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这逆孙到底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其他几位尚书见到几位国公爷,现在就开始拍马屁,如同坠入云里梦里一般。


    崇明水师指挥使都否认是他们的人了,那证明此次大捷可能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这三位国公脑子瓦特啦,竟然还敢恭贺陛下?


    最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陛下非但没怒斥这三个拍马屁的老东西,竟然欣然接受了这份马屁!


    茹瑺眼珠子转了好几转,他突然想到一件事。


    前段时间制作新军旗之时,陛下曾经派人知会兵部,让其多制作两面崇明水师的军旗。


    现在看三位国公公然拍马屁,陛下竟然还一脸的得意,莫非那多出来的两面军旗,给了玄武为那只?


    茹瑺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以咱大明皇帝那膈应人的个性,最讨厌别人拍马屁了。


    可唯独有一样马屁他扛不住,那就是早些年称赞太子贤明之类的马屁。


    每次陛下听到众臣称赞太子,都会笑的合不拢嘴。


    虽然嘴上总会谦虚的说几句,但脸上的得意却怎么都掩饰不住!


    现在这几人看似在拍皇帝的马屁,实际上是在拍皇太孙的马屁!


    皇太孙和皇太子只一字之差,而且皇帝、太子、太孙三位一体!


    茹瑺想明白此处,也加入拍皇帝马屁的序列。


    其他五位尚书,以及在场的五军都督都督见状,虽然心中疑惑,也赶紧跟上三位国公爷和兵部尚书的步伐。


    甭管是不是大捷,先把马屁拍了就对了!


    在敲定了登州大捷这事后,接下来就是朝廷派出御史,前往登州确认事情的真相。


    在之后就是定夺此次大捷的功劳,然后论功行赏。


    不过为了效率,这两件事往往同时进行。


    朝廷派出御史的时候,就会给御史提前准备两份圣旨。


    一份是嘉奖的旨意,一份是处罚的旨意。


    一旦查知登州谎报战功,欺瞒朝廷和陛下,那御史有权将登州府上下官员一体擒拿,然后押解进京问罪!


    虽然登州大捷所有斩获,不过一百多倭寇,远远比不上对蒙元之战。


    但此役所取得的战略意义却非同一般,不仅大振国朝军心、民心,更是给国朝各地沿海卫所树立了一个榜样,打破了倭寇不可尽灭的神话!


    ……


    登州前线。


    秦牧带领三百刘家村乡勇,正在接受登州府全体官员的热情款待。


    本来秦牧是不想留在此地的,他这次出海任务很重,既要要带领手下熟悉航线,又要让他们熟悉海上的水文条件,以及传授他们应对各种海上灾害的办法。


    虽然秦牧早就将后世关于航海的书传授给刘远征,但他不亲自盯着点,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因此,并不太愿意留在登州浪费时间。


    然而,登州知府提出劳军,并且隐晦的跟他提及买倭寇人头之事。


    这让秦牧大喜。


    他本就是冒牌水师,带着倭寇人头也没啥用。


    而且他船上的都是刘家村乡勇,乃是身家清白,正正经经的民户。


    就算有了倭寇的人头,也没人给他们算军功。


    既然登州知府想要花钱购买,那秦牧当然乐意之至。


    这样一来,自己半条船钱岂不是就回来了?


    最后经过数论协商,登州知府以及登州卫共计筹措七千两白银,从秦牧手中购得七十颗人头。


    其实秦牧想将剩下的五十多颗倭寇脑袋,也全打包卖给登州知府的。


    然而,当他把这个要求一说,登州知府和指挥使田野,感动的当场就给他跪下了,还赌咒发誓的说要是再敢得寸进尺,就是老天爷也容不下他们……


    这把秦牧给郁闷的,他还不敢说自己是冒牌的崇明水师,只能领受这五十多颗人头的军功!


    然而,这军功算谁的呀!


    崇明水师,还是他玄武卫,亦或者是刘家村?


    总之,这是一笔糊涂账。


    秦牧等人在登州呆了一天,赶在御史到来之前就提前跑路了。


    这让登州上下对这只打着“崇明水师”军旗的官兵充满了敬仰之情。


    进如疾风,退如山岳!


    胜不居功以自傲,归如蛟龙入烟波!


    这就是咱大明的崇明水师!


    真正的王师风范!


    于是乎,登州知府会同登州上下文武官员,在御史到来之前又给朝廷发出一份为崇明水师请功的折子。


    等到御史到来,宣读了朝廷的旨意时,登州卫上下文武官员感念陛下和朝廷的恩德,再次给朝廷上了一份为崇明水师请功的奏折。


    就这样,啥也没干的崇明水师,霎时间成为大明的模范水师,英雄水师!


    可怜的崇明水师指挥使,在遇到各级同僚向他道喜道贺之时,两眼大写的懵逼。


    我立功啦?


    我去登州卫剿灭了一百多倭寇?


    我……我特么咋不知道自己这么能呢?


    相比崇明水师的苦恼,兵部各级官员就更痛苦了。


    一边是矢口否认自己去过登州的崇明水师,甚至这群废物连登州在哪儿都不知道。


    另外一边是接连不断为崇明水师请功的登州府。


    登州知府王璨,好死不死的还拉了一票的进士同年,以及坐师之类为其摇旗呐喊。


    见兵部迟迟不给崇明水师议功,这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弹劾兵部尚书茹瑺尸位素餐,打压国朝功臣。


    把那个茹瑺气得呀,一天写了三道谢罪折子!


    好在这次朱皇帝大发慈悲,没有罚他的俸禄,给他留了点过年钱。


    要不然,他就得带着老婆孩子上街上卖煤球去了!


    然而茹瑺的痛苦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沿海大捷的奏报,如同雪片一般飞到兵部。


    且这些奏报,全是给崇明水师请功的折子。


    莱州府为崇明水师请功。


    淮安府为崇明水师请功。


    宁波府、台州府、松江府集体为崇明水师请功。


    而且这些地方的战报竟然出奇的一致,都是各地知府与本地卫所官兵联合崇明水师奇袭聚集在各个海岛上的倭寇。


    战功的分配也非常耐人寻味,基本上都是各地卫所拿大头,崇明水师拿小头。


    但在请功的折子上,却将崇明水师排在第一位,竭力言明是在崇明水师的竭力帮助下,他们才能取得如此大捷。


    这让兵部上下很是头疼。


    搁置不管吧,底下这帮知府、卫所指挥使就跟你闹,说并不尸位素餐,打压功臣云云。


    可要是真捏着鼻子给,这功劳到底该给谁啊!


    没办法,茹瑺只能拿着高高一摞的请功文书去找陛下诉苦。


    朱元璋看到这么多给崇明水师请功的折子,也当场被吓了一跳。


    可当他全都翻了一遍后,气得肺子都要炸了。


    “胡闹!”


    “这逆孙到底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茹瑺候在一边,听到这声“逆孙”,心中总算是确定这事是秦牧那厮干的了。


    只是这厮哪来这么大的本事,杀起倭寇竟然跟杀鸡似的,这也太轻松了吧?


    “陛下,这崇明水师该怎么赏?”


    “赏什么赏!”


    朱元璋须发皆张,一把将请功的折子全都摔倒地上,还不解气的上去踩了几脚!


    “咱赏他三百大板,打死他个鳖孙!”


    “传令沿海所有卫所,一旦发现有打着崇明水师旗号的舰队,当场给我扣下!”


    “啊!”


    茹瑺闻言整个人都傻掉了,陛下这是动了真怒啊。


    可身为兵部尚书,他还是硬着头皮提醒了一下。


    “陛下,此举不妥吧?”


    “现在沿海各省都翘首期盼,希望朝廷早日嘉奖崇明水师,这要是把人和船都给扣下,会严重打击沿海各省抗击倭寇之决心……”


    朱元璋听到这个谏言略微思索了下。


    “船可以不扣,但那龟孙必须给咱扣下!”


    “他最近一次得瑟到哪儿了?”


    “回禀陛下,最近的一次奏报是松江府,臣估摸着下一个地方可能是苏州府……”


    “苏州府近些年也经常闹倭患,沿江各处集镇损失惨重。”


    “现在各地抗倭形势一片大好,苏州府财大气粗,定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其实底下买卖人头那点事,茹瑺早就看明白了,只是他不愿意点破。


    毕竟,不管买的还是卖的,都没觉得自己吃亏,反而都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因此,这种事情兵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元璋听了茹瑺的话深以为然,以他对秦牧那鳖孙的了解,他定然不会错过苏州府这等繁华的所在,肯定得给那边送点倭寇人头。


    甭管这人头是咋来的,但近期朝廷肯定会收到苏州府的报捷文书。


    朱元璋想明白这点,直接开始调兵遣将,派出三千禁军,外加三百锦衣卫直扑苏州府。


    并由傅友德、冯胜两位国公亲自领队,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亲自压阵。


    在派出此等豪华阵容后,终于在十月三十日下午三点四十五分,于苏州府码头,将秦牧那鳖孙给当场擒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