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扛起了大旗

作品:《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接下来连施了两套针法,赵国手的“醒脑开窍”针,郭攸宁的“通筋调血”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床上那个叫谨儿的,在过去的两年内,针灸没少做,毕竟港城那边华人居多,中医也挺盛行。


    但像他们这种震撼人心的施针方式,那对家属和医生还是第一次见识。


    顿时明白这是遇到高人了!


    赵国手施针结束,大汗淋漓地坐在沙发上休息时,他们立马殷勤地递纸巾、端茶水、上点心,郭攸宁都没了用武之地。


    等她一套针施完,病床边难得一见的心电监护仪,出现了新变化。


    随行医生听诊和简单把脉后,颤着声音开口:“神医呀!老爷夫人,少爷各方面情况大大好转,有苏醒的迹象!”


    “真的?两年多啦,终于让我们见到了希望!”


    夫妻俩左右守在床头,摸脸拉手,眼里泛着激动的泪花。


    这次算是下了大本钱,两粒‘补元丹’、两套针法,双重功效不醒都难。


    郭攸宁搭了把脉,含笑开口:“半小时后有望醒来,通知人备些清淡的稀粥,后期食补必须跟上,他这身子骨太虚了。”


    缓过劲的赵国手,也过来诊断了一番,捋着胡须点头,淡淡出声:“苏醒在即。”


    这话宛如天籁之音,旗袍女士喜极而泣。


    抹干泪后,夫妻俩站到他们跟前,行了个九十度的鞠躬礼。


    男人神情庄重地开口:“谢两位神医救犬子性命,港城冷时俊和内子感激不尽。”


    赵国手伸手虚扶,“不用客气!治病救人分内之事。”


    男人起身后,打开衣柜,拿出手提箱,掏出厚信封,双手呈上。


    “说好的酬金和药费,一万五港元。”


    这么多钱,赵国手怕收了犯错误,意欲往外推。


    郭攸宁抢先接过,笑得眉眼弯弯,“谢啦,不过给多了,后续奉送三次‘通经活血’针灸,对贵公子后期恢复大有裨益。”


    冷时俊见他们收下钱,露出真诚的笑容。


    钱他多得是,儿子却只有一个,命也只有一条,若是能用钱这种身外之物结交到神医,再多也愿意。


    谦恭地开口:“小小心意,一点都不多!”


    郭攸宁将信封递给师公,赵国手让她自行收好。


    这时,守在床边的医生发出惊呼,“老爷夫人,快看!少爷有动静啦,睫毛在颤抖!”


    夫妻俩立马趴到病床边,温声呼喊:


    “妈妈的好谨儿,你终于要醒啦!”


    “谨宜快睁开眼看看爸爸!”


    ……


    在他们的呼唤声中,少年缓缓睁开眼睛,茫然四顾后,发出微弱的三连问,“你们是谁?我是谁?这是哪里?”


    失忆啦?脑部重创导致失忆很正常。


    夫妻俩面面相觑,喜悦减退了不少,柔声解释的同时,向赵国手求助。


    钱都收了,救人救到底吧。


    不管是颅骨损伤,还是淤血压迫神经,再来几粒补元丹定能恢复。


    但不能轻易治好,太容易得到的不珍惜。


    在赵国手诊完脉后,郭攸宁也上前装模作样的检查了一番。


    抢在师公之前开口:“脑神经受损,特制药丸加针灸两个疗程,有望恢复,只是费用比较高。”


    赵国手看了眼爱徒,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他都没把握半月内给人治好,宁丫头却信心满满。


    不过有了范市长恢复如初的前例,他完全相信宁宁配制出的药,有治愈失忆的奇效。


    一本正经地点头,“确实是脑神经受损导致的失忆。”


    冷时俊几人听到失忆他们也能治,全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夫人感激出声:“只要能治好谨儿,无论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


    这时,“叩叩叩”的敲门声响起。


    房门打开,一位提着食盒的姑娘身后,跟着港城参会代表和友谊医院的朱老。


    三人见到身上头上扎满银针,已经苏醒的少年,全瞪大了眼睛。


    港城代表哈哈大笑,“恭喜冷议员!贵公子这是好啦?华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果然不同凡响,中医博大精深呀!不枉您极力促成本次交流会。”


    郭攸宁咋舌,也不知是哪方面的议员,这家人不得了,不光有钱还有权!


    在他们交谈诊查时,朱老拉着赵生白来到沙发区域。


    长舒一口气后,如释重负地低语:“赵兄,感谢呀!幸好你们医术精湛,扛住了华国的脸面。另两间病房大家会诊后,全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良方。


    境外代表的嘴脸那叫一个难看,只差明说华国医术传承浪得虚名了。”


    赵国手谦虚地摆摆手,“碰巧‘追命十三针’对症而已。”


    郭攸宁心中嘚瑟起来,赵氏医术这是扛起了大旗,哈哈,名扬天下指日可待!


    她抬腕看了下时间,是时候收针了。


    打断正在说话的师公,来到病床前,微笑开口:“冷先生、冷太太是时候拔针了。”


    围着的众人立马让开,郭攸宁取针时,少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缓缓开口:“姐姐真漂亮,谢谢姐姐。”


    郭攸宁心想这人现在十八,昏迷前才十六,喊姐姐挺合适。


    收完所有针后,微笑道,“谢谢小弟弟夸奖,你也不赖,好好养病,不用多久定能康复。”


    在大家的感谢声中,商定好每日上午九点治疗一次,告辞离开。


    走出病房,已是午饭时分,朱老邀他们一起去食堂用餐。


    经过头痛患者病房时,郭攸宁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门口守着两个身材魁梧的汉子,黑西装、大墨镜别具一格。


    很有黑社会的味道,病患不会是位道上大哥吧?


    话说七十年代的港城,什么门,什么会的可多啦,正是黑帮横行的时候。


    啧啧,还是少招惹的好,三个疑难杂症,能治好一个算是功德圆满了。


    加快脚步离开时,病房里传来压抑的疼呼声。


    医者仁心,赵国手听到这种声音,忍不住顿下了脚步。


    郭攸宁拽着他的胳膊继续前行,嘴里嘟囔着,“师公,您曾孙女饿了,吃饭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