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咱刘家村的娃跟着你混,你会不会亏待他们?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秦牧在文华殿吹了一下午的牛逼,好不容易捱到散学时分。


    马是不能骑了,幸好刘越提前就赶着大明版房车来接他,这才让他可以趴着回家。


    不过,秦牧并未回到玄武卫,而是直接越过玄武卫去了刘家村。


    此次出海是试航,虽然他从福建聘请了几个世代跑海船的老师傅,但对于海船的操控还是有很多问题。


    而且刘家村的乡勇都是半路出家,尽管他们都会水,可面对大海之时也出现很多问题。


    更何况,这次出海还遭遇了倭寇,战死三人,伤了十几个。


    秦牧探望了每一个战死者的父母,并留下了一个牌子。


    凭借这个牌子,战死者的父母可以每月从玄武银行领取一两银子的抚恤金,可以连续领十五年。


    虽然只有一百八十两银子的抚恤,但已经比朝廷对战死者的抚恤高出N倍。


    每一个家属都对他千恩万谢,更有甚者还给他磕头,言明自家娃跟他一场值了。


    然而这个“值”,却让秦牧更加沉重。


    他真正明白了古人的一句话。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以前他对战场充满了幻想,感觉男子汉大丈夫,就该轰轰烈烈的干一场,证明自己活过这一遭。


    然而此次出海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清醒的认识到,战争就是战争。


    哪怕他掌握着黑科技,也不可避免手下的伤亡。


    如果他还想走这条路,就得试着习惯送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人。


    这让他很难受。


    可靖难之役,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选在他的头上。


    要么生,要么死。


    别无选择。


    几乎每一户探望的村民,在临别之时都会欲言又止。


    想要求他一件事,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秦牧也知道他们想求什么,但却不愿意给他们。


    刘里正一直陪着他走完全部人家,最后将其拉到家里,围着火炉跟他闲话家常。


    “牧儿!”


    “咱刘老汉虽然不是你亲爹,但这些年也还算不错吧?”


    “咱今儿就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你听得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当咱啥也没说。”


    秦牧听到这话,瞪了刘老汉一眼。


    “干爹,你想说啥就说吧,跟我还用藏着掖着?”


    刘老汉闻言,嘿嘿笑道。


    “中!”


    “还知道叫俺一声干爹,证明你小子没忘本!”


    “俺还以为你当了大官,看不起俺这个乡下人哩!”


    秦牧朝着刘里正翻了翻白眼。


    “干爹,你这话可过分了啊!”


    “你再挤兑我,我跟越哥就不给你养老送终了!”


    刘里正听秦牧又没大没小,不由笑着抽了他屁股一下。


    这是刘里正多年的习惯,每次生气就拿巴掌拍一下。


    然而,这一次他分明没用力,却疼的秦牧呲牙咧嘴。


    这倒是让刘里正很是纳闷,这孩子出了一趟海,咋还这么不禁打了?


    “娃,你咋了?”


    秦牧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没啥!”


    “刚刚在宫里被老黄头给打了……”


    刘里正听到“老黄头”三字,神情立马一凛。


    虽然他不知道老黄头具体干啥的,但他知道这人一定是大官。


    否则,自家干儿指挥使这么大的官,他咋能说给就给呢?


    老黄头再次抽了秦牧一下,不过没有打屁股,而是打在了大腿上。


    “人家黄老爷子可是贵人,看上你,愿意认你当孙子,那是你的福气,你咋还不识好歹哩!”


    “虽然俺不知道他为啥揍你,但俺猜想他黄贵人一定是为你好哩!”


    “你要好好孝敬他,实在不行就改成他的姓,跟他姓黄好哩!”


    刘里正说到这儿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泛酸。


    其实他更希望秦牧能跟他姓,这样他们老刘家也算是出个大官哩。


    然而,以前秦牧没考上秀才的时候,他都没提这要求。


    现在人家考上秀才,又当上大官,再提这要求就过分了。


    会被人戳脊梁骨,说他是势利眼。


    当然,他更怕引起秦牧的反感。


    虽然刘里正不愿意承认,但随着秦牧地位越来越高,他在秦牧面前早就没了往昔的从容,变得拘谨和约束起来。


    甚至有时候说话都要在心里寻思寻思,生怕说错了让这孩子生气。


    “要不这两天咱们将村里的老人都聚到家里来,你将那黄老先生也叫过来,我们给你当个见证,你就直接跟了那黄老先生的姓好哩!”


    “俺听说当官不比当百姓,什么朝里有人好做官,你认下这个爷爷,对你以后好处大着哩!”


    秦牧懊恼的摆摆手道。


    “这事不用说了,我没想过改姓,我觉得姓秦挺好,除了祖上出了个秦桧,就没啥不好的了。”


    “而且我都姓了两辈子秦,也早就习惯了……”


    刘里正听到这话,气得懊恼的抽了他两下。


    “啥就两辈子,你才多大个娃娃,就说这种话!”


    “听俺的,明儿就把黄老先生叫来,我去县里请个有头有脸的人,给你当个见证。”


    “务必把认祖归宗这事办的漂漂亮亮滴!”


    秦牧叹了口气道。


    “干爹,你要是再提这事,我可就抬腿走人喽!”


    刘里正听到秦牧这样说,这才赶忙改口。


    “好好!”


    “咱不提啦,你个不识好歹的家伙……”


    “牧儿,你没发现今儿咱村里有点不一样吗?”


    “不说别的,就说刚刚咱们去的那田四喜家,咱们临出门时,田四喜几次都想说啥来着,都没好意思开口。”


    “你知道这是为啥?”


    秦牧心下明白,却故意的摇摇头。


    刘里正自顾自的说道。


    “其实他们想让你给战死的娃娃争个官身,那样立碑的时候也能体面些。”


    “然而,他们怕给你添麻烦,虽然心里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但又不敢跟你开口……”


    事实上,秦牧早就看出他们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故意装作没看见。


    因为一旦给他们官身,就只能走军户这条路。


    大明的军户是个什么玩意,他太清楚不过了,甚至还专门跟老黄头聊过这事。


    他不想坑了刘家村的人,不想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背负着军户的枷锁。


    “干爹,官身没那么好拿,想要官身就得转成军户。”


    “军户眼下看着还行,可过个几十年,这军户非但不值钱,家里的子弟还得跟着遭殃。”


    “我不想让咱们刘家村的父老乡亲恨我!”


    刘里正听到秦牧这话,气得都想拿鞋底子抽他。


    “你这话说的太老气,一竿子支到了几十年以后去了!”


    “再者说,路是自己选的,哪个还会恨你哩?”


    “要是能立个军功,混个一官半职,谁家的先人不会笑醒?”


    “恨你?”


    “咱刘家村的人,就算再没良心,也不会恨你哩!”


    “娃!”


    “干爹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别看你带着大家伙赚钱,可大家伙心里一直都不踏实。”


    “咱刘家村啥情况你也知道,就没一个人是读书那块料!”


    “你能考上个秀才,那已经是咱刘家村祖坟冒青烟哩!”


    “咱刘家村这些年沾了你的光,家家户户也都赚了点银钱,谁家也不缺那点吃喝了。”


    “人这东西,一旦有了点钱,就总琢磨有的没的。”


    “咱刘家村读书做官是不成了,也就能走当兵的路子。”


    “以前是咱没那条件,现在你在军队里当大官,要是在不提携提携咱们村的这些后生,那你可就忘本啦!”


    “这……”


    刘里正见秦牧又想解释,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别解释,俺不听这个!”


    “俺就问你一句,咱刘家村的娃跟着你混,你会不会亏待他们?”


    “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中!”


    “有你这话就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