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出宫

作品:《奋斗在嘉靖年间

    “对了皇上,刚刚不久前,徐孝先曾到东厂找奴婢,但奴婢这里脱不开身,就让他先回了。”


    黄锦继续说道。


    “是来找你还是来找朕?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吗?”


    嘉靖一边问,一边有些好奇徐孝先的家了。


    没有丫鬟,只有他们叔嫂二人。


    杨增去了都只能住倒座房,连个客房都没有。


    那么也就说明这小子的家不大啊。


    但怎么黄锦、杨增还曾夸他家的饭食不错,说家里上上下下打理的井井有条呢?


    想到这里,嘉靖不由想起徐孝先的理想:一间小院儿,一点儿小钱,一点儿小权的人生理想。


    “左右无事,出趟宫如何?”


    嘉靖在御书房就剩下黄锦一人后突然说道。


    “是,奴婢这就准备……不是,皇上,您刚才说什么?”


    黄锦大惊失色。


    刚才不过是条件反射罢了。


    眼下反应过来,顿时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嘉靖。


    自乾清宫移驾西苑后,嘉靖几乎就没有再走出过这里一步。


    当然,除非是朝廷祭祀以及皇室祭祖等等大礼仪外,嘉靖可是从来就没有走出过西苑的。


    “朕都有些好奇那小子的家长什么样子了,更好奇那小子平常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嘉靖有些兴奋的把玩着张果老倒骑驴,道:“别以为朕不知道,不论是各部大臣,内阁大臣还是大伴你,以及徐孝先,在朕跟前的样子,可不是你们平日里的样子。


    所以这就让朕更想看看那小子平日里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黄锦目瞪口呆。


    知道嘉靖很赏识徐孝先,可从没有想到,徐孝先在嘉靖的心里头,竟然会如此重要!


    这都让他不由得有些嫉妒了!


    哪怕是陆炳,也从不曾有过皇上亲自前往其府的浩荡隆恩啊!


    看着震惊的说不出话的黄锦,嘉靖微微叹口气,道:“朕这几年来可是一直都不曾走出这西苑啊,如今来了出去转转的兴致……就这么定了。


    不必惊动任何人,旁人问起,就说朕在诵经。”


    在麦福进来后,嘉靖嘱咐道:“任何人不得打扰朕。”


    “是,皇上,奴婢明白,绝不会让消息走漏出去。”


    麦福郑重的说道。


    其实不管是已经跑去备车的黄锦,还是麦福等跟前嘉靖信任的太监,内心深处除了对嘉靖的忠诚以外,便还是忠诚。    他们平日里也想让嘉靖出去走走、京城转转,散散心也好,看看世间百态也好。


    总之要比每天只窝在这西苑要好。


    毕竟,嘉靖在,他们这些忠贞不渝的奴婢就会有人前显赫的好日子。


    而若是嘉靖不在了……他们这些忠贞的奴婢,也就像冬天的枯叶一样,一阵寒风扫过便孤苦无依的飘零各处了。


    常年道袍在身的嘉靖终于是换了一身好久不曾穿过的寻常锦衣服饰。


    腰间佩戴了玉佩、荷包做门面。


    福善给准备了貂绒的帽子、厚厚的大氅。


    而后跟麦福屏退左右所有人,亲自送嘉靖到西华门处,此时黄锦跟杨增已经在马车前候着。


    无论是福善、黄锦、杨增、麦福,此时几人心里都有带着隐隐的兴奋跟高兴。


    身为嘉靖的奴婢,自是不能说主子只专注修道的不是。


    但在黄锦四人看来,皇上还是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的,如此才能对身心大有裨益。


    延年益寿。


    两个太监做车夫,杨增、黄锦骑马跟随两侧。


    马车后则是福善领着领命太监,一行简单低调的八个人,就这么畅通无阻的出了皇宫。


    夜色下,随着黄锦对着车帘说了一声皇上,出宫了。


    嘉靖这才掀起车帘,迎着寒风、一脸新奇的打量着夜幕下的京城。


    “好久没有出宫了啊。”


    经过灯火通明的街道,嘉靖不由摇头感慨着。


    人来的酒肆、茶楼,各种商铺此时正是人声鼎沸时,一路行来,嘉靖就像是走出仁寿宫的胖猫霜眉,看哪儿都新鲜。


    出了内城进入外城,繁华减半。


    偶尔能够看着连着的几处商铺、酒楼等地方亮着灯火。


    但比起内城来,已经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这就是外城了吧?”


    嘉靖左右、前后张望着:“还是说已经出京城了?”


    “皇上,这便是外城。”


    黄锦解释道:“外城自然是比不得内城繁华,而且以百姓居多,内城则就不同了……。”


    “朕明白这道理。那小子竟然也耐得住寂寞……对了杨增,听说你今日还劝他在内城置宅子了?但那小子没答应?”


    嘉靖要比在仁寿宫时显得随和了很多。


    尤其是如今也没有外人,不管是杨增、黄锦还是福善自是不用说。


    就连驾车的两个车夫,以及马车后跟着的两个太监,也几乎都是他嘉靖的真正可以信得过的奴婢。    “估计是今年刚把宅子收拾了一番,花了不少钱,所以再在内城置宅子的话,以那小子抠搜的秉性来看,自然是舍不得了。”


    杨增在另外一边解释道:“而且以奴婢对他的了解,好像家里的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很是接烟火气。


    并没有那种一夜暴富后,或者是像一些刚中进士的士子那般,立刻飘飘然的不知天高地厚。”


    “是啊。”


    嘉靖难得赞同道:“朕也是看上这小子踏实、不骄不躁这一点儿。若是前几个掌印镇抚能像徐孝先这般,朕也就不会走马灯似的一直换人了。”


    说到这里,嘉靖突然笑了笑,道:“一会儿黄大伴,你提醒那小子一声,告诉他朕已经下旨把他降为百户了。


    朕倒要看看这小子会有何反应。


    昨日见朕时那不在乎的态度,到底是不是装的了。”


    嘉靖满心期待这一趟没有任何计划、收走就走的出宫历程,会不会让他有更多的收获。


    ……


    徐孝先的家里。


    程兰还在餐厅里忙活着给徐孝先缝制荷包,只不过餐桌的中间,已经被摆上了一个泛着亮光的铜火锅。


    里面此时已经加进了葱姜蒜八角等各种火锅食材,木炭也在一旁摆放了不少。


    “我去吧。”


    程兰银牙咬断针线,看着徐孝先道。


    “不用了,今日你就负责吃,我负责备食材。做完了就座着喝茶歇会儿。”


    徐孝先按住程兰柔若无骨的肩头,低头在那诱人的红唇上亲了一下。


    程兰不由自主的闭上美眸给予回应,主动伸出了自己的香舌任由徐孝先采撷。


    多尔衮身为单身狗,站在一旁不解的歪头看着。


    直到两人分开后,多尔衮还是一脸不解的看着。


    程兰面对多尔衮的直视,不由有些难为情。


    徐孝先呵呵笑着,随即走出了餐厅,多尔衮愣了愣,还是觉得厨房肉更适合它。


    于是愣了下后便紧忙去追进了厨房的徐孝先。


    火锅没有辣味,就像是没有了灵魂。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在没有其他娱乐项目的大明嘉靖时代。


    看了看腌制好的牛羊肉,又看了看几份蔬菜,徐孝先的心情此刻是愉悦的。


    孤独的最高境界显然不是一个人看电影,而是一个人看……爱情动作片。


    而另外一种孤独的最高境界,便是一个人吃火锅。


    徐孝先如今不孤独,他有近似于妖精般美貌的程兰陪着,而且除了美人儿他还有没酒。


    所以如何能不心情愉悦?    手里的菜刀此刻仿佛都感染上了他那飞扬的心情,在手里变得轻快跟锋利起来。


    哒哒哒的声音在厨房响个不停,粉丝、豆腐、萝卜、白菜以及莲藕、冬瓜跟百叶,很快就被徐孝先装盘端了过来。


    程兰幸福地想要帮忙,但被今夜无事献殷勤的徐孝先拒绝。


    而此刻的程兰,看着心情神采飞扬的徐孝先,内心深处也是充满了暖暖的幸福跟愉悦。


    自然,她现在也有些猜到了那家伙今夜如此大费周章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自己今夜主动一些在上面。


    哼!


    那就让他如愿?


    还是改日给他个惊喜呢?


    站在餐厅门口,时刻等着为徐孝先掀门帘的程兰,听着厨房里传来菜刀剁肉的声音,嘴角妩媚风情的上扬着,芳心既有羞涩的情欲蠢蠢欲动,同样也有抹了蜜一样的幸福感。


    大门口响起了叩门声,正在剁肉的徐孝先自是没有听到。


    程兰愣了愣,但还是走到门口轻声问了句:“谁”?


    “是我,兰丫头。”


    杨增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程兰脸上瞬间写满了惊喜,飞快的打开门,而后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


    竟然密密麻麻站了七八个人。


    杨增看了看呆呆在门口打量他们的程兰,急忙示意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让徐孝先出来……。”


    “不必了。”


    嘉靖摆了摆手,而后深深看了一眼程兰,有些惊讶程兰竟然长得如此貌美!


    而且这身材竟然如此高挑,看起来跟徐孝先还真是般配!


    “进去看看再说。”


    程兰急忙一头雾水的站向一旁,请杨增等人进来。


    对于走在最前头的中年人,程兰虽不知其身份,但看杨增跟黄锦都要落后一个身位,而且神态之间是毕恭毕敬的。


    心里不由猜想:不会是一个大官吧?


    陆炳?陆指挥使?


    “怎么厅堂暗着灯?”


    走过影壁,嘉靖不由停下了脚步,夜色下整个院子尽收眼底。


    不大,但模模糊糊的看起来倒是整洁有序,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放的到处都是。


    “我……我们正准备吃饭,所以厅堂就没有点灯。”


    程兰还是回着嘉靖的话。


    嘉靖也不再多言,迈步就走进了亮着灯光的餐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