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赵长山的好日子

作品:《大乾闲人

    全福客栈,被万全福以资产的一成半作价抵押,入股到新的商业布局之中。


    很快,众人便在县衙签署了变更契书。


    与此同时,客栈正式更名为博陵客栈古城分拨总店。


    一番商量之后,客栈决定停业,着手进行改造装修。


    至此,鲁修与崔杰便踏上归途,回到了齐州。


    齐州的博陵客栈,坐落于媋桂坊附近。


    其前身是齐州崔家旁支的产业,由于地处齐州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周边客栈林立,竞争激烈,以往的经营状况着实惨淡。


    想当初,媋桂坊在鲁修的建议下完成改建,生意蒸蒸日上。


    崔杰由此认定鲁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打算赠送他一部分股份,然而却被鲁修婉言拒绝。


    最终,也是在鲁修的提议下,崔杰全资盘下了这家客栈,并将其改名为博陵客栈。


    鲁修之所以选用“博陵”这个名字,实则大有深意。


    起初,在客栈筹备成立之时,鲁修便打算将其作为锦衣卫在外地执行任务时的一处身份掩护之所,借用“博陵”之名,意在混淆他人视听。


    再者,“多闻曰博”,此“博”字寓意着知识见闻的广泛,与锦衣卫所需的广纳信息之特质相契合;


    而“陵”字,既有山岗之意,又可象征堡垒,


    二者相加,寓意着博陵客栈将成为锦衣卫汇聚各方见闻、收集情报的一处坚固堡垒。


    不得不说,这名字的选用,虽有精心谋划,却也带了几分机缘巧合。


    齐州博陵客栈总店的掌柜,由原先媋桂坊的账房崔佰翔兼任,伙计们也都是崔杰的心腹。


    此次鲁修与崔杰归来后,在鲁修的建议下,崔杰安排媋桂坊的管事崔明理,带着两名得力手下前往古城,负责经营博陵客栈古城分拨总店。


    与此同时,崔佰翔被调回媋桂坊,而齐州的总店则直接更名为博陵客栈,去掉了“齐州”二字以及“总店”的字样,如此一来,便隐隐有了作为大乾境内博陵客栈总据点的意味。


    鲁正厚也被诚邀而来,担任博陵客栈的掌柜。


    此次鲁修回到齐州,对客栈原先的股份进行了一番调整。


    调整之后,鲁修占股五成五,崔杰占股三成,苏伶则获得了一成半的股份。


    苏伶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能无缘无故地得到这么一大笔财富。


    此外,博陵客栈旗下新成立了一家运输公司。


    在这家公司的股权分配中,威远镖局占股三成,崔杰占股二成,鲁修占股三成,苏伶同样占股二成。


    目前,齐州运输公司率先开通了发往幽州大兴的线路,同时也兼顾齐州周边半日或一日可达的州县运输业务。


    来到齐州的鲁修,整整忙活了三天,将诸多事宜一一交代给第二大股东崔杰,继续让他帮忙代持股份后,便离开了齐州,向着幽州进发。


    在返程途中,鲁修带走的锦衣卫,还是槐树村的那批旧部,而程晨则留在了槐树村。


    张大彪被留在齐州,协助鲁正厚经营博陵客栈。


    老苌和刘能的身影,却怎么也看不见。


    赵长山得知鲁修来过齐州的消息时,鲁修早已离开。


    他满心懊悔,直恨不得给自己两拳。


    原来,过年期间他贪玩外出,直到初十才回到青河镇,收到鲁修给自己的书信时,已然过了正月十五。


    赵长山敏锐地察觉到一种危机,他心里清楚,很可能鲁修已经对自己失望,甚至有放弃自己的打算。


    换句话说,自己在青河镇逍遥自在的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


    鲁修确实有此想法。


    自己堂堂正正来毁青河镇,他手下的人,包括赵长山在内,居然毫无察觉。


    这在鲁修看来,属于严重的工作失职。


    毕竟他在青河镇,可不单单是开拓酒水业务、维护客户关系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收集当地每日发生的各类情况,此外还有粮食与酒水的调运统筹。


    鲁修一行人浩浩荡荡路过青河镇,这么大的动静,赵长山居然一无所知。


    鲁修忍不住心想,要是有敌人的奸细潜伏于此,恐怕赵长山同样也会浑然不觉。


    青河镇,曾经也是一个县城,大乾为了便于管理,将其合并为镇。


    虽说如今没了城卫防守,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在商贸流通中占据的重要角色,其战略意义依旧不容小觑。


    当初鲁修留下赵长山,正是看中他善于与人打交道,且喜欢四处打听消息,觉得他在收集情报方面肯定是把好手。


    可结果呢,过年这一连十多天,虽说鲁修本人不在,但他手下都是青河镇本地人,却一个个玩忽职守。


    从这一点,足以看出赵长山在青河镇的工作实在是不力。


    赵长山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倒也说明他并非愚钝之人。


    鲁修给他的信中,并未严厉斥责,只是轻描淡写地告知他,自己在青河镇走了一个来回。


    收到信的当天,赵长山神色凝重,将手下的三个兄弟叫到房间,严肃地问道:“从过年到现在,你们有没有发现一队穿着古怪的人?”


    其中有个叫完颜淡的,外号完二蛋,单听这名字就不像是中原人。


    赵长山心里对他的底细清楚得很,也曾专门调查过。


    这完颜淡的祖上,原是大乾东北部一个部落国家的人,后来那个部落被匈奴所灭,大部分族人都去了扶余国,而他则和家人逃到了大乾。


    在大乾,朝廷对完颜这个姓氏的人向来十分友好,毕竟他们曾是北方部落的王室后裔,落难至此,当地官员都会给予礼遇。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照顾也渐渐变得淡薄。


    完颜淡听了赵长山的话,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赵掌柜的,西头面摊那儿,初六的时候,来了十多个人在吃面。当时我就觉得奇怪,而且街坊邻里好多人都在议论。”


    赵长山一听,赶忙追问道:“有什么奇怪的?”


    “他们没穿铠甲,但一看就知道应该是从军营里出来的。一个个纪律严明,举手投足都整齐划一,最关键的是,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兵器。”


    “还有吗?”赵长山急切地问道。


    “他们在镇上停留了半个时辰左右,还带着三辆马车,其中马车上有女眷。不过女眷没在面摊上吃,而是去了对面的酒楼。”


    赵长山暗自思忖,这个时节往齐州去,又带着女眷,想来应该是鲁修的姐姐。


    想到这儿,他不禁怒从心头起,大声质问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为什么不向我汇报?也不知道去打听一下,看看都是些什么人?”


    完颜淡面露难色,嗫嚅道:“这些人看起来凶巴巴的,根本不让人靠近。”


    赵长山又将目光投向另外两人,冷冷问道:“这件事你们难道没看到?”


    那两人被赵长山的眼神吓得脖子一缩,赶忙陪着笑脸说道:“掌柜的,过年期间,街上人来人往的,实在太多了,我们还真没注意到。”


    “最近十天内,你们有没有再看到这些人?”赵长山继续追问道。


    那两人依旧摇头,完颜淡则欲言又止。


    赵长山扫了他们一眼,心中满是失望,身体无力地往座椅上一靠,喃喃自语道:“今天过后,你们就不用来了。瞧你们这副样子,什么事都办不好。”


    三人一听,顿时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们本都是流浪街头的混子,好不容易跟着赵长山过上了几天好日子,如今一下子又要回到从前,心中仿佛坠入了无底的深渊,绝望与无助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