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铁板一块

作品:《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小庄,下等田意味着要么田地才刚刚开垦出来,要么代表田地缺肥。


    通常一块良田需要几代人日复一日的养护,才能让产量达到良田的标准。


    孙瘸子挥舞着锄头,额头上汗水一滴滴滚落,大声吆喝着。


    “县尊老爷让咱们都吃饱饭了,都好好干,谁要是偷奸耍滑,老头子给他两锄头。”


    一群佃农竟是干的比任何时候都认真,生怕自己出力少了。


    阎赴在一旁盯了许久,整整大半个时辰,这些佃农每一个人肯停下来喝口水。


    脚底的泥土干燥,阎赴垂下眼睑,沉默良久。


    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能十倍百倍的报答。


    大明有这样一群百姓,但他们永远不知道珍惜。


    这不是一个人的错,而是这个时代发展的扭曲。


    阎狼匆匆赶来,压低声音。


    “大人,孙家,楚家等四族今日便要接管刘家的十二家店铺,邀请大人明日清晨前往参加开业。”


    阎赴闻言微不可察的皱眉,旋即点头。


    “都是些什么产业?”


    阎狼深吸一口气,眼底生出厌恶。


    “赌坊,青楼,牙行......”


    彼时阎赴眼底逐渐冷却,嗤笑一声。


    当真是迫不及待啊,满脑子都是如何榨取这些最底层百姓的家资。


    他又看了一眼拼命挖掘田地的孙瘸子,既然要走了,便做个交代。


    “以后尔等每天下田时间,切记不要超过四个半时辰。”


    “孙瘸子,以后你负责每天记录,监督,谁要是超过四个半时辰,且来汇报给本县,本县罚他!”


    一听说县尊老爷要惩罚,十几个佃农下意识缩了缩脖子,直到看见老爷走远了,才有人凑到孙瘸子身边。


    “孙叔,县尊老爷这是什么意思?”


    “不让咱多种地吗?那他以后收的粮食不是会少很多?”


    甚至有人在嘟囔着。


    “以往孙家那些管事,生怕咱们少干了些时辰,恨不得一天让咱干满十个时辰。”


    “县尊老爷当真奇怪。”


    孙瘸子愣住,旋即苦笑,深深看了一眼阎赴离开的方向。


    “他......他这是怕咱累着啊......”


    回过神的孙瘸子又有些想哭,举起沾染着泥巴的袖子擦拭眼眶,差点哭出声来。


    他们不过是一群苦哈哈的泥腿子,累着就累着了,哪里值得一个县尊老爷这般上心对待。


    人群中回过神来的佃农早已泪流满面。


    县尊老爷没在意粮食。


    他从头到尾在意的,都是这些低贱的庄稼汉。


    许多佃农开始记得这一日。


    他们生平头一次只上交三成租子。


    他们生平头一次吃上羊肉。


    生平头一次,有人担心他们会累。


    夕阳将县尊离开的身影拉的很长,孙瘸子这次没跪下,只远远目送阎赴魁梧的身躯离开。


    “愿县尊老爷福泽绵长,但有吩咐,小老儿愿为县尊拿出这条命来......”


    而如今阎赴已经踏上马车,开始前往从县核心之地。


    刘家的店铺正巧距离县衙不远,仅隔了两条巷子,西边便是从县大集所在,东边多是各类古玩玉器店铺,正是最繁华的商业之地。


    马车颠簸摇晃,至停在赌坊青楼之前,已是一个多时辰之后。


    阎赴下车之前,故意脱了官袍,换上一身朴素的粗布新衣。


    穿官袍前往青楼赌坊,百姓看到会很麻烦。


    “学生见过县尊大人。”


    孙九年眼见知县亲自抵达,眼底兴奋自不必说,许多百姓不知道,但从县真正有头有脸的人家可不会因为阎赴换了官袍便认不出来。


    有一位知县前来参加开业,已是这座青楼最大的招牌。


    阎赴甚至没端着架子,笑吟吟开口。


    “本县来的匆忙,未曾准备贺礼。”


    “取纸笔来。”


    孙九年伸手接过阎赴写着风月无边四字的宣纸,愈发满意。


    “县尊放心,学生定要叫人裱起,日日高悬。”


    不光是青楼,还有楚家赌坊,牙行等店铺,阎赴都亲自前往参与开业仪式,给足了四族面子。


    楚伯先更是点头,志得意满的笑着看向孙九年。


    “这小知县还算懂事,之前的银子也算没白花。”


    一番巡视下来,回到县衙已经是日落黄昏。


    换了一身官袍的阎赴面无表情,入了三堂。


    “近来可曾搜集到什么消息?”


    三堂旁边便是知县居所,如今此地俨然成为县衙真正核心之所。


    此次张耀祖,阎狼,赵观澜四人都在。


    听闻阎赴开口,赵观澜眉头紧皱,声音严肃。


    “回禀大人,自阎青天的名声传开,许多农户打算找大人做主伸冤,从孙家流出许多流言蜚语,孙家几名管事都说,大人和孙家交情莫逆,让那些泥腿子只管大胆去告。”


    “前几日陈守拙打探到消息,民间地主乡绅都在传言,什么阎青天,不过是做些表面功夫,上不得台面。”


    “前日几名富商在食为天汇聚,私下对外宣称大人日日和缙绅厮混,面对百姓虚与委蛇......”


    有民间百姓的消息,有世家大族消息,也有地主乡绅消息。


    作为扎根从县,土生土长的赵观澜四人,如今已彻底成为自己的耳目。


    阎赴看着比自己更生气的赵观澜几人,满意点头。


    眼下的从县县衙核心,赫然已是铁板一块。


    赵观澜,陈守拙,蔡元贞,谢怀清四人分别代表税库,银局,六房部,因为自己帮助他们解决拖延月钱的问题,还发放米粮。


    眼下赵观澜家中老母得救,妻儿也不必挨饿,陈守拙兄长有钱治病,侄儿也得以开蒙。


    这些都是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县衙权利代表。


    加上掌控人事调度的县丞张耀祖,六房之首张炼,衙门三班阎狼,巡检司赵渀。


    近一月前还针插不进的县衙,彻底化作自己的一言堂。


    阎赴起身,这一刻看着县衙。


    县政司,三班捕快,巡检司,六房代表肃立身后。


    面前衙役水火棍在地面上敲打的砰砰作响,气势恢宏,背后赫然是一块牌匾,写着明镜高悬四字。


    “威武......”


    这一刻,从县官衙,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