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告诫
作品:《三崽挖坟穿越娘,背靠空间养娃忙》 一行人回到黄府,怀瑾正坐在院中,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什么。
听到脚步声,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季知夏身上。
“娘,怎么才回来。”怀瑾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季知夏走到他身旁:“怎么一个人在这?”
怀瑾别过脸:“我回来后你们都不在,都没人陪我。”
季知夏伸手替他理了理衣襟:“你啊,怎么还还跟个孩子似的。”
这时,清玥拉着清昭走了过来:“弟弟,要不要去陪大姐去写女戒?”
怀瑾看了她一眼,又瞥了瞥清昭:“才不要,那是你们看的。”
艾丫忽然凑近他:“咦,怀瑾今天怎么了?”
怀瑾猛地站起身:“我、我只是还有事!”说完,转身就要走。
清昭忍不住笑出声:“怀瑾,别急着走啊。”
怀瑾却故作镇定地回头:“谁急了?我只是想起还有功课没做完。”
季知夏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别太累着。”
艾丫促狭地笑道:“怀瑾这么用功,将来定能考取功名呢!”
清昭也跟着打趣:“是啊,到时候我们可都要沾光啦。”
怀瑾被她们说得脸上挂不住:“你们少拿我寻开心!”说完便快步离开了院子。
艾丫看着他的背影,摇头轻笑:“这孩子最近有些别扭。”
季知夏收回目光:“随他去吧,男孩子总有些自己的心思。”
清昭挽住清玥的手臂:“走,咱们去拿些点心,待会给怀瑾送去,省得他饿着肚子用功。”
两人正要往厨房走去,却见怀瑾又折返回来,站在院门口,神情有些犹豫。
艾丫立刻招呼道:“怎么又回来了?”
怀瑾支吾道:“我、我只是忘了拿书……”说着,快步走到石桌旁,拿起书,又匆匆往外走。
季知夏望着他的背影,轻声对艾丫道:“这孩子最近心事重重的,也不知是怎么了。”
艾丫笑道:“像你说的,或许是长大了。”
回廊,怀瑾坐在花园的凉亭里,书本摊在膝上,却并未翻动,只是望着池子出神。
“怀瑾。”清昭轻声唤道。
怀瑾一惊,回头见姐姐们,神色有些慌乱:“你们怎么来了?”
清昭将点心盒放在石桌上:“怕你饿着,给你送些点心来。”
怀瑾看了一眼点心盒:“谢谢。”
清昭拉着清玥在他身旁坐下:“这池里的鱼真自在,无忧无虑的。”
怀瑾忽然道:“姐,你说人为什么要长大?”
清玥随即笑了:“长大不好吗?长大了就能做许多小时候不能做的事。”
清昭则侧着头看着他认真的神情:“因为长大才能保护想保护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啊。”
怀瑾低下头,声音更轻了:“可有时候,我觉得长大很累……”
清昭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可以跟我们说说。”
怀瑾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我……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清玥和清昭对视一眼,清玥道:“怎么会呢?你慢慢来就好。”
清昭也附和道:“是啊,你现在专心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就是对家里最大的帮助了。”
怀瑾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可是,读书真的有用吗?”
清昭温柔地握住怀瑾的手:“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怀瑾声音低沉:“我听说,有人寒窗苦读十年,却连乡试都没过,而有人靠着祖上的关系,轻轻松松就进了翰林院。”
清昭和清玥一时语塞,两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应怀瑾的话。
怀瑾抬起头:“若读书不能换来功名,那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这时,季知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怀瑾,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功名。”
怀瑾回头,看到季知夏和艾丫站在凉亭外。
季知夏缓步走近,在他身旁坐下:“读书明理,这比功名更重要。”
怀瑾眉头微蹙:“可是娘,若没有功名,我们读书人又怎么能光耀门楣?”
艾丫插话道:“怀瑾,你小小年纪,怎么想得这么沉重?”
季知夏却认真地看着怀瑾:“你有这样的想法,娘很欣慰。
清昭忽然说道:“就像娘这样,明辨事理,所以我们才被教的这样好!"
怀瑾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很快又暗淡下来:“可是……我怕自己做不到。”
季知夏柔声道:“谁也不是生来就能做到一切的,娘当年也都不懂,现在娘知道的比你多的多呢。”
怀瑾沉默良久,终于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娘,我明白了。”
清昭拍了拍手:“好了好了,既然想通了,就快尝尝这点心。”
清玥笑着拿起一块糕点递给怀瑾:“给,这可是厨房新做的,香甜得很。”
怀瑾接过糕点,咬了一口,脸上终于浮现出轻松的神情:“谢谢两位姐姐大人,真好吃。”
清昭看着弟弟的模样:“怀瑾,以后有什么心事,尽管跟我们说,别一个人闷着。”
怀瑾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丫鬟这时穿过回廊,在凉亭外停下脚步,福了福身:“季夫人,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季知夏微微颔首:“知道了,我这就去。”
她转向怀瑾:“你们好好聊聊。”
季知夏起身,艾丫也跟着站起来:“我陪你一起去吧。”
两人沿着回廊往老夫人的屋子走去。
艾丫挽着季知夏的手臂:“现在的孩子,心思倒是细腻。”
季知夏微微点头:“是啊,孩子都长大了。”
艾丫笑道:“都像你,心思通透。”
季知夏摇头:“我倒希望她们开开心心才好。”
两人说话间,已到了老夫人的门前。
季知夏整理了一下衣袖,轻轻叩门:“黄老夫人,是我。”
“进来吧。”黄老夫人慈祥的声音传来。
推门而入,只见老夫人正坐在暖阁里,手里捧着一盏茶,身旁站着两个丫鬟伺候。
“老夫人。”季知夏和艾丫一同行礼。
黄老夫人沉吟片刻:“今日之事虽已平息,但那李财背后有他叔父撑腰,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季知夏眉头微蹙:“老夫人,您的意思是?”
黄老夫人叹了口气:“你们近日最好少出门,我怕你们被人记恨。”
季知夏低声道:“就因为出了头?”
黄老夫人语重心长道:“李财那种人,仗着有靠山,明面上一定不敢,但会暗地使坏。”
季知夏感激点头:“多谢老夫人关心,我会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