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芋泥+芋圆

作品:《白月光带娃随军:靠美食风靡大院

    岁岁和愿愿的奶茶小摊那边,程月弯也是给丰富了一下配料。


    截止到今天,配料在原先的黑糖珍珠和红豆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芋圆和芋泥这两样。


    这芋泥一出,立马就受到了女孩子们的一众喜爱。


    不仅是这群小朋友,就连家属楼里的那些嫂子也都爱吃的很。


    芋头是江安心前段时间送来的。


    自从用了程月弯给的香膏之后,她脸上的痘痘是肉眼可见的没那么红了,也小了许多。


    再加上她这段时间也都是按照程月弯给的食谱来吃的。


    没饿肚子不说,反而还瘦了五六斤。


    这段时间出门都更有自信了。


    这芋头是江安心外婆家种的,田地就在附近不远,品质很是不错。


    所以程月弯便干脆都给收了。


    芋头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的很,表面还带着泥沙。


    先用刷子仔细刷洗每一颗芋头,直到紫褐色的表皮完全干净。


    洗好的芋头放在篮子里进行沥水,然后用削皮刀削去外皮,露出里头雪白的芋肉来。


    去皮后的芋头被切成厚片,再改刀成小块。


    然后打开蒸锅,铺上一层干净的纱布,将芋头块均匀地码放在上面。


    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制。


    蒸汽从锅盖边缘不断冒出,带着芋头特有的清香。


    约莫二十分钟后,程月弯用筷子戳了戳芋头块,确认已经完全软烂之后,就可以关火了。


    将蒸好的芋头倒入一个大碗中,芋头块冒着热气,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用捣红豆沙的手法,开始将芋头压成泥状。


    蒸熟的芋头很容易就被压碎,渐渐变成细腻的芋泥。


    边捣边往芋泥中加入适量的细砂糖,用木勺搅拌均匀。


    砂糖在温热的芋泥中慢慢融化,与芋泥充分融合。


    还有牛奶,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增添芋泥的香味,同时还能让芋泥变得更加丝滑。


    芋泥做好之后,芋圆的制作过程就跟做黑糖珍珠差不多了。


    在芋泥中加入适量的木薯粉,比例大约是二比一。


    将芋泥和木薯粉渐渐融合,不时加入少量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


    揉好的面团呈现出淡紫色,手感柔软但不粘手。


    揪下一小块面团,在案板上搓成长条,然后用刀切成小段。


    接下来是煮芋圆的环节。


    起锅烧水,水沸腾后将芋圆轻轻倒入锅中。


    芋圆起初沉在锅底,随着水温升高渐渐浮上水面,这时候得用漏勺轻轻搅动,防止芋圆粘底。


    水再次沸腾后,加入半碗冷水,这个步骤重复两次。


    当芋圆变得透明,体积略微膨胀时,说明已经煮熟。


    将煮好的芋圆捞出后立即放入冰水中冷却,让芋圆变得更加Q弹。


    煮好的芋圆散发着淡淡的芋头香气,混合着淡淡的甜香。


    用筷子夹起一颗,能感受到芋圆柔软的弹性,轻轻挤压后会缓慢回弹。


    入口时,牙齿最先感受到的是外皮的柔韧,咬破后内部质地更加绵密。


    芋头的自然甜味在咀嚼过程中慢慢释放,木薯粉带来的Q弹口感让芋圆在齿间产生有趣的回弹。


    芋泥呈现出均匀的浅紫色,质地细腻光滑,表面泛着柔和的光泽。


    用勺子舀起时,芋泥会形成光滑的弧形,缓缓流动但不会轻易散开。


    入口时最先感受到的是绵密顺滑的质地,几乎不需要咀嚼就能在舌面上化开。


    温度适中的芋泥带着温柔的暖意,细腻的质感中偶尔能尝到极细小的芋头纤维,增添了自然的风味。


    砂糖的甜味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芋头本身的清甜,既不会掩盖芋头的本味,又让整体风味更加圆润。


    这才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程月弯的小吃摊便彻底在整个驻地这边出名了。


    每天中午学校门口的放学铃还没响,她的摊位前就排起长龙。


    都是来接自家小孩的家长,或者是特地从周围赶过来的食客。


    队伍能从校门口一直蜿蜒到第二个转角处。


    模仿者倒是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冒头。


    甚至已经不满足于摆摊了,有些直接就开了家店,名字就叫糖醋海鲜卷。


    里头的菜色样式和程月弯摆摊卖的一模一样。


    有的照猫画虎地学着程月弯的摆盘方式,有的干脆连她特制的酱料瓶都仿制了个七八分像。


    可惜的是,任凭他们怎么折腾,就是做不出程月弯小摊上那份独特的味道。


    昨儿程月弯算了一下,这些时日总共竟是赚了近三百了。


    当然和她后面丰富了小吃的种类有点关系。


    甚至还有不少的生意人找上门来,问她这配方卖不卖的。


    那当然是不卖的。


    程月弯现在自己也不缺钱,还没有到要卖方子养活自己的程度。


    ......


    搬进新家属院的那天,阳光正好。


    白墙红瓦,窗明几净,院墙边栽着一排新绿的灌木,风一吹,叶子沙沙作响。


    “妈妈,这是我们的新家吗?”愿愿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小手紧紧攥着程月弯的衣角。


    “是啊,以后我们就住这儿了。”程月弯蹲下身,轻轻捏了捏女儿的脸蛋,又看向一旁同样兴奋的岁岁,“喜欢吗?”


    “喜欢!”岁岁欢呼一声,撒开腿就往院子里跑,小短腿迈得飞快,像只撒欢的小狗。


    宋怀生站在一旁,手里拎着行李,目光柔和地看着母子三人。


    “进去看看吧。”他低声说道,嗓音低沉而温和。


    程月弯点点头,牵着愿愿的手走进院子。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蜿蜒通向屋前,两侧是翻新过的土地,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显然刚被翻整过。


    “这儿可以种些花,或者蔬菜。”宋怀生走到她身旁,指着那片空地说道。


    “我记得你喜欢茉莉花,改天我去后勤部问问,看能不能弄些花苗来。”


    程月弯心头一暖,侧头看他:“你连这个都记得?”


    宋怀生耳根微红,轻咳一声:“……嗯。”


    她忍不住笑了。


    这个男人,总是这样,话不多,却把她的每一点喜好都记在心里。


    推开屋门,一股淡淡的松木香扑面而来。


    客厅里摆着一套藤编沙发,上面铺着素净的棉麻垫子,茶几擦得锃亮,映着窗外的阳光。


    厨房的灶台是新砌的,锅碗瓢盆整齐地码放在橱柜里,连调料瓶都排得一丝不苟。


    程月弯走进卧室,发现床上铺着崭新的军绿色床单,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棱角分明,一看就是宋怀生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