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收拾残局
作品:《穿越神雕:杨过逆天改命》 这个消息对于理宗皇帝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临安的皇宫里,理宗皇帝端坐在大殿上,看着台下的群臣一脸急切的问道:“诸位爱卿,那杨过小儿已经拿下了淮南西路,守军皆是不战而降,眼下该如何是好?”
“这……?”
台下群臣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回答理宗皇帝。
“呵呵,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左丞相谢方叔看向大殿上的理宗皇帝,心里更是鄙夷不已。当然,他也只能在心里腹诽一下,绝不敢将此话说出来。
见群臣闭口不言,理宗皇帝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既然诸位爱卿不说,那朕就点名了。”
说罢,理宗皇帝看向贾似道问道:“贾爱卿,眼下该如何是好?”
贾似道整理了下思路后言道:“陛下,眼下得考虑如何善后一事了!”
听了贾似道的话,理宗皇帝一愣,随即就反应过来了。
是啊,战局糜烂成这个样子,再怎么说也是大宋内部的事,的确该考虑如何收拾残局了。
“卿以为当如何是好?”
见理宗皇帝反应过来了,贾似道连忙回道:“陛下,根据最新消息,杨过已经回师襄阳了,此举是冲着出蜀的朝廷大军而去,对此朝廷也是鞭长莫及!”
“那若是这路大军败了,蜀地怎么办?”
听到这话,贾似道再次回道:“陛下,蜀地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看待。若是杨过没有击败蜀地大军,则蜀地无忧矣;若是败了,那只能是天命难违了!”
言语间,贾似道满脸苦涩,说实话,事态发展已经超乎他的想象。他现在也有些后悔怂恿理宗皇帝挑起战事了。
理宗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里同样是纠结不已。见皇帝陛下纠结不已,作为贴身太监总管,董宋臣思虑一番后,暗暗在心里下了个决定。
这时,监察御史陈文龙出列,一脸愤怒的看向贾似道等人说道:“陛下,贾似道、陈大方等人蒙蔽视听,铸下不可挽回之大错,臣请旨将此等奸臣贼子罢免官职,交由刑部定罪!”
“臣等附议!”
左丞相谢方叔,赵葵等人也连忙附和起来。
此话一出,贾似道可谓是吓得不轻,要是往常,他直接发飙了。可眼下打了败仗,留人话柄,他再也硬气不起来了。
这下理宗皇帝不高兴了,贾似道可是他的心腹,怎么能定罪呢。于是便摆摆手回道:“诸位卿家,眼下可容不得尔等争权夺利、行打击报复之事。此事就此作罢,莫要再提!”
贾似道一脸感激的看了皇帝一眼,说实话,此番祸事,他的确难辞其咎。现在理宗皇帝的一席话直接帮他开脱了一切责任。
最终庭议的结果是:朝廷暂时默认杨过对荆湖北路和淮南西路的占领,等待战事结束后再下最终定论。
下朝后,董宋臣在后宫觐见了理宗皇帝,随同而来的还有贾似道和吕文德二人。
“参见皇帝陛下!”
三人跪地朝理宗皇帝行了个大礼。
“爱卿免礼!”
理宗皇帝发话了,三人这才起身,董宋臣直接开门见山道:“陛下,老奴有办法除掉那杨过小儿!”
听到这话,理宗皇帝顿时来了兴致:“哦!董总管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董宋臣随即拍了拍手,看向门外:“骢儿,还不快来拜见陛下!”
话音刚落,一道残影飞速而来,眨眼间就到了理宗皇帝跟前,定睛一看,是一个年龄大概二十多岁、长得眉清目秀的小伙,只是没有一丝男子的阳刚之气,反而显得娘里娘气。
此人进屋后,立马面向理宗皇帝下跪参拜:“草民王厮骢参见陛下!”
“嗯,免礼!”
理宗皇帝一脸惊愕,木讷的回应了一声,随即看向董宋臣一脸不解:“董总管,这是何意?”
董宋臣连忙指着王厮骢解释起来:“陛下,这是老奴的远房表侄,今年三十岁,之前一直在闭关修炼武功,已有十二年之久,如今武功大成方才出关!”
此话一出,在扬的贾似道最先反应过来:“我明白了,董总管是要行刺那杨过小儿!”
啊……!理宗皇帝也反应过来了。
董宋臣一脸得意道:“陛下,那杨过小儿虽说武功盖世,可老奴的侄儿武功更是惊为天人,定能取了那小儿的首级献与陛下!”
说罢,他看向王厮骢喝道:“骢儿,还不赶紧给陛下露一手瞧瞧!”
“是!表叔!”
王厮骢回应了一声后,双手翻转一下,指尖赫然出现了数枚绣花针,随即他运足功力,双手一挥,将绣花针发射出去。那双手指尖的八枚绣花针眨眼间就击穿了门外的一根石柱,绣花针深深的没入到石柱里面。
这一幕,看得在扬众人目瞪口呆。
哈哈哈!
理宗皇帝顿时高兴不已,开怀大笑起来:“这下我大宋朝有救了!”
连被杨过吓出阴影的吕文德也惊叹不已。
随即理宗皇帝便与这几人定下了针对杨过的暗杀计划。理宗皇帝承诺,事成后,封王厮骢为御前侍卫总管,给予高官厚禄。
襄阳围城的第二天,围困襄阳城的朝廷大军今日遇到了大麻烦。
就在今日一大早,军阵的外围出现了大批量骑兵部队,全部是一人双骑配置。骑兵的机动性很强,很快便绕着围城的朝廷大军的阵型外围走了一圈。
这一举动顿时令余玠和王坚心惊不已,从对方的旗号以及来袭方向来看,应该是杨过手底下的骑兵,这些骑兵都是从南阳方向赶来的。他们没想到杨过手底下竟然还有这么多训练有素的骑兵。
容不得多想,王坚急忙高声下令:“全军列阵,组成防御阵型!”
“得令,全军列阵,组成防御阵型!”
在传令兵和信号旗手的接力指挥下,围困襄阳的大军迅速收拢成一个巨大的防御方阵。
整个阵型如同布满尖刺的盾墙一般。兵力呈梯次分布,外层拒马作为第一道防线,用以阻拦和迟滞骑兵冲击;中间是由盾牌兵和长枪兵组成的刺猬盾墙,此为第二道防线,为多层次阵型组成、直接应对骑兵冲击;再往后就是弓箭手,负责火力输出和远程打击;内层则是指挥人员,负责兵力调配和变阵。
同一时间,亲自率军南下的金顺,骑在一头高头大马上,看着眼前的朝廷军队迅速的组好防御阵型,略显惊讶。心里更是暗道:“对面朝廷的将领还真是不是个省油的灯!”
“哈哈,金将军来了!”
城头上的钱青健一脸开心的笑道,随即下令:“命令舟桥部队铺设浮桥,骑兵部队随本将军出城””
“是!”
传令兵听完钱青健的命令后,立刻下去传达指令。
很快,在护城河上巡逻的水师配合下,东城门的浮桥铺设完毕,钱青健将襄阳城的防务交给周文哲后,便亲率所属的一千骑兵出城而去。
钱青健领着骑兵在围城朝廷大军外围游走了一圈后,便与前来支援的金顺大军会面了。
见钱青健来了,金顺迎上去打招呼,随即道出作战计划:“钱将军,若是你我联手对眼前的朝廷大军发起突袭,我有很大的把握将眼前之敌的阵型给冲散。”
金顺的话着实让钱青健吓了一跳,他连忙劝道:“金将军,莫要冲动,小王爷给我们的命令是牵制住眼前的朝廷大军,一切等小王爷回来后再做决断。”
“哈哈!钱将军,我就是说说而已。不过这路朝廷兵马倒是精锐之师,领军的将领绝不是泛泛之辈。”
见金顺这样说,钱青健也松了口气,他还真怕金顺头脑发热直接发起进攻。要知道金顺率领的骑兵可是己方阵营的精锐,就算是冲散了对方的阵型,损失也会不小。
嗯!随后他忙回道:“金将军所言甚是。”
随即便介绍起对面的朝廷大军将领来:“领军的将领是王坚,此人是川渝之地的大将,多次参加对蒙古的大战,战功赫赫,堪称当世名将。除此之外,还有那位余玠,蜀地最高军政长官;此人虽是一介文官,可也是能上马打仗下马治国的能人。”
就在二人交流的时候,对面的朝廷阵营又出现新的动静,一队数十人的步兵护卫着两个将领朝他们走来。
见此情形,金顺与钱青健对视一眼后,也决定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