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李严进言
作品:《三国:穿成糜芳之子,救下关羽》 魏军四路进攻汉中,军情自是如雪片般抵达成都。
诸葛亮派出大量的人前往汉中打探实时军情,他也是怕关羽出现状况,以备随时驰援。
丞相府内,糜武赵云每日都会聚在一块,讨论汉中的战局。
诸葛亮得知最新情报,不免担忧:“现司马懿被阻在岐山道,郭淮所部正在强攻桥头。尤其是张郃所部,深入汉中腹地,虎视汉中三城。贾逵所部,驻防乐城,汉中情况危急啊!”
赵云接话道:“大司马就不应该放任魏军进入汉中腹地,当初就该于褒斜道驻防,阻挡张郃所部深入,只需固守阳平关和汉中即可。今魏军皆在汉中腹地,稍有不慎恐汉中难保。”
诸葛亮微微颔首:“子龙所虑甚是,我也担心出现意外。一旦出现意外,汉中恐不复存在!云长就是急于求胜,我三番五次让其坚守即可,可他偏要让魏军进入汉中歼之,奈何?”
“先帝殡天不久,如汉中丢失,国中更加不稳。”
诸葛亮见糜武一直没言语,问道:“正德对此如何看待?”
糜武言道:“大司马久经战场,又是当世虎将。何况又有太尉和文长在侧,应该能守住汉中。我也相信,大司马这么做,必是有把握,不然又岂会轻易让魏军进入汉中腹地。只要能守住汉中郡和阳安关,纵然魏军进入腹地也难成事。何况张郃所部深入汉中,如可截断其粮,其军不战自溃。只是汉中兵力不足,今又全部牵制,胜负依旧难料。”
诸葛亮微微颔首,叹息道:“当前局势,不该如此冒险。今将汉中陷入险地,实不可为也!”
“大司马欲将魏军歼之,此法固然是好,可同样要面临相等危险。当务之急,应该以防不测。如大司马不能胜,则需早日派遣援军驰援汉中,以免汉中落入魏军之手。”
“嗯。只是蜀中已无可调度之兵。加之先帝刚逝,成都需兵甲坐镇。地方上的兵员亦不能轻动,南郡兵马又被曹真所牵制,哎!”诸葛亮对此也是无可奈何,蜀中本就没多少兵马,关羽就带走三万精兵。
加上刘备刚死不久,成都必须要有兵马驻防。一旦出现状况,无兵可用那得出大事。
糜武言道:“丞相,可从越嶲征调兵马,或从南中征调蛮兵入京以备不时之需。”
诸葛亮微微一怔,随即笑了笑:“正德倒是点醒我,如今也只能如此。”
“嗯。”
“这样,明日我等一同入宫,请奏陛下征调越嶲和南中兵马入京。”
“行。”
放眼整个蜀汉,可能现在就只有越嶲郡和南中能调动一些兵力。
永安宫中,刘禅自埋葬刘备后,朝政大事全交诸葛亮。
他则每日于内宫中享乐,宠幸宦官黄皓,沉迷于美色和飞鹰走犬。
以前当太子时,有刘备在侧,刘禅不敢肆意妄为!
现在关羽和张飞皆不在,诸葛亮虽为相父,但毕竟隔了一层关系。加上君臣关系,也不好严厉斥责。
何况,刘禅在内宫玩耍,诸葛亮想见一面还需召令。
内宫中,刘禅正在和几名内侍斗鸡,玩的不亦乐乎!
忽有人来报:“禀陛下,李都护求见。”
刘禅脸色不由一喜:“快请来。”
“遵旨!”
不多时李严来见刘禅。
“拜见陛下!”
刘禅微微一笑:“李都护请起。”
李严笑了笑,看着刘禅的斗鸡,不由笑道:“陛下这只斗鸡,可还威猛?”
“嘿嘿,李都护送朕的这只鸡,比黄皓的好太多,朕非常喜欢。”
“陛下喜欢就好。”
刘禅高兴不已,询问道:“李都护,可又是来给朕送好东西的?”
“陛下见谅!此斗鸡寻觅不易,已是万里挑一。”
“噢?那李都护所来何事?”
“是为大将军而来!”
刘禅闻言不由收起笑脸,言道:“李都护,朕不是在朝堂上说过,往后不许再议论大将军是非?”
李严笑了笑:“微臣自然记得陛下交代!”
“那你还说大将军何事?”
“微臣是觉得大将军乃当世虎将,虽暂留成都,早晚也要前往南郡上任。”
“就为此事?大将军乃朕之表兄,先帝托孤之臣,朕自会重用。”
“那是自然,微臣想说的是,陛下虽然信任大将军,但也不可不防于未然啊!”
“李都护,不可再议此事!”
“哈哈,陛下切莫怪罪,请听微臣一言,如有不当,就当微臣胡言乱语。”
“好吧,你说吧!”
李严不紧不慢道:“微臣自然相信大将军对陛下忠诚,可世事难料,往后之事谁也说不准。昔日大将军之父,深得先帝信任,可结果呢?在国家危难之时,毫不犹豫背弃先帝投敌,致使荆州落入敌手。今大将军坐镇南郡,手握重兵,部下皆对其唯命是从。谁又敢保证其日后不效仿其父呢?当初糜芳投敌,皆因妻儿家小在身旁,则毫无顾虑投敌。今大将军家小亦在南郡,其父又在东吴任职,如其变心,则无顾虑啊!”
刘禅闻言不由微微一怔:“李都护之言,也不无道理。”
“陛下也觉得臣有道理?”
“嗯,只是朕相信大将军绝不会背叛。”
“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那以李都护之见?”
“微臣是这样想的,陛下何不将其家小招至成都定居?如此一来,陛下也可放心大将军在外统兵。”
“这?”
刘禅闻言,连连摆手:“不可不可,朕要这么做,岂不是让旁人觉得朕疑心大将军?先帝若是九泉之下知道,必会责骂于朕,不信任大将军。”
“陛下言重了,先帝纵然在世,也绝不会怪罪陛下。陛下这样和大将军说,就说大将军劳苦功高,却在成都连处宅院也没有。今逗留成都,妻儿分别,陛下不忍心,要为大将军建一座大将军府,顺便将大将军妻儿接至成都居住。如此一来,大将军必感恩戴德,陛下也可日后牵制大将军,两全其美。”
“李都护这么一说,朕倒是觉得可行。这样一来,大将军和妻儿也可团聚,就不会说朕让其留在成都。”
“陛下英明!”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