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共赴征程
作品:《大乾闲人》 幽州,西山。
此时的西山工坊,最忙碌的当属洗煤厂,纺织厂亦是日夜不停歇地运转着。
西山织造的斜纹布料,不仅厚实耐用,价格还十分亲民,在燕云地区乃至周边州郡的市场上,都备受青睐。
因其问世,市场上原本的棉麻织物价格纷纷下调,这无疑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门前沟以西的那片蔬菜棚子,经过反复调试,成功实现了地热均匀分布。
再加上土法制作的温度比照器,棚内温度基本能恒定在所需的节点。
如此一来,镇北王府每日都能享用新鲜蔬菜,幽州几大营每隔十天也能喝上蔬菜汤。
然而,西山最令鲁修牵挂的,还属武器生产工厂。
如今,这里的冶金、铸造、装配已然形成流水线作业,不过所需人手倒不算多。
只是,这些武器面临一个严峻问题:在寒冷气候下,极易受潮,从而影响使用。
鲁修正琢磨着研制一批既能防潮,又最好是后填装的武器。
虽说他研发的火箭炮已然威力不凡,但在他眼中,仍存在改进空间。
入冬之后,肉食供应逐渐减少,这也让鲁修忧心不已。
毕竟冬日里,百姓食物消耗减少,家中储备的能吃之物基本耗尽,已然开始面临缺衣少食的困境。
于是,西山已经开启了养猪计划。
此事引起了苏定山的关注,虽说幽州流民数量不多,但养猪毕竟需要消耗粮食。
这日,苏定山又来到了飘香院,
只要有事,他总爱往这儿跑,估计一是因为这儿吃饭不花钱,二是能畅快饮酒。
苏定山见到鲁修,一脸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们西山养猪,都给猪吃些什么呀?”
鲁修见王爷问的是此事,不紧不慢地说道:“如今西山产煤,百姓烧煤的越来越多,家里秸秆用得少了。我们就收购一些秸秆,粉碎后再添些饭店的泔水。”
“猪吃这个能行?”苏定山显然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
在他的观念里,猪向来是吃粮食的,再不济也得是麸糠,
在这人都吃不饱的时候,猪哪能有这般吃食?
“猪吃这些没问题的,王爷放心,我不会糟蹋粮食。而且我养的猪,基本半年就能出栏。”鲁修自然不会提及阉割之事,毕竟苏伶还坐在一旁呢。
他也没有说出,酿酒产生的酒糟,也是养猪的好材料。
如今西山酿造的酒,已然在酿酒行业占据垄断地位,但为了维持市场活力,鲁修收购时,会连同酒糟一并收下。
如此做法有两大好处,一来酒糟可二次发酵,蒸馏出基酒,虽说度数不高,但好歹不会浪费;
二来酒糟能用来喂猪,还可风干作为储备饲料。
西山养猪,成功激活了幽州的生猪市场。
紧接着,大兴正在建起了一座能饲养几百头猪的养猪场。
鲁修还计划在涿州也建设养猪场,以后凡是有博陵客栈的地方,都相应建些养猪场。
一来泔水供应充足,二来也能为当地百姓谋福利。
这都是后话了。
苏定山见鲁修说得头头是道,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话题一转:“庄函准备出发了,去寻找你说的那块地方。”
“周边几个州都收到公函并张贴出去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鲁修将王爷的话稍作梳理后,回答道:“先派兵驻守,疏通各地交通,安抚当地居民,讲清利弊。要是遇到暴民和山匪,就把咱们的政策说给他们听。”
苏定山听鲁修说得如此轻松,一时兴起,问道:“要是派你去配合庄函,你能完成这任务吗?”
鲁修正犹豫着准备应下,不料苏伶抢先说道:“你这样做,岂不是让鲁修涉险?”
“啊哈,你这什么意思?难道……?不对啊,你现在都直接叫鲁都尉的名讳了?”苏定山像是刚反应过来,双眼戏谑地看向苏伶。
“我一直都这样啊!”苏伶满不在乎地回答,可迎着苏定山的目光,她突然意识到什么,脸颊瞬间泛起燥热。
鲁修见气氛有些微妙,赶忙说道:“王爷,派我去没问题,但有些事最好能听我的。庄函我不熟,就怕他到时候瞎指挥。”
“我还会派右校尉苏铁山和你一同前往,你们各自带人,遇事三人一起商量。苏铁山是个武人,自然会偏向你这边。”
苏定山这番话,让鲁修心里踏实了许多。
毕竟要去的地方荒僻,谁也不敢保证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
要是庄函是个迂腐文人,遇事犹豫不决,那就麻烦了。
有了苏定山的这些保证,东厂有苏伶坐镇,鲁修还是比较放心的。
西厂有闫宽和谢梓代管,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谁能料到,谢梓和闫宽得知鲁修要去蔚州防御外的地方建设自由贸易城,当即表示不同意。
闫宽一脸严肃:“我们锦衣卫是都尉大人一手打造的,我闫宽可以不在,但都尉大人绝不能去冒险。”
谢梓不太擅言辞,着急表态:“反正我要跟着你去。”
“正因为我要走,锦衣卫不能没人管事,闫宽你留下,我很放心。我带来福地一中队去就行。”
鲁修说完,闫宽回应道:“闫宽目前只有两个队满编,李布青的队伍还缺一个班。”
“无妨,这次把黑蛟卫全部带上,你抽调一个班的锦衣卫去飘香院。”鲁修吩咐道。
“那我呢?”谢梓焦急地问道。
鲁修笑着看向谢梓,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人,关键时刻总能为自己着想,他心里很是欣慰:“我把燕双调回来,跟我一起去。”
谢梓心里也明白西厂责任重大,尤其是现在老苌他们不在,自己得守好这儿。
而且他还有个任务,要是清河崔氏不知好歹,就得采取必要手段。
鲁修在匆匆两日的筹备之后,迎来了第三日的晨曦,天际竟悠然洒下细碎雪花,轻柔地将大地覆盖成一片白芒。
于城郭之外,鲁修与庄函、苏铁山等人汇聚一处,准备共赴征程。
庄函所率人马寥寥,仅三人随行,皆是他麾下长史中的智囊之士,个个气度不凡,运筹帷幄之中。
苏铁山则统领着一支逾千人的铁骑部队,铠甲如金,马蹄声声,气势恢宏,犹如古代战场上的英勇战阵,令人心生敬畏。
而鲁修,虽只率百余勇士,却同样身姿挺拔,步伐坚定,他们并肩而行。
在这银白的世界里,踏上了前往蔚州的征途,每一步都似乎预示着未知的挑战与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