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作品:《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郭攸宁但笑不语。


    仪式结束后,大家期待的宴席开始。


    家里实在太过狭窄,四张大桌全摆在屋外。


    今日秋高气爽,清风徐徐,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室外就餐,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等观礼的宾客们出去,走在最后的王厉,从大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递给郭攸宁。


    碰巧唐欣从厨房出来,他一点都不慌,大大方方地开口:“二妹,孕妇奶粉不好弄,这些你先喝着,我让朋友们接着寻摸。”


    郭攸宁心中腹诽,真是只狡猾又心急的狐狸,这钱喜宴结束后再给也不迟呀。


    不过有钞票收自然高兴,她笑眯眯地道谢接过。


    唐欣乐呵着夸了句:“小王有本事,让你费心啦。”


    并催促道:“你俩赶紧着,去主桌帮着陪客。”


    王厉听话出门,郭攸宁应着好,先回了趟卧室。


    关上房门打开布袋,发现除了四千多块钱,还真有两袋奶粉。


    这大姐夫不错,眉开眼笑地将钱收进空间,奶粉布袋子放进背包。


    在唐欣的再次催促下出去坐上了大席。


    宾客入座,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陆续上桌,蘑菇鸡汤、红烧肉、烧鱼块、猪肉炖粉条、韭菜炒鸡蛋,外加三道素菜,主食是二合面馒头,每人两个。


    在称一斤肉都不易的时代,能有五荤三素,算是非常体面的宴席。


    吃席速度是真快,十五分钟不到,除了主桌还在喝酒吃菜,另外三桌已盘光人散。


    郭攸宁陪着新娘子稍稍吃了些,就同她一块下桌回屋。


    留空间给男人们推杯换盏,拼酒吃肉。


    她们进来时,妈姐弟妹李奶奶,和两个帮忙的嫂子,正在小客厅里吃饭。


    郭攸宁招呼了一声,带着有些拘谨的新娘子,进了三姐妹的房间。


    请她就坐后,拿出备好的纯棉四件套和羊绒红围巾。


    笑得如沐春风,“大嫂好,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小小礼物希望你喜欢。”


    大嫂摸完碎花床品又欣赏围巾,眼里闪着光,露出甜甜的微笑。


    “谢谢二妹,这些全是好东西,只是礼送得太贵重了,被套床单枕套,三十尺细棉布都不一定够,我收一条围巾就好。”


    说完,将四间套放回郭攸宁手中。


    不贪不占,又有分寸,这温温柔柔的大嫂很讨喜。


    郭攸宁扬着笑脸,放回她手中,“嫂子中意就好,这是我早早淘换好的,不光你们结婚有,大姐出嫁也少不了,别推拒了。哦,蒋叔叔最近好吧?”


    蒋悦有些忐忑地道谢收下,想着一会得跟攸杰和婆婆报备一声才能真收。


    接着回话:“我爸好着呢,不过常念叨你能干,夸你是有为知青,帮村民卖山货,带领村民办养猪扬。。


    前两几天通过公社联系上了大队长,听说最重的猪已长到140斤,再养一个半月,妥妥的一等猪。二妹,我可佩服你了!”


    说到柳湾村大队,说到养猪扬, 郭攸宁的话匣子打开了。


    跟她讲乡村故事,讲养猪扬遇到的困难,尤其说到萧一笑下毒,整个养猪扬差点全军覆没时,大嫂攥紧拳头,蹭地站了起来,将人狠批了一顿。


    郭攸宁觉得这大嫂愈发好了,人美心善三观正,自家大哥有福气。


    聊着聊着大姐端着茶水,小妹端着水果点心进屋,加入了聊天阵营。


    小而窄的屋子里姑嫂相处融洽,笑声阵阵。


    又过了半小时,喝酒的宾客们陆续离开,只剩两个送嫁的娘家人还在守着彩礼。


    大哥脸红得像猴子屁股,脚步不稳地走进屋,拉住大嫂的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声音温柔,“我有媳妇啦!媳妇真漂亮……”


    那憨憨的样子,明显喝多了,看得姐妹三人捂嘴笑。


    唐欣站在门口,见平时话少内敛的儿子这副模样,也忍俊不住。


    但正事要紧,催促道:“要送彩礼去新房了,大伙一块。”


    瞟见郭攸宁打哈欠,体贴地说:“宁宁你若是困了,就留在家里休息。”


    送的人不少,那边就一间房,她就不去凑热闹了。


    等人走光,拿出货款美滋滋地数完,才躺床上呼呼大睡。


    等家人们回来,她以出版社催稿为由,告辞回家。


    看他们诸多不舍,含笑道:“我人都回京了,想见还不容易呀,这次我会留城里多住几天,周日放假、平时有空,都可以来家里玩。”


    她这样一说,大家都释怀了。


    唐欣叮嘱:“那你多注意身体,小祁任务啥时候能结束呀?身边没人可不行。”


    “说不定今晚就回了,你们放宽心。”


    郭攸宁说完,背起包走出房门,唐欣把她带来的肉蛋拿了出来,郭爱国提着苹果、梨子、月饼让她带回家。


    郭攸宁连连摆手,“哪有送出的节礼还退回的,你家祁女婿知道该伤心啦。这些水果啥的太重,我提不动,留给弟妹们吃。”


    边说边出了大门,一家人将她送上公交车才离开。


    回到家的郭攸宁,倍感轻松自在,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院子哪哪都合她的心意。


    晚上期待中的男人没有出现,第三天、第四天仍然没动静,一周过去还是没回,看来任务挺棘手。


    想着他有“警示珠”、“仙露”保命,倒是不怎么担心。


    祁哲成不在,她一个人也过得很充实,背医书做胎教、烹饪美食、腌制咸鱼、翻译资料……中途家人还来看望了她一次。


    第七天晚上,她手中一本技术性资料翻译完成。


    新华书局是新华书店负责编纂印刷的分支部门。


    离她家也就十站路的样子,稿子不用寄了,直接送过去就行


    次日睡到自然醒,九点多乘公交到了新华书店。


    五层大楼还是那么醒目,她拾阶而上,进入宽敞明亮的大厅。


    这地方她不是第一次来,下乡前还在这买过养殖书和《数理化自学丛书》。


    只是这次她要去的是四楼办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