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幼儿园报名

作品:《白月光带娃随军:靠美食风靡大院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纱帘洒进卧室时,程月弯才迷迷糊糊睁开眼睛。


    枕边早已空了,只余下浅浅的松木香。


    她撑着酸软的腰肢坐起来,缓了好一会儿。


    院子里传来孩童清脆的笑声。


    宋怀生单膝跪在水泥地上,军绿色衬衣袖子卷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左手护着岁岁的后背,右手帮愿愿扶住铁皮青蛙发条玩具,两个小团子挤在他臂弯里,三颗脑袋几乎要碰在一起。


    “跳啦跳啦!”愿愿突然拍手欢呼,铁皮青蛙咔嗒咔嗒蹦过砖缝。


    宋怀生刚要抬头,后颈就被小姑娘搂住了。


    连忙小心翼翼用手掌护住孩子后背,生怕她摔着。


    程月弯倚着门框轻笑。


    晨光给男人硬朗的轮廓镀了层金边,将他眉骨下那道疤照得发亮。


    她忽然想起昨夜这人埋在她颈间喘息的样子,耳根倏地烧了起来。


    “妈妈!”愿愿眼尖发现了她,像只花蝴蝶扑过来。


    岁岁慢半拍地跟上,两个小炮弹撞进程月弯怀里,差点把她撞个趔趄。


    宋怀生三步并两步上前,结实的臂膀同时圈住母子三人。


    “当心。”他声音还带着晨起的沙哑,掌心温度透过单薄衣料传来。


    程月弯抬眼就撞进他深邃的目光里,昨夜纠缠的记忆潮水般涌来。


    宋怀生显然也想到了。


    他喉结滚动两下,突然转身从石桌上拿起条浅蓝丝巾。


    “领子......”宋怀生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他粗糙的指腹擦过她锁骨时,程月弯看见他耳尖红得能滴血。


    那些红痕在晨光下确实显眼,像雪地里落了几瓣梅花。


    愿愿突然拽她衣角:“妈妈看!”小姑娘献宝似的举起个布偶娃娃。


    同一般地摊上摆着的那些不大一样,这个布偶娃娃不论是整体的形态亦或是表情这些,看着都非常之重工。


    一看就知道不便宜。


    关于宋怀生“凶”愿愿这回事,他们昨晚也已经理清楚了。


    当时宋怀生瞧见愿愿打开那个盒子的时候,心里有些着急慌张,说话的声音自然也就大了点。


    愿愿还小,自然分辨不出当时宋怀生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就以为宋怀生生气了。


    这不,趁着今儿休息,宋怀生一大早就跑去百货商店那边买了一堆东西来给愿愿赔罪了。


    “妈妈妈妈,帮我重新扎小辫辫,爸爸扎的小辫像刺猬。”愿愿噘着嘴告状。


    程月弯噗嗤笑出声,指尖划过女儿歪歪扭扭的羊角辫。


    宋怀生显然尽力了,橡皮筋上还别着崭新的蝴蝶发卡。


    百货商店的塑料袋被风吹得哗哗响,露出里面的铁皮糖果盒、彩色跳棋和塑料小喇叭......


    约莫九点多钟,程月弯和宋怀生便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下来,照得人暖洋洋的。


    岁岁和愿愿一左一右牵着父母的手,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小脸上写满了兴奋。他们今儿可是有正经事儿要做呢。


    走了大概十五分钟左右,拐过一条土路,远远就看见一处红砖砌成的平房,在周围的灰瓦房中间格外显眼。


    红房子前已经围了不少人,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话。


    岁岁眼尖,指着前方喊道。


    “妈妈,是不是那个红房子?”程月弯眯着眼睛看了看,点头道。


    “是了,就是那儿。”


    愿愿一听,立刻松开宋怀生的手,撒腿就要往前跑。


    被宋怀生一把拽住:“慢点儿,人多别乱跑。”


    今儿他们过来是为了岁岁愿愿上学的事情来的。


    驻地这边的幼儿园在十几天前就完工过了,是部队和当地政府合办的。


    红砖墙上用白灰刷着“红星幼儿园”五个大字,门口还插着两面小红旗,风一吹就哗啦啦地响。


    前两天告示栏那边就张贴了通知,说是开始招生了,不过名额有限。


    这消息一传开,家属院里顿时炸开了锅。


    因着这幼儿园刚建成,现在是试行阶段,所以学费是全免的。


    这可不是刚好戳到有些家长的心窝子上了,又不用交钱,还能学知识,稳赚不赔啊。


    程月弯昨天去供销社买盐的时候,就听见几个妇女在议论这事。


    “听说教课的老师是部队特意从省城调来的。”


    “免费的好是好,就怕名额抢不到......”


    程月弯和宋怀生都是高中生文凭,在家属院里算是文化人了。


    平日里在家里也会教岁岁愿愿认些汉字学些算数之类的。


    但毕竟幼儿园里都是些同龄的伙伴,相处的可能会更有趣一些。


    岁岁和愿愿的性格又活泼,早就嚷嚷着要找小朋友玩。


    现在孩子读书都晚,所以年龄限制并没有像后世来的那么严格,只要是八岁以下就行。


    而岁岁和愿愿还有六天才到他们的五岁生日,自然也是满足的。


    报名这事儿也是归妇联主任黄铁兰管的,所以今儿他们才特地过来一趟。


    本想着这个时间段应该没那么多人的,但还是低估了家长们的决心。


    队伍都排到外面去了,蜿蜒如长蛇,在铁栅栏外拐了好几道弯。


    初春的风还有些凉,家长们却都站得笔直,生怕被人插了队似的。


    队伍里时不时传来几声咳嗽,夹杂着几句低声的交谈,更多的是焦灼的沉默。


    队伍里大部分人家手里头都或多或少的拿着点东西。


    有用报纸包着的腊肉,露出油汪汪的一角;有拎着竹篮的,里头装着攒了许久的鸡蛋;还有揣着布包的,鼓鼓囊囊不知装了什么稀罕物。


    只有程月弯和宋怀生两手空空,倒是显得另类了许多。


    两人带着孩子排在队伍的最后头,岁岁和愿愿蹲在地上玩石子,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现在只是报名罢了,能不能进和报名的顺序无关,倒也不用太急。


    前头的石大姐和程月弯的关系不错,在她那里买过好几次面霜。


    瞧见他们什么东西都没拿,有些奇怪。


    “月弯妹子,这大家都准备了些好礼,你咋个不准备啊?”


    人情世故嘛,程月弯都懂。


    上辈子她能将吃食生意做大做强,最少不了的就是人情世故了。


    早在幼儿园开始装修的那会儿,她就开始准备了。


    会时不时的给靳安送点吃食过去。


    靳安是岁岁愿愿的玩伴,她送给小朋友的东西,黄铁兰自然也不会说些什么。


    还有那靳老太太,在熟客的介绍下,现在也在她这里买了好几回面霜了。


    每回程月弯过来都会给她顺些赠品回去。


    人情世故,自然是要抢在别人之前准备好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