煮粥即可。


    随着白花花的大米下锅,粥场周围很快就聚集了一批灾民。


    而且,其他地方的灾民看到这边冒烟,也从其他城门陆续赶来。


    直到看到越来越多的灾民涌过来,朱允炆的脸色才好看点。


    这倒不是他有多厚黑。


    小孩子嘛,总是有点贪慕虚荣,喜欢贪图更大的功绩。


    黄子澄见状,趁机教导道。


    “长孙殿下看到了吧,只要这边生火煮粥,这老百姓就会闻风而来。”


    “这就是人心似水,民动如烟。”


    “身为上位者,要学会因势利导,诱之以利,刑之以法,用之以义则无往而不胜!”


    朱允炆恭敬的朝着黄子澄拱手一礼。


    “谨受教!”


    就在太平门附近的粥场有序发粥发粮的时候,一群身强力壮的百姓涌入人群中。


    他们相互推搡,将一些老弱推倒在地,很快就挤到了最前边。


    “这都是什么粥,朝廷就拿着清汤寡水骗俺们!”


    “父老乡亲们,一定是他们克扣了朝廷的赈灾粮食,把他们给围起来呀!”


    有闹事的,就有凑热闹的。


    本来城里的一些住户冒领赈灾粮食都挺低调的,现在有人挑头闹事,这群人也跟着大喊大叫起来。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多的无知百姓也加入其中,很快就将赈灾的队伍给冲散。


    更有甚者跳上辆车,拿匕首划开装粮食的麻袋,就对着下边挥洒。


    饥肠辘辘的灾民看到白花花的粮食,哪还能忍得住,见状纷纷不要命的冲上前去抢粮食。


    一时间场面直接失控,就连朱允炆和黄子澄两人,也被灾民给围了起来。


    “这俩一定是大官!”


    “咱们把他们围住,让他们把贪了的粮食给吐出来!”


    朱允炆何时见过这种阵仗,看到几千灾民将自己给围住,小脸都吓白了。


    “黄师傅!”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咱们该怎么办啊!”


    黄子澄也懵逼了,这不是他预计的剧本啊。


    正常情况下,不该是灾民领了粮食,山呼万岁,感激皇长孙的恩情吗?


    怎么会这样!


    这群刁民非但不感激,竟然还敢闹事!


    还有五城兵马司的人也是废物,为啥不把闹事的刁民抓起来,诚心让皇长孙难堪吗!


    “保护皇长孙殿下!”


    “千万不能让这些刁民伤害到长孙殿下!”


    慌乱之中,黄子澄只能一边护住皇长孙,一边向后退去。


    然而四周都是灾民,灾民里还有乱民。


    不管他们怎么退,前后左右都没有退路可言。


    更何况,这些闹事的人,本来就是奔着他来的。


    好在东宫护卫还算忠勇,哪怕面对暴民的冲击,依然死死的护住朱允炆和黄子澄,并渐渐的推到城墙下边。


    有了城墙的依靠,他们就更能组织起有效防御,与百倍于己的灾民对抗。


    就在他们这边喧闹一片之时,一辆巨大的马车从太平门内驶出。


    这辆马车不是别人,正是秦牧那货的专属座驾,大明版四驱房车。


    所谓四驱,指的是四匹马……


    秦牧也是上了马车,才想起来忘了给皇帝陛下装太阳能电灯。


    不过他这人太懒,写了一天的金刚经,手都写酸了,也懒得在折回去给陛下献媚。


    加之今天老黄的那番话,让他对大明皇帝很不满,甚至隐隐不想给皇帝装灯了。


    就在他坐在马车里小憩之时,突然听到城门附近吵嚷声一片。


    他赶忙打开车窗,正好看到朱允炆,被几千的灾民堵在城墙底下。


    见到这一幕,秦牧整个人头都大了。


    这孙子不好好呆在皇宫里,跑出来瞎嘚瑟啥!


    就他那两下子还想赈灾?


    他也不撒泼尿照照自己,他有那个本事吗!


    “停车!”


    刘越闻声立马停下马车,可却先秦牧一步跳下马车,紧紧的堵住车门。


    “二弟别犯傻,你可千万不能冒险啊!”


    “越哥!”


    “我现在可是皇长孙伴读,看到这事不帮忙,那就是失职!”


    “你赶紧解下一匹战马,然后跑回玄武卫,叫咱们的人过来帮忙!”


    “我先过去稳住形势,千万不能让这些灾民伤到皇长孙!”


    “万一这孙子受了点伤,眼前这些人都得给他陪葬!”


    秦牧说完就跳下马车,向着朱允炆那边跑去。


    只是一边跑一边忍不住的埋怨。


    这孙子真特么能惹事!


    刘越见秦牧已经冲了过去,也就不在犹豫,赶忙解下一匹马,然后骑着马飞快的跑回玄武卫叫人。


    在刘越走后,城门口再次出现一辆马车。


    在马车的前后左右,还有数百名锦衣卫。


    二虎看到秦牧的马车,眼睛顿时就是一亮,他四处打量一番,果然见到一个贼拉风的身影。


    没办法,一身亮瞎眼的飞鱼服,想看不到这货都难!


    “皇爷,秦少主也在,而且他已经跑过去帮忙啦!”


    朱元璋掀开车帘,正好看到秦牧冲进人群。


    当看到这孩子不顾自身安危,去救朱允炆之时,老朱心中既感动又紧张。


    “这孩子不是胡闹吗!”


    “他一个人能顶多大的用,万一被乱民给伤到可咋办!”


    “允炆这孩子也真是的!”


    “没事逞什么能,害了自己不说,还害的咱大孙陷入险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