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请谨言慎行
作品:《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李奶奶在一旁瞧热闹不嫌事大,添了一句,“至少得保持三米,万一有人不要脸往你怀里扑,才能及时躲开。”
看奶奶这话说得娴熟,想来年轻时对爷爷有过同样的要求,属经验之谈。
跟进来的祁爷爷含笑警告,“成儿,作风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尤其现在宁宁有孕,绝对不能让她操心,见到母的绕路走。”
陶陶小眼睛转了转,将妈妈曾经挂在嘴上的话说了出来,“男孩子也要保护好自己!”
安安来了句更经典的,“要做守男德的模范老公!”
祁哲成无奈地摸着安安陶陶的脑袋,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
有了他们当嘴替,郭攸宁没再多言,这个话题很快揭过。
其乐融融地谈论起表演的盛况。
自从家人知道她再次有孕,就成了一级保护人物。
惬意的日子过得飞快,一晃一周过去,国际中西医交流会召开的日子到了。
为了更好的照顾郭攸宁,抛下祁哲成,一大家子全搬回了京市。
八号一早,郭攸宁穿戴一新,在家人们的嘱咐下,随师公一起出发。
开幕式上卫生局局长讲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不少名医进行了经验分享,赵国手也应邀进行了“一根针一把草”的精彩演讲。
说是国际交流会,其实主要是国内中西医在交流。
境外只来了港城、G国、漂亮国三家,后面两家还是奔着卖医疗机械而来的。
经验分享用去了一天,什么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心血管病等,让郭攸宁受益良多。
第二天起,开始了重头戏,参观各大医院、会诊疑难病症、实操治疗的重要行程。
这流程郭攸宁熟,之前跟师公在几大医院全转溜过一遍,不同的是现在名医更多,患者病情更有代表性。
没想到港城代表,还带来了三位病人,一来就住进了友谊医院的高级病房。
本次实操交流,就从他们的会诊开始。
在友谊医院的大会议室里,郭攸宁认真听取了几人病情。
一个二十多岁的嗜睡病患者,每天清醒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一位三十多岁,因头部异物导致不定时剧痛的患者;
还有位十八岁,因外伤昏迷长达两年的病人。
这三人辗转世界各地求医未果,听闻华国有高人,中医博大精深,趁着交流会过来寻医。
这三人的病情,哪怕放在医术、科技发达的后世,都是疑难杂症,会议室里的各路名医,不少在摇头。
赵国手看向郭攸宁,低声道:“那个头部有异物的患者,倒是跟祁小子初到柳湾村时的症状接近,嗜睡病没治疗经验算了。
咱们试试那个昏迷患者吧,“追命十三针”对醒脑开窍有奇效。”
挨他们而坐的戴副院长,笑着攀谈:“赵老,祁参谋长脑袋里的弹片不就是您取出来的吗?我觉得头疾患者您和郭同志可以试试。”
郭攸宁微微颔首。
这时,卫生局的领导,开始组织人去三间病房面诊。
大家起身走出会议室,戴副院长选择了嗜睡症患者。
郭攸宁跟着师公候在给昏迷病人诊治的队伍里。
门口候着两位四十多,身着高定西装、精美旗袍,一脸富贵相的家属。
能在这个年代,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
三个一轮,进去了六个医生,全是摇着头出来的。
郭攸宁有孕在身,不愿跟人挤,会议室出来时走在最后。
她和师公自然也是最后去诊病的。
随家属走进病房时,守在床头的随身医生正在叹气。
看了他们一眼后,嘀咕开来,“都说华国有奇人,结果都束手无策,全是些无能之辈,唉,小少爷这一趟只怕是白来了。”
这话听着格外刺耳,才看了几个医生呀?就如此武断地以偏概全!
赵国手听了这话,脸色不虞起来:“华国人才辈出,若是诚心求医,请谨言慎行。”
一起进来的两位家属还算有礼貌,谴责过医生后,道歉着请他们看诊。
两人先观其面,苍白、消瘦,除了有气息,跟死人没多大差别。
诊脉过后,赵国手眉头紧皱,“脉搏疲软无力,虽然照顾得很仔细,但长期昏迷,身体机能衰退厉害,再加上大脑皮层严重受损,不好治,但可以一试。”
两位家属和医生,听到这话,眼里全有了光,终于有人愿意出手了。
西装男子立马许以重利,“只要能救醒我家谨儿,我们愿意奉上一万港元致谢。”
有钱不赚王八蛋,郭攸宁觉得这人可以救一救,既能弘扬中国医术为国争光,还能赚外快。
她凑到师公身边,低声耳语,“上‘补元丹’,这钱我们赚定了。”
赵国手轻敲她脑门,“掉钱眼啦?”
郭攸宁识时务地改口,“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扬我国威!”
“别油嘴滑舌了,开始吧。”
郭攸宁边打开药箱拿出一个小瓷瓶,边绷着小脸认真开口:
“为了两地友谊长存,也为了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我们即将采用药物针灸想结合的治疗方式。
为救你们小少爷,决定动用稀世珍药两枚,若是救醒了,每枚请付一千元华国币,作为药费。”
说完,将小瓷瓶地对给夫妻俩,“你们可以先验药。”
那位医生立马接过,倒出一颗又看又闻,眼冒精光,“华国果然卧虎藏龙,我为刚才的言论道歉,这药丸药香浓厚纯粹,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旗袍女士听后,露出端庄的笑容,“只要对我家谨身体有利,就算救不醒,这药费我们照出不误。”
郭攸宁立马夸赞,“这位女士不光漂亮还爽快,那我们马上开始吧。”
医生将患者轻轻扶起,左手中指托下巴,食指大拇指一捏,病人嘴就张开了,用特制的勺子将药丸送进喉咙深处,在脖子上一按,药就咽下去了,喂药动作丝滑无比。
看来床上的少年药没少吃,这位医生也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