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你这罪是大是小,还得看皇帝陛下的意思呀……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应天府。
宋翊忙完一天的公事,刚想下值回家哄孩子去,就听到衙门外边传来一阵“咚咚咚”的敲鼓声。
宋翊听到这个声音,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今年流年不利啊,先有秦牧那个棒槌,现在有多了一个棒槌!
虽然宋翊心里恨死敲鼓那人,但按照大明制定的规矩,他必须接见击鼓喊冤之人。
然而,当击鼓之人被叫进来时,宋翊惊得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因为来人竟然穿着国公麒麟服!
大明的国公可是非常尊贵的,而且现在不比建国之初,很多国公死的死、杀的杀,已经没剩下几个了。
因此,突然出现一个国公爷击鼓喊冤,那可是惊天大事!
更何况,宋翊还认识这个人。
“这不是开国公常大人吗,你有啥事直接派人拿着帖子来知会一声就成,干嘛要敲咱那惊堂鼓啊!“
“你堂堂一个国公爷,在我衙门外边敲鼓,这是要拆了我应天府衙啊!”
常升跟秦牧一样,都是爹娘死的早,从小就没人教过他这些。
虽然早早的就袭了爵位,但一直是有品无职,身上连个差遣都没有,也就没了跟人打交道的机会。
因此,听到宋翊如此说,他当即尴尬的红了脸。
“宋大人莫怪,常升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
宋翊无所谓的摆摆手,随即苦笑一声道。
“不妨事!”
“本官非常敬仰开平王的人品,一直无缘去府上拜会,今儿正好你来了,咱们好好叙叙话。”
宋翊这话说的就非常与水平了,既给了常升面子,又给了常升里子。
常升虽然不在官场走动,但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知晓的。
见到宋翊如此抬举自己,给自己面子,心下非常感激。
“多谢宋大人关照,不过某家今天是来自首的。”
“某家刚刚在大街上打死了人,犯了大罪,请大人将我打入大牢吧!”
宋翊一听说常升打死了人,脸上当即认真几分。
赶忙叫进来几个书吏,认真的记录案由。
他自己也重新回到大堂的座位上,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做派。
“常大人,您打死的是什么人,又因何原由打死人,可否持凶器?”
“回宋大人,某家打死的乃是一个家丁。”
“只因那家丁辱骂家姐,常某盛怒之下没收住手,这才一拳将其给打死!”
“令姐是指?”
常升听到这话,脸上立马露出自豪之色。
“敬懿太子妃!”
“啊呀!”
宋翊一听说那家丁竟然敢辱骂已故太子妃,气得啪的一声摔响惊堂木。
“打得好!”
“此等大逆不道之徒,死有余辜!”
宋翊对已故太子,以及太子妃都是非常尊敬的。
太子朱标自不必说,那几乎称得上是万世太子之楷模,是真正的天下归心,万民敬仰。
只是无奈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
至于已故的太子妃,那也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女子。
虽然贵为当朝太子妃,却从来不给家族谋求任何权利,以至于自家的两个兄弟,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连个正经差事都没有。
哪像现在的太子妃,家里两个兄长赌坊、妓院的开着,当真是败坏了太子爷的清誉。
宋翊直接走下台阶,拉着常升到一旁坐着说话。
“常大人,杀人故是大罪,但那恶徒辱骂敬懿太子妃,本就是大逆不道之罪,你随当街杀人,实乃情有可原。”
“而且,敬懿太子妃乃是你嫡亲的姐姐,为了维护自家姐姐之名誉,虽杀人亦不算错。”
“更何况您乃盛怒之下与人斗殴,致人死亡,实乃是过失之罪。”
“依照大明律法,过失致人死亡,杖一百,徙三千里。”
“然而你犯案后能主动自首,依照大明律自首者罪减一等。”
“可免一千里!”
“您贵为开国公,本着议亲议贵的原则,还可以再减一等。”
“再免一千里。”
“那恶徒辱骂已故太子妃,汝为了维护家姐清誉,实属情有可原,可再免一千里。”
“还剩下一百杖,依律您是国戚,可以缴纳罚银赎罪。”
“本官给你凑个整,你交一百两银子,外加十两银子烧埋费用给死者家属,就能免了这个罪责了。”
“一百两银子?”
常升一听说要交一百两银子,当场就有些心疼。
“宋大人,我要是硬抗一百杖,是不是就不用交那一百两银子了?”
宋翊听到这话都麻了。
这所谓的交银赎罪,本就是给他们这些权贵制定的漏洞,让他们可以合理逃避刑罚之用的。
可听常升这口气,怎么宁愿挨打,都不愿意掏这份钱呢?
要知道,这货可是堂堂国公爷啊!
竟然为了少掏一百两银子的罚款,而袒胸露背的挨这一百刑杖!
这要是传出去,他们国公服的脸都被丢尽了!
“开国公,咱不带这么开玩笑的!”
“你回去派个人送来一百两银子,本官自可为你销案!”
“那十两烧埋银子也不用您掏了,本官替你掏!”
常升闻言尴尬的挠挠头,实话说,他是真想扛下这一百杖,给家里省下一百两银子。
不过人家宋大人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要是在不配合,就是不识抬举了。
“多谢宋大人回护之恩,不过有句话我得说到前边,免得给宋大人招来麻烦。”
宋翊满脸不屑的说道。
“什么麻烦?”
“回宋大人,我打死的人不是一般人,乃是吕家的家丁。”
“哼!”
“本官还当那是什么大人物呢,原来是连听都没……”
“等等,哪个吕家?”
“回宋大人,就是当朝太子妃吕氏的娘家。”
常升说完这番话,就一直静静的看着宋翊,只见宋翊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短短的时间里,变换了好几个颜色。
宋翊一听说常升杀得是吕家的人,吓的脑子一片空白。
现在满朝文武都在忙活册封皇太孙大典,就连迎接他秦老弟凯旋的典礼,现在都快没人管了。
然而,在这个档口,常升竟然打死了“准太孙”舅舅家的人,这不是纯粹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若是秉公办案,这事咋判都对常家有利。
可这样一来,有些人就不高兴了。
而且,自己才四十多岁,还有好几十年的官路要走。
现在就得罪未来皇帝的舅舅,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
可宋翊一看到常升那一脸的憨厚,不知为何总能想起一个少年。
这个少年对他可谓有救命之恩啊。
当日白莲叛逆在城墙上书写逆语,他这个应天府尹当到头不说,搞不好全家都得遭殃。
幸亏有秦牧老弟指点迷津,让他不仅躲过一劫,还因祸得福,获得陛下的重重夸奖。
陛下已经承诺了,转过年就让他进入六部,先从侍郎干起,用不了几年就能当六部尚书!
这份天大的恩赐,可都是拜秦牧老弟所赐啊!
宋翊想到此处,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太想念秦老弟,竟然越看常升越觉得像秦牧。
宋翊赶忙甩了两下脑袋,将这个荒唐的念头给甩出去。
常升是何许人,那可是前太子妃的亲弟弟。
要不是敬懿太子妃的长子早夭,现在的常升才是国舅爷!
他那秦老弟确实很有才干,但怎么可能跟常升扯上关系?
“开国公啊,你可是真是给本官出了个难题哟!”
常升老老实实的交代完,就一直静静的看宋翊的脸色,听到他这般说心中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或许是因为少年的时候就失去父亲,他骨子里一直有些自卑,非常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哪怕是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他都不愿意去亲舅舅蓝玉家里求助,还是蓝玉从别人那儿听说他家的窘况,这才派人给他送了几千两银子救济。
因此,常升见自己给人添了麻烦,心中非常的愧疚。
“宋大人,您不必顾忌什么,我之所以投案自首,就是抱着一命抵一命的想法来的!”
“我只求宋大人一件事,一会儿给我准备份纸笔,我想给皇帝陛下上个奏疏,主动辞去爵位,请求陛下将爵位传给我三弟。”
“至于我这个罪人,就替吕家的家丁偿命好了!”
宋翊听到这话,眼圈当场就红了。
“开国公,你所犯之罪,不管于公于私,都不至死!”
“再者说,这天底下哪有让功勋之子,为一无赖家丁抵命的道理!”
“若本官叛你死罪,不仅于国法天理不容,就是良心这一关,我也过不去啊!”
“不过你这事确实有点麻烦,。”
“你赶紧给皇帝陛下写个请罪的奏疏,我也替你写一份脱罪的折子!”
“你这罪是大是小,还得看皇帝陛下的意思呀……” ..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