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陛下得此圣孙,实乃大明之幸,社稷之幸啊!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老朱当着众人的面写完圣旨,直接让小太监拿着圣旨给众人看。
众人一看上边的字集体无语。
特许玄武卫都指挥使秦牧悬挂崇明水师旗帜沿海讨贼!
这秦牧到底什么来头,竟然让陛下如此维护?
甚至不惜得罪众臣,也要保下这厮!
众人见陛下如此态度,当即跟秦牧一般秒怂。
一些本来就是凑数的御史言官,直接就告退了。
至于此事的挑头之人,右副都御使张志清,也心下打鼓,感觉自己好像被黄子澄给坑了。
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黄子澄告诉他的,然后他在去召集手下的御史言官。
甚至连兵部侍郎许濂,都是黄子澄帮着联系的。
虽然黄子澄现在只是个礼部侍郎,品级跟他差不多。
但黄子澄乃是给太子朱标当过伴读,还是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
他主动上门求助,他没理由不答应。
更何况,黄子澄说的非常凄惨,说自己和皇长孙被此人当街辱骂。
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隐隐透露着太子妃授意。
有了这等后台,张志清脑子一热也就干了。
哪成想,皇帝陛下的反应太出乎他的意料。
不仅丝毫不给他们这群言官的面子,甚至连遮掩一下都欠奉,直接就给他们写了一张圣旨!
张志清看着这圣旨,气得胡须都在颤抖。
他几次想当庭抗旨,最终都慑于朱皇帝的淫威而败下阵来。
在经过一番挣扎后,张志清终于怂了,灰溜溜的跟着一干御史退出大殿。
在张志清走后,偌大的大殿就剩下兵部侍郎许濂了。
许濂见到其他人都走了,赶忙也想跑。
然而,他刚要溜,就被老朱给叫住了。
“许濂,你今天来弹劾秦牧之事,你们兵部尚书不知情吧?”
许濂闻言赶忙点头称是。
“回禀陛下,微臣还没来得及禀报茹尚书。”
老朱闻言点点头,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以后有什么事多跟茹尚书交流,不要在自作主张了。”
“同时,也不要听信不相干的人挑唆,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
许濂闻言吓得赶忙跪地磕头。
“微臣明白!”
“微臣以后定当谨言慎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老朱见敲打起了作用,直接朝着许濂摆了摆手。
“退下吧!”
“是是……”
许濂如蒙大赦,赶忙灰溜溜的溜掉。
在将一干人打发走后,老朱不由发出一声冷笑。
“太子妃能量不小啊!”
“这女人该不会是察觉出什么了吧?”
老朱本就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之人,这群人一来,他就知道背后有主使。
只是涉及皇家隐私,他不愿意大动干戈罢了。
“来人,传令锦衣卫加强对东宫的侦查,如有异动立刻上报!”
“是!”
随着朱元璋话音一落,角落里一个小太监答应一声,就飞快的跑出大殿,去向锦衣卫传达皇爷的最新命令。
在小太监走后不久,二虎悄悄走了进来,找到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靠在柱子上打盹。
他昨天陪着皇爷熬了一宿,早就困得不行了。
正好趁着皇爷批阅奏疏的时候眯一觉。
朱元璋见到二虎靠在柱子上睡觉,也不由打个哈欠。
可当他看了眼堆积如山的奏疏,不由使劲的掐了自己大腿一下,这才恢复了几分精神。
咱在咬咬牙,一会儿去玄武卫打针的时候再睡!
一想到玄武卫,朱元璋的脸上就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笑容。
“去看看秦牧是否有好生读书!”
一个小太监答应一声走出大殿,没过多久就再次折返回来。
“启禀皇爷,秦指挥使正在跟一干皇子、皇孙吹牛,并未读书!”
“吹牛?”
“他有什么牛可吹的?”
“回禀皇爷,宫里的皇子和皇孙,听到他挨了三百大板,竟然还能自己走着来上书堂,一个个惊为天人!”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下顿时后悔。
早知道这厮这么能得瑟,就应该让二虎狠狠的揍他一顿,看他还有脸去吹牛!
一想到那皮猴子吹嘘的模样,老朱就忍不住笑意。
不过在笑过之后,老朱又开始头疼了。
“去将礼部尚书给咱叫来!”
“是!”
不多时,礼部尚书赵勉被小太监带进大殿。
赵勉刚要给皇帝陛下行礼,就见到皇帝陛下朝着他摆摆手。
“赵爱卿免礼!”
“赐坐!”
赵勉一听到“赐坐”两字,心中当即一惊,口中连忙谦让。
“臣惶恐,不敢劳陛下赐坐!”
老朱听到这话当即说道。
“你该坐!”
“给咱也搬一把椅子,咱要跟赵尚书好好唠唠。”
赵勉听到这话,心中更是巨震。
陛下到底要说何事,竟然对他如此礼遇!
不多时,小太监再次搬来一把椅子,老朱直接走下龙椅,坐到赵勉旁边。
赵勉见老朱坐了,这才挨着半个屁股坐下。
“赵尚书,咱听说你家里的几个孩子,各个都考上了进士,就是孙子辈也中了好几个举人,你给咱说说,这教育子女有啥窍门没有?”
赵勉一听到这话,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原来陛下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就是想问问如何调校(教)某个不方便透露名字的大孙啊!
“这个嘛……”
“其实也没啥窍门可言,无非就是一个字——打!”
“这孩子呀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材!”
“呃呃……”
老朱闻言一阵愕然,心道咱可是刚揍过那臭小子,可没有半点用啊!
“而且要从小就纠正他们的坏毛病,让他们养成起早读书,勤学苦读的习惯……”
“如果小时候督促的不严,孩子长大后就不好管了。尤其是到了十七八岁的年纪,打也没用,骂也没用……”
朱元璋听到这话,真有遇到知己之感。
“着呀!”
“咱现在正头疼这事呢!”
“这孩子因为特殊原因,从小就缺乏管教,现在已经长成了,当真是不好管教!”
“赵尚书有啥好法子没有?”
“只要能让这皮猴子老老实实读书,咱这心里就知足啦!”
赵勉听到皇帝这番话,顿时微微一笑。
“陛下可是头疼秦指挥使?”
老朱尴尬的笑笑。
“除了那鳖孙当能有谁!”
“不过这事你可不许出去乱说,咱现在因着一些原因,还不能认回这孩子,但咱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
赵勉在皇帝遇刺当天,替皇帝起草诏书的时候,就察觉了秦牧身份的特殊。
现在听到皇帝亲口承认,当真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秦牧真的是龙子龙孙!
喜的是陛下竟然丝毫不掩饰,这是拿他当亲近之臣对待啊。
老赵心怀激荡之下,当即起身朝着皇帝郑重叩拜下去。
“陛下得此圣孙,实乃大明之幸,社稷之幸啊!”
“秦指挥使天纵之才,本就不需要读那些腐儒之书。”
“陛下还是顺其自然,任其天性为好。”
老朱听到礼部尚书如此称赞秦牧,美的大鼻泡泡都快出来了。
“赵尚书过誉啦,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不过咱圣孙……”
老朱说完就意识到不对了,咋一不小心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咳咳……”
“咱也没指望那鳖孙读什么书,不过是想磨练一下他的心性,最起码能坐得住板凳吧?”
“这整天东跑西颠的算个什么样子!”
“这样啊……”
“陛下,老臣有一法,倒是可以用在圣孙身上。”
“快讲!”
“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秦指挥使血气方刚,正是知好色,慕少艾的年纪。”
“陛下不妨从臣公中简拔出类拔萃之女子入宫伴读,有着一干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比着,圣孙为了不被人看轻,自然就能坐得住板凳喽!”
赵尚书为了文武之争也是拼了,连这等办法都想了出来。
至于效果如何,就看那帮文官家的女儿争不争气了。
反正,身为礼部尚书,他算是尽力了。
老朱闻言露出思索状,在思索片刻后,猛地一拍大腿。
“着呀!”
“就这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