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北京城的人这么爱读书?

作品:《穿越岳不群带领华山开启修仙时代

    华山,玉女峰。


    从倭国回来的第二天,岳不群便在玉女峰中,找了一块空旷之地,将玉玺中的材料,除了银矿石之外,都取出来了一小部分。


    沙土木石跟铜铁可用于建筑,稻米麦粟可用于餐食。


    至于银矿,岳不群并没有着急拿出来。


    通常白银在开采之后,需要通过熔铸成标准银锭,再经称重、剪切等工序才能用于交易,直接从山里挖出来的银矿是无法直接流通的。


    而且华山派暂时还用不到这些银子,因为自己从南京城取出来的宝藏还没用完呢。


    在一旁的公输土木看着凭空出现的原料,已经对此等神迹麻木了。


    掌门嘴上说着三天给自己搞定材料,结果第二天就搞定了,神仙的办事效率就是高。


    岳不群道:“公输司主,这些你先用着,不够了再跟我说。”


    公输土木道:“掌门,这些材料,至少足够一个月的用料了!”


    岳不群道:“好,我去山上走一走,你陪同吧。”


    公输土木道:“是,掌门。”


    此时的玉女峰上,工匠如蚁,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与号子声震彻深谷。


    峰腰的引凤亭暂时作为匠帮的调度中心,由几位资历最老的堂主坐镇,跟公输土木一块,调度全场。


    祖师祠堂的新址,三丈高的青石基座上,数十匠人正悬绳雕琢飞檐。


    石屑如雪纷落,渐渐显出“紫气东来”的浮雕轮廓。


    祠堂前的香炉坑内,八名壮汉用绞盘吊起丈许高的青铜香炉,调整青铜鼎方位,然后慢慢放下。


    鼎足与地基卯眼相差半指,老石匠以铜锲轻叩三下,嗡鸣声中严丝合缝。


    青铜香炉炉身有一处专门预留篆刻的位置,目前尚未书写文字。


    岳不群指如刻刀,写下“正气永昌”四字。


    正气堂的新址,七十二根楠木柱林立于夯土台上,斗拱层叠如云。


    有个白须匠人站在三叠人字梯上,以墨线校验横梁水平,忽然朝下喊道:“东南角抬三分!”


    底下两位匠徒应声发力,全力托举梁木上浮半寸。


    八方堂的新址,八角形露台尚缺两角,匠人们正在铺设绘有貔貅浮雕的地砖。


    一个少年蹲在一旁,用糯米浆混朱砂填缝,忽见浮雕纹理稍微偏移了一丝,急忙以药铲剔除之后,重补缝隙。


    热火朝天的建造场面,在玉女峰上随处可见。


    工地上并没有手持皮鞭的监工,但工匠们各个争先卖力,无人偷懒。


    脸上也没有过去给大户人家上工的苦闷之色,反而洋溢着笑容与成就感。


    岳不群与公输土木一路行至峰顶,已到了正午时分。


    向下看去,未完工的建筑群依山势阶梯式铺展,形制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


    岳不群问:“目前玉女峰上,还能容纳多少人作业?”


    公输土木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再有个三万人,应该差不多,如果再多,就有些臃肿了。”


    岳不群道:“那好,接下来我会继续招工,给你补足三万人,一方面解决这些人暂时的吃饭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学一门手艺,未来能养家糊口。”


    公输土木垂首抱拳道:“掌门大义。”


    见没有回应,公输土木抬头一看,掌门已经消失不见。


    回到玉泉院中,岳不群再次召开了长老会议,主要就是安排招工事宜。


    一些注意事项、招工细节交代了之后,岳不群便将此事交由宁中则负责,其他长老进行配合,自己则飞去了北京城。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正式定名为“顺天府”,但民间仍习惯使用“北京”作为别称。


    为什么要来北京?


    因为目前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也该让这个国家机器为了百姓的幸福疯狂运转起来了。


    具体如何做,岳不群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计划,只等找到还仅仅十七岁的小皇帝聊聊了。


    不过在笑傲世界,岳不群还是第一次来北京城,当即决定开启保留项目——先游玩一天。


    等到明早朝会的时候再去找朱厚照,届时文武百官都在,正好给他们一块立立规矩。


    北京城内,岳不群信步来到正阳门与大明门之间的棋盘街。


    这里百步见方,四周石栏环绕,因形似棋盘而得名。


    只见棋盘街内店铺林立,士民云集,车马喧嚣,此时还未到明末那种风雨飘摇之时,尚有一番盛世余晖气象。


    而让岳不群有些没想到的是,现在棋盘街中,人气最旺的不是各种衣食住行的小店,而是一个又一个的书铺书肆。


    每一个书铺里面,都是人挤人的盛况。


    甚至还有几家在装修的新店,岳不群看他们挂的牌子,竟然也是XX书屋、XX书肆、XX书铺之类的。


    很多书铺中由于客流都满了,已经在店门口支起了书摊,书摊前面也是挤满了人。


    而且在书摊前看书的人,还不光是读书人打扮的人。


    男女老少,贩夫走卒皆有之。


    北京城的人这么爱读书?


    岳不群也算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了,还没在哪个城池见过书铺有这种盛况。


    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岳不群也挤到了书摊旁边。


    书摊上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不少话本小说、神仙志异。


    不过这些书籍,只能摆在书摊不起眼的角落。


    在书摊的黄金位置,摆着一堆崭新的书籍,一看就是最新印刷出来的。


    这些新书的书籍封面上赫然写着《嵩山仙游记》、《岳真人祥瑞记》、《华山府君太平记》等标题,其中那本《嵩山仙游记》最为畅销。


    在岳不群驻足观看的这个空档,伙计卖力吆喝,已经卖出去了三四本。


    还有不少人在一旁热烈讨论。


    “《祥瑞记》中记载华山岳真人一指令枯木逢春,再指令顽石开口,此等神通,直追上古真仙!”


    “这算什么?《仙游记》中记载岳仙君法天象地,高达万丈,手持神棒,大闹仙宫,天上的仙国都被岳仙君打碎了!”


    “昨日我在茶楼听得自陕西来的商贾说,岳仙君招募了数十万工匠,要在华山上再建仙宫。那些工匠受到仙君施法,各个力大无穷,钢筋铁骨,百病不生,不累不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