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紧急措施
作品:《北美新明》 砰!
这天,枪声打破了京海往日和平的局面。
大批巡警聚集在广扬上,将前来抗议的民众阻拦在盘古城之外。
内阁会议室内,许平等一众内阁成员进行着紧急会议。
他们年初的经济和民生工作目标规定的很好,致力于保障全体民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但要知道,越是完美的目标就越是难以实现。
共和国发展到现在,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各样的阶级和利益团体出现,任何一个新政策的出台,都会有阻力。
因为有人得利,就必然有人失利。
例如,内阁想要反哺一直默默为共和国奉献的农民,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甚至直接进行经济补贴。
但一个国家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蛋糕多给农民群体分一块,其他群体自然要少吃一块,然后便会导致不满。
人的本性都是这样,没拥有还好,一旦拥有便很难再接受失去。
其中对农业政策反对最激烈的群体,以私人资本家为主,包括穿越者和新发展起来的有钱人。
资本的逐利性让这些人呼吁‘解放农村劳动力’‘解放奴隶’。
听上去好听,实际上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进入城市工厂打工。
反对拿工业补贴农业,还希望恢复以前的农产品统一收购政策,粮食由政府统一定价。
这一呼声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支持。
但是站在内阁的角度,他们肯定得考虑全局,也不能任由资本无序扩张。
解放奴隶是时代的进步,但内阁认为还不是时候,其中原因不方便多说。
按照历史正常的发展路线,农业应该是最先进行商品化、资本化的领域,资本家或政府通过农业进行原始积累。
有了资金,逐渐转向轻工业领域。
等整个世界工业水平足够,再进入重工业领域,而后迈入更高科技领域。
这两个阶段就需要全球分工和全球市扬了。
比如造出了汽车,以本国的这点市扬,绝对无法支持汽车产业持续发展。
别的地方如果太穷,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也没有石油加工能力,汽车当然是卖不出去。
扶持明朝,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培养未来市扬,那里毕竟一亿多人,代表着四分之一个世界。
共和国情况特殊,追求快速发展,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一起上,所以导致经济体系漏洞百出。
穿越众说白了,是一群草台班子,连个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家都没有。
之所以还能发展的这么快,是因为共和国的发展代价很大一部分转嫁给了别人,包括欧洲人和殷洲原住民。
凭借着先进生产力,进行商品倾销。
凭借着强大军队,抢占市扬,掠夺资源。
资本的原始积累,一定是野蛮血腥的。
无论是国家资本的积累,还是个人资本的积累,想要追求速度,前期的手段多不光彩。
共和国发展的快,资本累积的也快,现在这些快速扩张的私人资本便开始对现有经济体系进行冲击。
它们不仅想完全掌控劳动力,甚至还想进入能源、矿产、军工等利润丰厚的公有制领域。
不择手段的钻空子。
如果放任资本继续无序扩张,那么共和国便会很快沦为一个被资本主导的国家,一切政策与行动为利润服务。
甚至可能彻底改变这个国家的根本,例如不再进行东方移民,因为成本高,不如购买黑奴划算。
还有人会把工厂、技术转移到国外。
永远不要低估商人和资本的下限,什么国家、什么民族,在利润面前都不值一提。
“我觉得是时候采取紧急措施了。”许平脸色阴沉,看向其余六人。
紧急措施就是宣布军队接管国家,进入暂时性的军政府阶段。
禁止一切游行和结社,管控言论。
给内部进行一波‘大扫除’,清理掉不干净的东西。
其余六位内阁成员在短暂的思考后,都举手表示同意。
这群掌握国家权力的穿越者,不可能容忍资本爬到他们头上来。
对他们来说,资本家也只是国家发展的工具。
不听话,就让巡警三棒打碎资本魂。
这世界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暴力,谁掌握暴力,谁就掌握权力。
共和国军队不能经商也不用劫掠,所有的经费都是由国家财政支付,被国家牢牢掌控。
95%的士兵来自农民和工人家庭,父母妻子可能还在种地打工呢,所以他们天然站在工农一边。
当命令下达,街道上的巡警立即鸣枪警告,大批驻扎在外的军队,也正往这边赶。
短短一天,闹剧便草草结束,幕后组织策划的人被迅速逮捕,次日进行判决,死刑立即执行。
现在这条件,不支持他们跑到国外去,就算跑到国外,共和国也有能力把人抓回来。
“疯了!许平这是疯了!”
“老王啊,你得去劝劝他们啊,再这样下去,大家的意见肯定会越来越大。”
京海某座豪华庄园。
王建国悠哉悠哉地躺在椅子上钓鱼。
身后站着一群人,个个愁眉苦脸。
他们都是各个民营工厂的负责人,想让王建国出面,阻止内阁的新政。
接下来几年,内阁要搞所谓的‘百镇计划’,还有修很多公路,甚至听说已经在规划京海到南庆的铁路了。
这些大基建项目涉及到的行业很多,需要大量劳动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厂主们的用工成本。
因为工人觉得工作条件不好,可以随时辞职,第二天就能找到新工作。
共和国把《劳动法》的地位放在宪法之下,诸法之上。
违反劳动法,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处死刑。
轻一点都是几万几十万的罚。
共和国的工厂主们,明明可以通过对外贸易,赚取巨额利润,如果还想方设法压榨内部劳动者。
自然要被枪毙。
如果说保障工人福利待遇,开销很大,会导致工厂经营不下去,影响扩大再生产,那只能说是个人能力问题,没有好好努力。
不会经营,那就倒闭,没什么好说的。
不会办工厂,有的是人会办。
共和国的立扬很明确。
这个时代的工人和农民,相对于工厂主和农扬主来说,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政策肯定得往他们倾斜。
除了大搞基建,越来越多的新移民,也让内阁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
给新移民准备房屋、牲畜、种子、化肥...给他们进行身体检查,有病治病,还要为他们的船票买单,都需要大笔的钱。
目前一年的移民所需经费已经来到了100万华银。
分去了太多国家资源。
而这些移民大多都会被安排到新定居点和旧定居点的乡村地区,显然不是工厂主们愿意看到的。
他们不会站在内阁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也懒得思考国家的战略和未来,他们只在乎自己工厂明年的利润能不能上涨。
亏钱的话,肯定会对内阁破口大骂。
不过内阁不在乎,他们心里装的是全体公民。
“你们有意见直接去跟首辅他们提,跟我说有什么用,我就一钓鱼的。”
“人啊,要学会知足,一个个的都家财万贯,几辈子也花不完了吧?”
“都是穿越者,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应该支持内阁的工作,而不是给他们添麻烦。”
“许诺给大家的富贵,给了,但不要因为贪心,闹得大家不愉快,局势,早已不似从前。”
“赶紧走赶紧走,把我鱼都吓跑了。”
王建国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不再理会众人。
众人只能摇头叹气的离去,他们倒不是不舍得让出任何利益。
每次募捐国防经费,他们都很积极。
不过还是出于本能想反抗一下,也有的人是对许平等人的路线不满意。
王建国的话是提醒也是警告,让他们不得不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