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不出十年,咱大明就要大乱!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朱元璋见秦牧睡的香甜,实在是不忍心将其叫醒。


    然则太庙空旷,寒冷,他又怕大孙冻着,不由解下身上的风衣,轻轻的盖在秦牧的身上。


    风衣还是秦牧送给他的那件,只不过被他改成了右衽的风格,衣摆处又命宫中的绣工,绣上了几条金龙,用以彰显此衣的不凡。


    朱元璋做完这一切,不由找了个蒲团,直接坐在地上,盯着熟睡的大孙端详。


    当老朱看到这孩子黑了,瘦了,皮肤也被海风吹的粗粝许多时,那钢铁一般的心霎时化成绕指柔。


    这就是他的孽障,他朱重八上辈子欠了这孙子的!


    许是太庙里太凉,朱元璋突然感到身体发冷,嗓子也一阵发痒。


    他竭力压制着咳嗽的本能,可依然还是咳嗽出声。


    秦牧听到声音,身体当即一激灵,随即如虎豹一般翻身而起。


    当朱元璋见到此情此景,心中巨震之后,剩下的全是心酸。


    这种反应他也曾有过,且持续很多年。


    哪怕现在突然惊醒,手都会不由自主的伸向枕头底下去摸刀。


    这是常年打仗,极度缺乏安全感才会养成的习惯。


    然而,这孩子没上过几次战场,怎会有如此警觉的反应?


    或者说,这孩子的心中是否非常缺乏安全感?


    秦牧惊醒之后,看到老黄头竟然坐在自己面前,不由摇了摇脑袋。


    当感觉脑子清醒了几分后,他这才开口问道。


    “黄爷爷,你怎么也在这儿?”


    “难不成,皇帝把你也关进来了?”


    “关?”


    朱元璋听到这话,气得当即抽了这臭小子一巴掌。


    也亏这臭小子想得出!


    大理寺、刑部、锦衣卫,各处都有大牢。


    咱要是想关谁,还用得着往太庙里塞?


    “太庙不是牢房,从来都不是关罪犯的地方。”


    “一般来说,只有皇室子弟犯了错,才会被关进这里。”


    朱元璋故意露了个破绽,随即一脸希冀的看向秦牧。


    心里更是有几分焦急,希望秦牧能听出他的话外之音。


    然而,秦牧听了之后,只是朝他做了个鬼脸。


    “lualualua!”


    “照你这么说,我还得谢谢朱皇帝抬举我喽?”


    “对了,不是说让我进宫见驾吗?”


    “皇帝呢?”


    “我咋没见皇帝召见我?”


    朱元璋闻言叹了口气,随即没好气的道。


    “皇帝来看过你了,看你睡得挺香就走了!”


    “走啦?”


    “他怎么能走呢?”


    “黄爷爷,朱boss多久刷新一次……”


    朱元璋听到这话怔怔的看着秦牧,心道这孩子是睡糊涂了吗,说的都是什么胡话?


    秦牧见到老黄头眼神不对,这才意识到自己把心里话竟然说了出来。


    “我的意思是,皇帝陛下还什么时候接见我?”


    “你看,你就给了我两面旗子,我就给朝廷杀了这么多倭寇,皇帝陛下咋的也得赏赐我一番吧?”


    “您老举荐了我这个贤才,皇帝陛下肯定也会赏赐您一番!”


    朱元璋听到秦牧这番话,当即面露苦笑。


    心里更是对这个猴精猴精的孙子充满了无奈。


    臭小子,咱可是给了你机会,是你自己没抓住!


    你刚刚但凡怀疑一下,咱可能也就认下你啦!


    履卦,易经中不好不坏的一卦。


    按照司天监郭琮的说法,什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类,那说起来就复杂了。


    然而,老朱有着自己朴素的理解。


    试想一下,跟在一个老虎屁股后边,肯定不能像某只小猴子似的咋咋呼呼,只要不惊动老虎,把老虎惹毛了就万事大吉。


    作用到秦牧这件事上,就是不宜主动开口,以免招致不可预测的风险。


    老朱从本心里来说,其实是不信这些东西的。


    只是他赌不起,他只剩下最后一个筹码了,一旦跟命运之神赌输了,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本钱。


    朱元璋想到此处,不由在供桌上拈起几根香,给祖父和父亲各上了三炷香。


    “黄爷爷,皇帝让你来替他们家的祖先上香吗?”


    朱元璋闻言猛地踹出一脚,将这死孩子踢的远远的。


    “滚一边去!”


    “在这里不许乱说!”


    “哦哦……”


    秦牧虽然跳到一边站好,可嘴上非常不屑。


    这朱皇帝竟然这么懒,连给先人上香都得让大臣代替?


    不过想想后世的某个张姓国公,其主要职责就是替皇帝拜祭太庙,他心里也就释然了。


    看来这事在老朱家是有着悠久传统的,从朱元璋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朱元璋给先人上完香后,就跪在蒲团上默默祝祷。


    朱家的列祖列宗如果在天有灵,请给重八一点提示,现在该不该认回这孩子?


    然而,就在朱元璋默念到第三遍的时候,突然一阵邪风吹进太庙,将他刚刚点燃的六炷香,以及秦牧之前所燃的香尽数吹灭。


    朱元璋见到此情此景,哪怕心中不信鬼神之事,也不得不犹豫再三。


    看来现在还不是认回这孩子的时机,只能等张邋遢进京后再做定夺了。


    朱元璋想到此处,心中难免有些失望。


    他已经六十多了,眼看没几年好活,实在是有些等不及了。


    不过,祖先都示警了,他若是在一味的坚持,只会害了这孩子。


    “秦牧你过来!”


    “哎!”


    “跪下!”


    “啊?”


    朱元璋照着秦牧的屁股就是一脚,咣当一声给他踹的跪在地上。


    “磕头!”


    “这屋里有一个算一个,每个人磕九个头!”


    秦牧不解的看向老黄头,一脸的不服气。


    “凭啥让我给他们磕头,我又没吃他老朱家的大米!”


    朱元璋听到这话,拍死这货的心都有了。


    “你磕不磕!”


    “不磕!”


    “那你把水师旗子还咱,咱……”


    朱元璋话还没说完,秦牧当当当就磕了下去,看他那急不可耐的样子,像是生怕自己反悔似的。


    朱元璋见状,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同时还有点心疼。


    秦牧依次给所有牌位都磕了一遍头,当他再次抬起头时,不仅额头肿了,就是脑子都磕成浆糊了。


    朱元璋一边心疼的帮他揉揉肿了的额头,一边埋怨的问道。


    “这旗子真有这么重要吗,让你宁愿拼了命也要守着?”


    秦牧咬牙切齿的说道。


    “有!”


    “非常有!”


    “因为不出十年,咱大明就要大乱!”


    “我若不能有一定自保的力量,到时候会死的很难看!”


    “什么?”


    朱元璋闻言大惊,心中更是巨震。


    这孩子乌鸦嘴的本事,他可是领教过的。


    更何况,他还有个半仙之体的师父。


    因此,对于秦牧所说的话,老朱是非常当回事的。


    同时,朱元璋心中的疑惑也打开了。


    他终于知道为何这孩子缺乏安全感,总是对大明,甚至对朝廷心怀警惕。


    哪怕是赈济灾民,都要躲藏在幕后,让三位国公和兵部出面。


    原来这孩子心里存了这么大的事!


    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知道十年后天下即将大乱,自己会如何做?


    哪怕自己贵为皇帝,也一定会慌的要死!


    这孩子小小年纪,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竟然能装的跟没事人似的,也真是难为他了。


    “大孙,你给咱说说,咱大明十年后咋个大乱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