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安镇之外二

作品:《大乾闲人

    鲁修似乎早已预见镇外这场即将爆发的激烈战斗,神色镇定自若,仿佛一切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并未急于奔赴前线,而是有条不紊地调配着剩余的锦衣卫与黑蛟卫,全力维持小镇内部的秩序,以防任何骚乱的苗头趁乱滋生。


    步骑校尉裴相之,向来心思缜密,谋虑周全。


    此刻,他果断派遣麾下百夫长魏有孝,带领一队人马穿梭于大街小巷。


    魏有孝等人步伐沉稳,神情严肃,执行着严格的巡逻任务。


    他们的身影,给这座在风雨前夕略显慌乱的小镇,增添了几分令人安心的气息。


    镇里的商铺依旧如往常般开门营业,买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然而,这看似平常的表象之下,实则人心惶惶。


    商人们虽强装镇定,维持着生意上的忙碌,可心中却仿佛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难以释怀。


    这一场胜负未知的战斗,不仅紧紧揪着每个人的心弦,更让那份象征着边贸互市和平的盟约,在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其效力似乎也在这紧张的局势下变得模糊难测,让人不禁对这份和平契约在铁与血的考验面前,能否依旧坚如磐石,产生深深的质疑。


    围墙外,沉闷的战鼓擂响,那激昂的鼓点声清晰地传入镇中。


    随着鼓点节奏愈发急促,镇里的人们都明白,战斗已然拉开帷幕。


    乌达悍那亲率骑兵发起冲锋,却没料到,两轮火炮的猛烈攻击瞬间降临。


    一时间,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


    当场便有一百多名匈奴骑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另有二百余人受此影响,纷纷落马。


    剩余的七百骑兵,绕过前方堆积如山的战马尸体,以及倒地哀嚎的同伴,朝着安镇亲军的两侧迂回袭来。


    尽管战马的速度因此稍有减缓,但他们的冲锋气势却丝毫不减。


    第一队炮击过后,炮手们迅速且熟练地将炮管里的火药与炮弹重新填装完毕。


    见战马从两侧迂回包抄而来,他们不等额外的命令,当机立断,迅速调转炮口方向。


    “嗵……嗵嗵……”炮声虽不如先前那般整齐划一,但数量依旧可观。


    从侧面冲来的骑兵队伍已然拉开了距离,炮弹落下后,能够精准打击的目标有限,更多的是惊得一些战马嘶鸣狂奔。


    二百发炮弹呼啸而出,又有百余名匈奴骑兵,在这一轮攻击中落马,倒在血泊之中。


    就在炮兵们争分夺秒地再次往炮管里装填火药之时,已有数十名匈奴骑兵逼近至五十步距离。


    锦衣卫们瞅准时机,迅速将手中武器转向,瞄准冲上来的骑兵。


    两侧的五门霰弹炮,依次被点燃。


    “砰……砰砰砰……”霰弹如疾风骤雨般从炮管中喷射而出,每个炮管里都射出几十枚钢珠。


    匈奴骑兵们眼睁睁看着前方一大片黑点扑面而来,紧接着便感受到身体不同部位传来剧痛。


    那些被钢珠击中胳膊的,钢珠大如指尖,在强大的惯性作用下,不仅带走一大块血肉,还溅起一片血雾。


    而被击中面门的人,死相尤为凄惨,前面是一个触目惊心的血洞,后脑勺竟出现碗口大的窟窿,


    粘稠的红白相间液体,直接飞溅到后面人的脸上。


    别看这霰弹口径不大,可每一声炮响过后,对面至少有五六人落马。


    若是打在马腿上,便是马蹄折断,骑手整个人被狠狠甩出去七八步远。


    炮弹尚未装填完毕,盾牌兵迅速将护盾立起,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与此同时,弓箭手们也已搭弓上箭,准备射杀漏网之敌。


    而手持新式武器的锦衣卫们,熟练地将炮管后的一个把手上抬,旋转至右边,伸手将一尺长的部分卸下,接着又换上同样的部件。


    这部件大小与炮管相近,上面带有便于握持的手耳。


    安装妥当后,再将把手从右边旋回左边。


    不等他们开火,弓箭手们松开弓弦,利箭如流星般射出,靠近的匈奴骑兵身上,顿时出现数量不一的箭矢。


    有人当场落马,还有人虽带着箭仍往前冲了一段,但终究意识到难以突破防线,在绝望中也无奈地落下马去。


    此时,匈奴骑兵已损失大半,可那些身处冲锋一线的士兵,并未意识到局势的严峻。


    唯有在后面的乌达悍那心中清楚,再这样下去,必将全军覆没。


    就在他心急如焚,想要下令后撤之时,烟雾中“嗵嗵嗵”的声响再度传来,伴随着阵阵耀眼的火光,随后又在他们的队伍里引发一连串爆炸。


    乌达悍那彻底绝望了,声嘶力竭地喊道:“撤!全部给我撤回来!”


    然而,战场之上,马蹄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相隔甚远的他,声音根本无法传达到士兵们的耳中。


    他身旁的十几个护卫,见状心急如焚,赶忙催马上前,试图将撤退的命令传达给前方的士兵。


    一阵硝烟过后,战场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炸死炸伤的人和马匹。


    陆续撤回来的士兵,竟不到二百人。


    乌达悍那面色惨白,死死地盯着前方,望着躺在地上痛苦哀嚎的士兵,心如刀绞。


    无奈之下,他只得命人打出白旗,试图上前与对方谈判。


    程远山并非嗜杀之人,看到对方亮出白旗,便下令停止开火。


    对面派出一名代表,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说道:“我们请求休战,希望能接回我方受伤的士兵,并安葬死去的人。”


    程远山听完翻译后,神色平静地回道:“可以满足你们抢救伤员和埋葬尸体的请求。不过,战场上的战利品不能带走,而且你们还需为此次鲁莽的攻击行为负责。”


    匈奴代表闻言,面露疑惑,问道:“我们需要负什么样的责任?”


    程远山冷笑一声,缓缓说道:“首先,你们公然违背了安镇不可侵犯的原则,悍然发动攻击,严重影响了安镇正常的生意贸易。


    其次,我方此次动用了武器、人力等资源,这些你们都需要付出相应的报酬。”


    匈奴代表对此事做不了主,只好请求回去与乌达悍那商议。


    大约过了三刻钟,匈奴代表再次返回,说道:“我们小王爷答应了您的请求。但具体需要赔偿多少,还需双方心平气和地商议。不过,能不能先让我们救治伤员?”


    程远山深知安镇需要树立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形象,当场便点头答应道:“可以,你们派人去救治伤员,但不得携带武器。”


    匈奴代表闻言,面露喜色,朝着程远山恭敬地行礼后,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乌达悍那听完回来的代表汇报后,心中仍存疑虑,狐疑地问道:“他们不会趁着我们去抢救伤员,趁机将我们消灭吧?”


    众人听闻他的疑虑,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断言安镇的人会不会真的发动攻击。


    毕竟,乌达悍那还要亲自去商谈赔偿金额,万一被对方扣押,这种事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


    他望着地上一片凄惨景象,伤员们在痛苦地翻滚、哀嚎,伤势较轻的,也只能躺在原地等待救援。


    此时他们谁也不敢贸然起身往回走,生怕对方再次发射那种威力巨大的爆炸武器,不仅自己性命不保,还可能连累他人。


    犹豫良久,乌达悍那最终咬紧牙关,决然道:“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