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有鬼!有鬼!”

作品:《穿越岳不群带领华山开启修仙时代

    岳不群闻言不禁莞尔,随手拿起一本《华山府君太平记》翻看。


    看管书摊的伙计立即热情推荐:“先生,这本《华山府君太平记》中,详细记载了岳真人得道成仙的全过程,其中还有岳真人的画像呢!”


    “据说写出此书的蓉塘居士早年行走江湖,曾经跟岳真人有一面之缘,岳真人向其亲述了自己的成仙之旅,十分可信!”


    书铺规矩,来买书看书之人,伙计要一律称呼“先生”。


    岳不群笑道:“哦?还有此事?为何我不知道?”


    伙计理所当然的说道:“您不知道很正常,您又不是蓉塘居士,没有亲眼见到岳真人。”


    岳不群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伙计又道:“不过您不要误会,我不是说您不配见到岳真人,只是说您现在机缘未到。小人观先生仪表堂堂似潘安,一表人才如宋玉,一身贵气堪王侯,未来定能被岳真人收为弟子!”


    岳不群笑道:“那就借您吉言了。”


    说着自己随手翻开书籍,在书籍中果然看到了一张岳真人的水墨画像。


    端的是仙风道骨,符合普通人对仙人的刻板印象。


    跟岳不群长得,不说一模一样,也是毫无关系。


    不过岳不群依然付了钱,买下了一本。


    支持实体经济嘛!


    逛完棋盘街后,岳不群又来到了东华门。


    东华门最出名的就是上元花灯会,上元佳节之时,花灯会便在此处举行。


    明朝将南宋以来的上元六夜灯会扩充至十夜灯会,届时会给百官放十天假,时间从正月初八到十八。


    上元花灯会期间,一到夜晚,东华门灯火璀璨,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皆可来此赏花灯,猜灯谜。


    而且皇朝规矩,期间达官贵人不允许在此地行仗势欺人之举,主打与民同乐,万民咸熙,寓意为新年伊始讨个好彩头。


    此时虽然不是上元佳节期间,道路两侧也是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岳不群路过路边的一个小吃摊,摊主正在制作一种薄饼,卷上蔬菜肉食,香气扑鼻。


    岳不群想起这正是后来被称为“正德春饼”的小吃。


    相传朱厚照出游时带食物不方便,吃到春饼后大为欢喜,从此出游就以吃春饼为主,被称为“皇家快餐”。


    摊主见岳不群气质不凡,热情招呼:“客官,尝尝春饼吧!连华山上的神仙都爱吃这个呢!”


    岳不群笑道:“哦?神仙也食人间烟火?”


    “那当然!”


    摊主煞有介事地说:“岳真人成仙前不也是凡人么?说不定现在化身千万,就在游戏人间,体察民情呢!”


    岳不群道:“你这解释合情合理,给我来一份吧。”


    摊主欢喜道:“好嘞,客官,您稍候!”


    又来生意咯,摊主心里美滋滋。


    自从岳真人成仙之后,最近感觉自己的生意都好多了。


    过去许多舍不得买春饼的人,都要买一份饱一饱口福。


    或许是仙人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对未来世道的希望,才敢于出来消费了。


    买下一份春饼后,岳不群边吃边走。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即便岳不群已经成就金丹大道,这份世俗的热闹与温情,依然令人眷恋。


    吃完春饼之后,岳不群又行至锣鼓巷,巷内的市井气息更加浓郁。


    剃头挑子旁,老者用热毛巾敷脸,哼着元杂剧中不知名的调调,显然心情不错。


    货郎担上插着各式各样的彩绘泥塑,过去最畅销的“兔儿爷”如今已经失宠,最新流行的是岳真人的仙人泥塑,每一个的价格都是兔儿爷的好几倍,还供不应求。


    如今货郎白天叫卖,晚上制作泥塑,虽然比过去累了些,但看着自己越来越鼓的钱袋子,心里是乐开了花。


    孩童们举着冰糖葫芦在街上嬉闹追逐,嚷着新编的童谣。


    “华山巅、真神仙~~紫气现、祥云卷~~金丹照破三万天……”


    出了铜锣巷,鲜鱼口胡同里面也是热闹非凡,空气中都漂浮着豆汁焦圈裹着驴打滚的甜香气味。


    一个小摊上,几个穿短打的脚夫们正蹲在条凳上掰蒜吃爆肚。


    忽有人拍案而起:“俺亲眼见的!岳仙人指头一点,城西一块大石头就变成金子长腿跑了!不信你们现在去那里看看,当真是少了一块大石头,骗人是小狗的!”


    旁边一人道:“你见着的神迹算什么?俺见着的神迹更神!俺家那婆娘不是一直不下种吗?五天前俺第一次听说了岳仙人的仙迹之后,想要给岳仙人立一个长生牌位,保佑俺家婆娘顺利下种。”


    “所以俺就去了百望山,花了三天时间,找了一块最好的木头。俺昨天回家之后,你猜怎么着?”


    另一人道:“你回家,我哪能猜的着?”


    这人继续道:“俺婆娘说她好像怀上了!你说岳仙人神不神?俺还没拜呢,就心想事成了!”


    “神!”


    “真神!还是你神!”


    其他人纷纷给他竖起大拇指。


    岳不群正好路过,一眼就看出此人的小弟弟不给力,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此人的肩膀,一丝法力渡进了他的体内。


    “我说老兄,你何不趁热打铁,在跟你婆娘再要一个,双喜临门岂不是更好?”


    那人回头看了岳不群一眼,道:“大兄弟,你说的对啊!一个儿子哪有两个香啊!俺要回家努努力,争取让俺婆娘怀上双胞胎!”


    岳不群笑了笑,继续闲逛。


    刚才那道法力,不但会医好那人的暗疾,还会在那人与自家婆娘深入交流之时,将他婆娘的他人之种打掉。


    以后再有身孕,就是自家的种了。


    岳不群一路行到西城的都城隍庙庙市,庙市的规模宏大,西起都城隍庙,东至刑部街,长约三里。


    庙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


    日用品有锅碗瓢盆等家常器物,也有专为大户人家准备的苏绣蜀锦。


    文玩品有仿商周的彝鼎、仿秦汉的铜镜、真假难辨号称唐宋的书画。


    甚至岳不群还看到了一些西洋胡商,操着生硬的汉语,售卖象牙珠宝、珊瑚玉器等异域珍品,甚至还有大明人见所未见的耶稣像与十字架等宗教之物。


    若是有人对耶稣像等物表现出兴趣,这些西洋人的介绍就会更加卖力与兴奋。


    岳不群微微一愣。


    史料记载中,西方传教士首次成功进入并居留北京,是万历二十八年的利玛窦。


    没想到自己看到了比利玛窦早了近一百年的传教行为。


    这些西洋胡商虽然不一定是传教士,但他们大多信教,能在北京城长期立足,背后肯定有传教士与大明士大夫的支持。


    就在这时,离着此地不远的西四牌楼的一处大宅中,忽然传出轰隆的硫磺爆裂之声。


    然后岳不群便看见,一个道士的道袍被撕裂两半,嘴里塞满了染血鸡毛,手里还攥着个鸡头,从大宅中慌慌张张的逃出来。


    道士满脸惊恐,嘴里呜呜的还在叫着。


    “有鬼!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