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这鳖孙简直是无礼之极,连供桌上的东西都敢动!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秦牧拿着手雷比划好几次,终究是没忍心动手。


    不管咋说,老朱也是华夏的英雄人物,在他的祖庙里扔手雷好像不太厚道。


    虽然秦牧不打算炸太庙了,但让他老老实实跪着那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他先是参观了一番太庙的装潢。


    很简陋,很粗犷。


    巨大的原木连毛边都没修,直接就横在了房梁上,只是在最外层刷了遍漆。


    地砖也跟后世所谓的“金砖”没法比,就是普通的青砖,甚至还能看到上边的沙眼。


    不过整个大殿打扫的很干净,供桌上的水果也挺新鲜。


    秦牧直接抄起一个梨子,一边啃着梨子,一边清点老朱家已故的人口。


    整个牌位呈金字塔形。


    最上边的两个牌位,一个写着熙祖裕皇帝朱初一,裕皇后王氏。


    秦牧猜测这个应该是朱皇帝的爷爷。


    虽然这人挂着个皇帝的名,但朱初一的名字一出直接露怯。


    这一看请举出根正苗红的八辈贫农。


    排在朱初一之下的就是仁祖淳皇帝朱五四,和淳皇后陈氏。


    这俩人的名字也很朴素,进一步证明了朱元璋贫下中农的身份。


    在之后就是一排王爷。


    南昌王朱重四、盱眙王朱重六、临淮王朱重七。


    按照这排行,估摸着就差个朱重八了。


    在这一排之下,则只有两个排位,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秦牧上前一看,总算看到个正经名,懿文太子朱标,敬懿太子妃常氏。


    不过这两个牌位也有区别,那懿文太子的牌位,明显比太子妃的牌位亮一些。


    显然有人经常拂拭,搞不好某个姓朱的老头,还会抱着他以泪洗面。


    秦牧想到此处,突然有些理解朱元璋晚年的疯狂了。


    对于一个痛失爱子的老人来说,好像干出什么事都不夸张。


    秦牧看到供桌上有上好的檀香,直接给太子朱标和太子妃常氏各上了三炷香,然后恭恭敬敬的鞠了三躬。


    “两位若在天有灵,敬请放心,我会替你们照顾好小熥熥的。”


    “如果……”


    “我是说如果啊,你们别当真……”


    “如果有机会,我定当扶着小熥熥登上这大明的皇位!”


    通过前段时间与朱允熥相处,秦牧的未来规划又进行了一番微调。


    本来他是想在靖难之役时进京勤王,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可自打他发现朱允熥这孩子,这个计划就改变了。


    如果能废了朱允炆,改立小熥熥,是不是更好?


    秦牧给这两位上了香,感觉有些困倦,就将供桌下方的蒲团拼凑一下,拼成一张床铺,躺在上边呼呼大睡起来。


    ……


    大明司天监内。


    朱元璋坐在司天监监正郭琮的座位上,目光专注的盯着在一旁装卦、摇卦的郭琮。


    对于算卦之类,朱元璋本来是不信的。


    甚至对于佛道,他也是敬多过于信。


    只是今天他要做一个重大的决定,这让他的心绪非常不宁,这才想着求神未卜。


    郭琮其实也不信这玩意,毕竟他们钦天监主要干的活是推算历法,又不是给人算命的。


    可既然皇帝提起,他也只能捡起扔了多少年的卦桶,装模作样的给皇帝算上一卦。


    郭琮摇了摇手中的铜钱,随后一脸专注的询问道。


    “陛下,请问你想问何事?”


    朱元璋对待鬼神之事还是很严肃的,哪怕他不信,但也不愿意欺瞒。


    因此,在面对郭琮询问之时,朱元璋一五一十的将秦牧之事说出来。


    郭琮听闻之后,震惊的嘴巴能塞进去个西瓜。


    朱元璋见状,赶忙下达封口令。


    “此事若有半句泄露,咱屠了你满门!”


    郭琮赶忙砰砰磕头,再三赌咒发誓,保证自己不会泄露。


    然而,其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区区一个打酱油的司天监监正,竟然还有参与皇室密辛的机会。


    在经过一番焚香、祈祷、礼拜的仪轨后,郭琮终于平复了激动的内心,脸上也多了几分庄严肃穆之感。


    这让朱皇帝很满意。


    毕竟是求神问卜,当然是越郑重越好。


    “陛下,那您眼下的意思是想确定其身份,还是想……”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


    “身份的事不用你操心,咱已经万分确定那就是咱大孙。”


    “咱现在就想问问能不能相认!”


    “如果贸然相认,会不会妨碍咱大孙的命格!”


    “咱大孙?”


    郭琮听着这一口一个的“咱大孙”,心里的震惊可想而知。


    看来大明皇太孙之位已生变故,某个名义上的皇长孙,已然沦为备选。


    “陛下,臣有言在先。”


    “臣虽然精通数术之道,但于命理之事并不精通。”


    “因此,一旦臣所算之卦象不合陛下心意,还请陛下原谅则个!”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


    “你不用再说了,咱不是那不晓事之人。”


    “既然咱信得过你,自然不会怀疑其他。不管你所卜之词有多难听,咱都保证不会加罪于你!”


    郭琮听到皇帝陛下这样说,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一半。


    至于为啥只落下来一半,那就得问问咱朱皇帝的信用了。


    他刚开国的时候,发出去的丹书铁券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不管是被他满门抄斩的李善长,还是胡惟庸等一干乱党。


    谁家里没有一块丹书铁券?


    然而结果如何呢?


    咱朱皇帝要杀你之时,是从来不管什么丹书铁券的!


    郭琮闭目凝神,摇了摇卦桶,随即将其倒扣在地上。


    如是者六次,终于装成一卦。


    然而当他将卦象写在纸上之时,其脸上的表情霎时变得凝重起来。


    朱元璋见状赶忙开口问道。


    “卦象如何?”


    郭琮艰难的开口说道。


    “回禀陛下,此乃履卦,其卦辞曰履虎尾,不咥人,亨。”


    朱元璋那点文化水平,看个奏疏还费劲呢,哪能听得懂易经?


    “你别说咱听不懂的,直接告诉咱啥意思?”


    郭琮听到陛下发问,直接用最浅显的话解释道。


    “回禀陛下,此卦非常容易理解。”


    “说白了就是跟在老虎屁股后边,老虎不咬人,就是一件好事。”


    “这……”


    ……


    一个时辰后,朱元璋推开太庙的大门。


    哪怕他早就料到这臭小子不会老老实实跪在地上,可当他看到秦牧躺在蒲团上呼呼睡大觉,依然感到有些怒不可遏。


    这里可是太庙啊,供奉的乃是朱家列祖列宗的牌位!


    这鳖孙非但没有半点恭敬之心,竟然还敢睡大觉!


    当朱元璋看到供桌上啃了一半的梨,脸色更黑了,甚至想一脚将其给踢起来。


    这鳖孙简直是无礼之极,连供桌上的东西都敢动,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动的?


    然而,当朱元璋闻到大殿中袅袅的檀香时,他的目光很自然就顺着香烟飘向了两个牌位上。


    大殿之上有很多香炉,可只有懿文太子和太子妃常氏的牌位下点燃了檀香。


    朱元璋见状不由眼圈一红,心中升腾起的那点怒气,也随着檀香的飘散而消逝。


    这或许就是母子连心,父子情深吧?


    否则,放眼这么多牌位,这臭小子为何独独给这两位上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