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咱心中有愧啊,不配当这大明的皇帝!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秦牧一直忙碌到夜里十二点才回到小院。
当看到满院子的大箱子,外加两匹血红色的西域汗血宝马时,秦牧整个人都愣了下。
幸好蓝禾还没睡,见到秦牧归来,赶忙上来给他解释。
“指挥使,这些都是宋国公和颖国公送来的谢礼。”
“谢礼?”
秦牧听到这俩字就头疼。
在玄武卫,给两位国公爷家的孙子安排个职务,这个问题不大。
可给两位国公的先人写墓志铭,这可就要了他的小命了。
对于一个考个秀才都要靠作弊的人来说,写原创墓志铭的难度,不亚于后世考公的申论啊!
可既然人家都送来了,这礼他是不收也得收,要是退回去,就等于打人家脸一般,会被两人嫉恨死。
“这两匹汗血马送到养马场当种马!”
“这些古董字画,以及珍珠玉石摆件之类,就全放在西厢房好了。”
“好嘞!”
“对了指挥使,太子妃送来两名宫女,说是感念你忠心护主,保护了长孙殿下的安全……”
“宫女?”
秦牧听到“宫女”俩字,眼睛都大了一圈。
他极目四顾,终于在两匹汗血宝马后看到两位宫装丽人。
颜家两姐妹,听到蓝禾管这位年轻人叫指挥使,心中正在暗暗猜测,这位可能就是太子妃让她们勾引之人。
两人看到此人眉清目秀,年纪也不甚大,心中同时松了口气。
一开始二人听到色诱指挥使,还以为是四五十岁的大叔呢。
现在发现秦牧如此年轻,甚至有几分俊秀,对于二人来说当真是意外之喜。
两人走到庭院之中,朝着秦牧行了个宫中之礼。
“奴婢颜如花!”
“奴婢颜如玉!”
“拜见秦公子,祝秦公子万福金安!”
秦牧借着灯光打量一番,发现这两人有七八分相似,竟然还是一对姐妹花!
“多大了?”
颜如花福了一福。
“奴婢十四!”
颜如玉也福了一福。
“奴婢十三!”
秦牧听到这两人的年纪,直接就失去了兴趣。
“可曾读书识字?”
颜如花和颜如玉闻言,羞赧的低下头。
“略微识得几个字,读过女则和女诫。”
“琴棋书画也略懂点,公子若是疲了累了,奴婢们还能为公子抚笛弹琴,吹箫助兴……”
“有点污呀……”
秦牧惆怅的说完这句话,随即对着蓝禾招了招手。
“带她们去玄武卫希望小学先将就一晚,等明天白天学校开学了,让刘维秀先生考考她俩,看看她俩适合从几年级开始读,然后在让刘维秀给她俩安排个寝室……”
蓝禾听到这话一愣,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指挥使!”
“您真要把她们俩送到小学去?”
“现在天气这么冷,您留着她俩当暖床丫头也挺好的呀!”
秦牧满脸无奈的摊开手。
“不然呢?”
“难不成你想让我犯法吗!”
“呃呃……”
蓝禾一脑门的问号。
“这犯法吗?”
蓝禾还想在劝劝秦牧,毕竟这可是太子妃赏赐的宫女,这么直接送学校去可能不太好。
然而,秦牧刚刚巡视完煤矿,整个人累的都快散架了,哪有功夫搭理他。
“赶紧去忙吧,我洗个澡就得睡了!”
秦牧一边说,一边打着哈欠进屋,只留下一脸懵逼的蓝禾,和不知所措,芳心乱颤的颜家姐妹花。
蓝禾看了看两个美艳的宫女,一脸的可惜、惋惜、痛惜状。
“走吧,别愣着了,我安顿完你俩,还得回来收拾这满院子的东西呢!”
颜家姐妹见到蓝禾走出院子,虽然心中有些不甘,却也不敢放肆,赶忙快步跟上。
不过两人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位年轻俊秀的将官拿下。
不仅仅是因为太子妃的命令,光是这么年轻的指挥使,就足以让她二人自荐枕席!
秦牧在洗了个热水澡后,浓重的困意顿时弱了几分。
他想到还有几份图纸没画完,便想着画完再睡。
正当他抽出画纸,打算绘制工业图纸之时,突然看到自己书桌的左下角多出来一个字。
而且,这个字正好可在“早”的上边。
羞?
羞什么羞?
羞早?
秦牧想到此处,当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正是一个月前,他和老黄头坐在山坡上,由他口述,老黄头手书的军事改革一书。
他拿过小册子,对照上边的字迹,顿时知道这个“羞”字是何人所刻了。
老黄头这是故意笑话我早晨起不来吧?
秦牧甚至能想象到那老黄头刻这个字时的表情,一定是满脸坏笑,或许还带着几分奸诈的得意。
哼哼!
老黄头,你太小看我了!
我明天就起个大早,第一个赶到学堂,吓所有人一大跳!
秦牧随便抽出一本书,将那“羞早”两字盖上,随后趴在桌子上,对照着从空间书包里抽出来的书籍,绘制简单的工业图纸。
没办法,后世的很多书都是简体字,他得充当这个转译工作。
一直画到凌晨三点,秦牧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回到卧室。
咔哒一声,划开电热毯的开关按钮,秦牧渐渐进入梦乡。
他才不需要什么小女生暖床呢!
作为一个一直将法外狂徒张三,当做人生导师的他来说,冬天有电热毯足以!
就在秦牧渐渐沉入梦乡之际,呼啸的北风着越过黄河,越过长江。
吹散了秦淮河上的六朝金粉,也吹乱了玄武湖畔的万株垂杨。
最后来一场鹅毛大雪,洋洋洒洒的为整座金陵城裹上一层银霜。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与秦牧无关。
此时的他正享受着电热毯的温暖,没心没肺的呼呼大睡。
远在紫禁城的朱元璋,没有秦牧这厮的好命。
虽然他贵为皇帝,但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哪怕入了冬,他也舍不得在自己的寝宫摆放炭火。
因此,在睡到后半夜的时候,他直接被冻醒了。
朱元璋本就觉轻,冻醒之后也就没了睡意。
他披上秦牧送他的那件风衣,然后趿拉着鞋就顶着凛冽的寒气走到殿外。
当看到满天飞舞的鹅毛大雪,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漫天飞舞的大雪,壮观、瑰丽,甚至有些浪漫。
在文人骚客眼中,这雪是诗兴灵感的源泉。
他们可以一边烤着火,一边欣赏窗外的西岭千秋雪。
同时在红泥小火炉上,为自己热上一杯绿蚁新醅酒。
然而,这如斯美景,在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眼中,却是一柄柄杀人不见血的屠刀。
他忧心城外那数万灾民。
这样冷的天气,不知道又要冻死多少人。
朱元璋想到此处,只觉得心中有一股无明业火在燃烧。
他情不自禁的走向玄武门。
这一刻,他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贵为帝王又如何?
权势滔天又怎样?
他依然阻不住这漫天风雪,依然暖不到那万民之心。
小太监颠颠的送上斗篷,刚要给皇爷披上,遮挡下这飞舞的雪花,就被朱元璋无情的推开。
咱心中有愧啊!
不配当这大明的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