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坚持己见
作品:《全家偷听我心声自保,我只想囤钱跑路》 鸡汤选手·沈昭昭挺直了腰杆。
虽然躺着看不出来,但不妨碍她自我感觉良好。
“别迷恋姐,姐是你无法触及的传说。”
“可你现在不就被我抓在手里?”谢止灼故意缠紧了几分,证明自己现在就把她抓在手里,而她挣脱不得,也逃不掉。
上扬的嘴角僵住。
她不耐烦推开他的脑袋,“酒醒了就赶紧从我床上起开,本小姐还是黄花大闺女呢,就算你是王爷也不能这般肆意败坏我的名声。”
“被人看到你就做本王的王妃吧。”
“哈?”水灵灵的大眼睛里满是疑惑,伸手指了指他,就指了指自己,“谢止灼别以为你是王爷就能为所欲为,你再言辞冒犯就给本小姐滚出去,本小姐不伺候了。”
谢止灼是谁?
是眼里只有事业的疯批大反派。
她宁愿相信太阳打西边出来,也不相信这个男人会喜欢别人,而是还是喜欢自己这个恶毒炮灰。
脑袋埋在她颈窝的男人只是收紧了手臂,没再说话。
翌日。
她醒来的时候床上已经没了男人的身影,被子都凉了,应该是离开许久了。
走了就好。
这大清早的要是被人撞见自己房里走出去一个男人,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只是她脑海里不受控制的浮现出做完谢止灼的话。
抛开他阴晴不定的性格,杀伐狠戾的手段,谢止灼的身份地位,容貌财力都是顶级的,这样的男人放在现代绝对是钻石王老五级别的存在。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他们两个一个是疯批反派,一个是恶毒炮灰,根本就没有可能。
她转头就把这个问题抛之脑后。
此时,披着一身晨露回到王府的谢止灼,一边洗澡一边回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从皇宫回来后他心中烦闷,就挖出母亲埋下的桃花酿来喝,很想借此冷静下来,没想到一时不察喝醉了。
更让他意外的是,喝醉酒后的自己居然跑去爬了沈昭昭的床……一想到自己昨晚不仅去爬了人家姑娘的床,还说了那么多……羞耻的话。
扑通一声钻进水里,企图用这种方式逃避。
叩叩叩。
闵安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王爷,宫中来人让您尽快进宫一趟。”
“知道了。”
沈昭昭有句话说的不错,不管皇帝现在打的什么主意,只要对自己没有害处就行,至于皇帝又有什么目的……如果到时他还有那个本事威胁到自己的话。
来到御书房。
他撩袍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皇帝正在看手里的奏折,听到声音才抬起头来,“平身。昨日问你的问题,今日可有了新的想法?”
“儿臣还是认为生了二心的奴才不能留。”
听他依旧打算杀了那些人,皇帝放下手里的奏折,“朕没说那些奴才不该死,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以这个过程来减少他们对朝堂带来的影响。”
“现在他们就敢堂而皇之的腐蚀朝堂的官场,再给他们一些时间,还不知道他们会在暗中做什么手脚,不如快刀斩乱麻。没用的死了,被他压着的那些有才之士才有出头之日。”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口气杀掉那么多朝臣,其他的官员以及天底下的百姓会如何看你?”他知晓这个儿子做事从来都是雷厉风行。
他之所以会扶持太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儿子做事太过狠辣。
虽说死在他手里的人都罪有应得,可是长久以来的杀伐让他的名声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样性情的人坐上皇位恐怕行事会更加没有顾忌。
谢家可不能出一个残暴不仁的暴君。
闻言,谢止灼完全不以为意,从小他就清楚世上没有的两全的好事,相比起处处受人掣肘,只是区区名声而已,他不在乎。
“世间难有两全法,儿臣问心无愧就足够了。”
皇帝一时既安心了几分,有忍不住担心。
安心,这个儿子没有想取自己而代之的想法,但又想到除了这个儿子,自己其他儿子都没有成为储君的能力,更没有能够守住江山的实力。
“罢了,这次的事情朕交给其他人来处理,你管好你的户部和兵部就行。”
“儿臣告退。”
谢止灼被皇帝传召的消息不胫而走,所有人都在猜测如今皇上对他的态度,至于那些牵扯到吏部案件中的官员一个个提心吊胆的派人探查消息,生怕皇上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处理。
得知皇上没有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处理,那些人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把他们交给那个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的瑄王,他们就还有活命的机会。
皇帝召见了好几个心腹大臣来议事。
“这件事情爱卿们可有解决的办法?”
能够被皇上单独脚来养心殿议事的人哪一个不是超重举足轻重的大臣,他们也是少数没有拜入太子阵营的、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官员。
此番吏部的事情也让他们再一次看清了太子殿下不适合做储君的本相,只是这话皇上说的,他们可说不得。
内阁的苏老站出来,“启禀皇上,微臣认为不可以轻易饶恕了这些藐视法律的官员,否则朝廷将失去公信力,百姓会对朝廷心生质疑。”
“万万不可,吏部的事情牵扯甚广,将近三十个官员若是都杀了他们的那些职位该由何人来担任?总不能全部都空下来吧?如此这会让朝堂的运作陷于混乱。”
“虽然法不责众,可这些官员藐视律法,必须加以严惩,否则他日人人效仿之,那朝廷的颜面何存。”
听着他们一人一句的争吵,皇帝疲惫的捏了捏鼻梁,“这些官员藐视律法,妄图把朕的朝廷当成他们的后宅,必须死。”
“重要的是如何高效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
几人一听皇上是这个意思,又沉思了许久,最后苏阁老率先提出意见,“皇上若是想大规模的处置这批官员以儆效尤,不如从他们手底下那些被压榨的人身上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