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准张三丰真人乘龙撵入城!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众人看罢电报上的内容,虽然不敢确信,但也深知陛下不可能拿假消息骗他们。


    因为这种事造不得假,只要略微等上几天,就能收到大同方面的正式奏报。


    若是奏报上跟皇帝陛下的电报有出入,那丢人的可是皇帝陛下自己。


    因此,一个个略微犹豫了下,还是集体给皇帝陛下道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我大明有此大胜,皆乃陛下洪福齐天,受上天眷顾!”


    朱元璋听到众人朝贺,当真是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诸位爱卿免礼。”


    “你等都是饱学之士,正好跟赵尚书合计一下泰山封禅的礼仪!”


    “封禅泰山?”


    众人闻言心中狂喜!


    封禅泰山那可是皇朝等级最高的大典,不仅皇帝会被载入史册,哪怕是一个小杂鱼,只要参与进去,都会在史书上留一笔。


    而且,一般来说,凡是帝王封禅泰山,都会在结束之时对与会人员进行赏赐。


    官升一级都算是常规操作!


    这么多年,他们文官一直劝皇帝陛下封禅,可每次都被皇帝陛下拒绝。


    没想到这次皇帝陛下竟然主动提出封禅泰山,这可当真是意外之喜!


    因为有了这等大好事,大殿内的官员,本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心思,集体给皇帝陛下谏言。


    “陛下,以您所为苍生立下的功德,早就该去泰山封禅了。”


    “只是,眼下咱们是不是顺便商量下给秦指挥使的封号问题?”


    “臣建议封秦指挥使为复国公,意为传国玉玺失而复得,全赖此人之功绩!”


    替他人听到这话,也纷纷出来凑趣。


    “陛下,臣建议封秦指挥使为秦国公,传国玉玺乃秦始皇时期所制,以秦为封号,恰如其分!”


    每个人都建议以国公之爵封赏,唯一的争论是用什么名目做爵位封号。


    因为以秦牧所立之功,封他个国公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有点委屈。


    可谁让国朝外姓臣子所能获封的最高爵位就是国公了,再封就只能等他死后追封王爵了。


    不过看秦牧眼下的年纪,等他死那天,估计大殿里这些人全得被他靠死。


    朱元璋听到众人集体为秦牧请功,乐得嘴都快笑歪了。


    “诸位不急,秦牧还小,当不起这般重赏!”


    众人一听这话,进谏的更来劲了。


    上次秦牧控制住疫病,按理说朝廷最低都得赏赐个伯爵。


    然而皇帝一直不提这茬,他们这些御史言官也就装没看见。


    可这次的功劳太大,不管以后秦牧干啥,他夺回传国玉玺这事都是要写入史册的。


    如果让后人知道这样一位功臣,在大明竟然连个爵位都没有,不仅皇帝会挨骂,他们这些当御史言官的也会挨骂。


    因为他们没有履行为国谏言的职责!


    “陛下!”


    “臣等以为此次若不重赏秦指挥使,会使天下臣民失望!”


    “因此,请陛下慎重考虑臣等的建议!”


    “非国公之位,不足以酬秦指挥使所立之功!”


    老朱见这帮御史言官如此认真,也收起脸上的笑容,严肃的对着众人解释了一句。


    “关于秦牧的封赏,咱心里早就有数了,诸位不必在劝。”


    老朱说完这话,转头看向一旁的赵勉。


    “赵尚书,咱觉得开平王的谥号有点短,你看着帮咱加几个字吧!”


    赵勉是知道秦牧身份的,一听皇帝陛下如此说,就知道皇帝陛下爱屋及乌,念及圣孙殿下母族的好了。


    因此当即领命称是,应下了这个差事。


    其他人见状,一个个呆若木鸡,脸上写满了不解和疑惑。


    只有赵勉和茹瑺两人知道,这是秦牧那厮的功劳太大,大的都溢出来了,只能给开平王常遇春一脉加恩!


    朱元璋又跟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就打发众人回去好生商量,过几日给他上个章程。


    在打发走了众人,朱元璋就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如果那鳖孙赶路的时候能快一点,估计还能跟他过个团圆年!


    自打过了这天,朱元璋就天天掰着指头算日子,每天更是要发三份以上的电报,询问秦牧那边的行程。


    然而,让他气愤的事,电报第三天竟然失连了!


    这让老朱非常气愤,直接住到了秦牧的小院里,整天盯着刘典发电报,让他尽快跟秦牧联系上。


    与此同时,他直接将朝廷的奏疏全都搬到秦牧的小院。


    他决定了,一直住到秦牧那鳖孙回来!


    可怜的刘典,每天都要在无线电的王阳里搜索秦牧的信号。


    殊不知,秦牧只是单纯的嫌烦,偷偷的换了频道而已。


    他每天跟蓝玉、松江府、海上的舰队聊得不亦乐乎。


    就在秦牧优哉游哉赶路的时候,秦牧大败蒙元的消息终于通过朝廷的八百里加急,传回大明皇朝的首都。


    满朝文武无不欢欣鼓舞,连连上书为秦牧,为玄武卫请功。


    消息传到东宫,太子妃吕氏以偷盗为名,打死了一名下等宫女。


    礼部侍郎黄子澄闻讯,急匆匆的写成一份贺表上呈皇帝陛下。


    此份贺表不仅称颂了皇帝陛下的英明,还顺便竭尽所能将秦牧夸奖一番。


    作为朝中少有知晓秦牧真实身份之人,黄子澄非常明白,这份泼天的功劳一出,秦牧的地位将无人可以撼动。


    此时不与太子妃吕氏做切割,难不成给吕氏那蠢女人陪葬?


    朱元璋一直等到第三天,才通过八百里加急,得知秦牧已经进入太原府,并且在晋王朱棡的热情招待下,进入晋王的王宫。


    老朱收到这个消息,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些许。


    这叔侄二人还真是少见的亲厚。


    只是朱棡那混账总管秦牧叫老弟,真真是气死个人!


    这也是老朱硬生生将朱棡关了一个多月的原因。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保护这个傻儿子,不想他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害了。


    本来老朱是想在玄武卫一直待到秦牧归来之日的,可在他收到锦衣卫奏报的第二天,通政司就收到了道录司递交的一份公文。


    公文的内容很简单,武当山掌教真人张三丰,目前已抵达龙潭镇,最迟于明日午时即可抵达京城。


    朱元璋得到这个消息,激动的直接跳了起来。


    这可把一旁的二虎给吓傻了,赶忙上前去扶一把,生怕皇爷闪了腰。


    老朱见二虎来扶自己,满不在乎的说道。


    “不用扶咱!”


    “赶紧传令,把咱的龙撵派出去,准张三丰真人乘龙撵入城!”


    二虎闻言心中纳罕不已!


    皇爷当真是给足了秦少主恩师的面子呀,竟然连龙撵都派出去了!


    要知道,就是皇爷本人,平时都不舍得做龙撵!


    生怕坐的次数多了,龙撵上的漆皮掉了还得花钱修!


    现在为了迎接秦少主的恩师,竟然给出如此高的规格,当真是让人惊叹啊。


    然而,二虎还没从龙撵亲迎的震惊中回转,就被皇爷接下来话给震撼到了。


    “光是龙撵还不够!”


    “传令文武百官于郊外迎接!”


    “到时候,咱也会亲自到场,迎接咱大孙的恩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