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红莲降世
作品:《三崽挖坟穿越娘,背靠空间养娃忙》 接下来的几日,季知夏白天在洗衣房劳作,夜晚则悄悄与艾丫碰面。
艾丫果然按照她的指示,将“圣水”分发给那些病重的犯人。
那些人在喝下所谓的“圣水”后,症状竟真的有所缓解,一时间,“红莲圣母”的名号在犯人中悄然流传。
“圣母,您看,又有三个人愿意皈依!”艾丫兴奋地压低声音,“他们都说愿意追随您,脱离苦海!”
季知夏点点头,从怀中取出几个新的瓷瓶:“这些你拿去,记住,只给心诚之人。”
艾丫接过瓷瓶:“圣母,您放心,我一定谨慎行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的流放犯人暗中皈依了红莲圣母。
一个月后的深夜,季知夏在废弃的粮仓中秘密召集了四位核心信徒。
“圣母,我们已按您的吩咐,在各处发展了信众。”一个瘦高的男子低声汇报,“采石扬有十七人,洗衣房二十三人,就连伙房也有我们的人。”
脸带面巾的季知夏从怀中取出一块粗糙的麻布:“今日,我们正式立教,名为''红莲'',取''火中重生''之意。”
红莲教规第一条,教中兄弟姊妹,皆如手足,见困必扶,见危必救,违者逐出。
她目光扫过十二位信徒,继续道:
第二条,教中秘密,宁死不言,若遇官府盘问,只可自认,不可牵连他人。
第三条,凡我教众,必遵圣母谕令,同心同德,不得违逆。
“若有疑议,可私下陈情,但一旦决议已定,必须令行禁止。”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在艾丫脸上多停留了一瞬,艾丫立刻低头:“谨遵圣母教诲。”
会议结束后,信徒们借着夜色的掩护分批离开。
季知夏目送最后一位信徒离去,正准备离开废弃粮仓,忽见一对佝偻的身影互相搀扶着从粮仓前方经过,正是之前那支流放队伍的为她直言的老夫妇!
只听老妇人声音虚弱:“老头子,这地方阴森森的,咱们还是回去吧。”
老人安慰道:“再找找,听说粮仓附近有时能捡到些谷粒,你身子弱,这里的东西不够吃。”
季知夏从暗处走出,轻声道:“两位请留步。”
老夫妇吓了一跳,老人下意识将妻子护在身后,待看清是季知夏,老妇人惊讶道:“是你!”
季知夏搀扶着两位老人:“这里不是叙旧的地方,请随我来。”
清昭看到两位老人进屋子时,惊讶的站了起来:“这不是当初路上的老爷爷、老奶奶么?”
老妇人眼中泛起泪光:“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们......”
老人局促地搓着手:“当初要不是你们给的粮食,我们撑不到这里...”
“快别这么说,当初也是你帮我在先。”季知夏扶他们坐下,取出干粮递过去,“先吃点东西吧。”
老妇人用袖子抹着眼泪:“丫头,你是好人,可我们实在没什么能报答的...”
老人颤抖着接过干粮,却迟迟不肯下口:“这...这真使不得...流放之地粮食珍贵,实在受不起这样的恩惠了...”
季知夏温声道:“两位若是不嫌弃,以后你们的吃食我为你们准备,老先生可以有空教孩子,老夫人也能教教两个女娃。”
老夫妇闻言,对视一眼:“这...这如何使得?我们两个老骨头,哪能拖累你们......”
季知夏握住老人粗糙的手:“您们快别这么说,孩子们需要教导,我一妇道人家,教不了她们什么!”
老人终于点了点头:“既如此,我们便厚颜应下了,老头子我虽落得如此,但是学识还是有的!”
怀瑾欣喜的上前拉住老人:“真的吗?爷爷愿意教我读书?”
老人慈爱的看着他:“只要你肯学,我一定倾囊相授。”
怀瑾闻言,立刻跪在老人面前,双手交叠置于额前:“弟子怀瑾,拜见师父!”
老人慌忙伸手去扶:“使不得使不得!老头子现在哪当得起这般大礼......”
季知夏出言劝阻:“莫要推辞,怀瑾这孩子能得您教导是他的福分。”
怀瑾抬起头:“师父,我虽年幼,但也知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
老人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块磨得发亮的玉牌,上面刻着明德二字:“老朽姓黄,字弘章,原是正二品的御史,这块玉牌,就送于你了...”
他将玉牌轻轻放在怀瑾手中:“望你谨记明德二字,读书明理,修身立德。”
怀瑾双手接过:“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老妇人抹着眼泪笑道:“老头子,没想到还有人能承衣钵。”
清昭拉着妹妹的手凑过来:“陈爷爷,我和妹妹也能跟着学吗?”
黄弘章点头:“自然可以。老夫诗词歌赋、经史子集,都可教你们。”
季知夏轻拍怀瑾的肩膀:“你要跟着黄爷爷好好学。”
怀瑾乖巧地点头:“我一定认真学。”
黄弘章接口到道:“老身虽不才,琴棋书画也略通一二,你们这两个女娃若愿意,我便教你们。”
清昭欣喜地拉着妹妹行礼:“多谢老夫人!”
夜深人静时,怀瑾仍捧着那块玉牌反复摩挲。
季知夏轻抚他的发顶:“这么喜欢?”
怀瑾小声道:“这是师父给我的第一件礼物,娘,正二品是多大的官?”
季知夏随即轻声道:“正二品啊,那是朝廷里的大官,很厉害呢。”
怀瑾紧紧攥着玉牌:“那...那师父为什么会......”
季知夏叹了口气:“朝堂之事复杂难明,所以当官都要处处小心。”
怀瑾似懂非懂,忽然仰起小脸:“娘,我以后也当大官,然后带娘和姐姐们离开这个鬼地方!”
季知夏倍感欣慰:“好孩子,你有这样的志气,娘很开心,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跟着师父好好学。”
夜深了,屋外传来虫鸣声,怀瑾在母亲怀里渐渐睡去,小手还紧紧握着那块刻着明德的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