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赴约签协议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李建国在电话里答应的很干脆,此次考察所产生的费用,“乡上报销”。
可梁金涛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他不想靠“人情绑架”来完成李建国的“政绩梦”。
办公室里静了下来,只有风扇的转动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
梁金涛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凉白开,心里渐渐有了决定。
记者的事,暂时先不主动找人。
要是高婷梅或者刘记者碰巧问起,再顺势提一句。
要是没人问,就跟李建国说“认识的几位记者这个月的采访任务月初就定下了,来不了”。
反正考察的核心是经销商,有没有记者报道,其实没那么重要。
他看了看表,已经十二点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才想起自己没顾上吃早餐,现在可是午饭时间了。
他拿起外套,准备去楼下的面馆吃碗牛肉面,刚走到门口,电话又响了。
他以为是李建国又来催记者的事,皱着眉接起。
却听到李耀光的声音:“金涛,下周三出发的事,我跟你嫂子说了,她说到时候看情况,如果有空的话也想一起去柳河乡看看,顺便帮你跟几位老板聊聊枸杞酒的合作,你看行吗?”
梁金涛心里一暖,笑着说:“当然行!有梅姐一起,我更放心了!
到时候让她跟几位老板多交流交流,说不定还能帮我拉到更多订单!
当然,一切以梅姐的工作为重,她走不开的话千万别勉强。”
挂了电话,梁金涛的心情好了不少。
虽然记者的事还没着落,但是如果高婷梅一起去的话,考察肯定能更顺利。
不过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梅姐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要是让县上和乡长的领导们知道了这位是“纪检同志”,恐怕之前安排好的很多接待都得取消了。
甚至,就是除了李耀光之外的其他五位老板,玩的也不会太尽兴。
这可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啊。
或许,这也正是痛并快乐着。
不想了,先吃饭。
锁上办公室的门,往楼下的面馆走去,阳光洒在身上,暖烘烘的。
不管李建国的 “媒体梦” 能不能实现,只要六位经销商能满意,这次考察就是成功的,
而自己离开柳河药酒厂前的最后一件事,也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下午上班时间刚过去两分钟。
梁金涛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走进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就“叮铃铃”响了起来。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中午吃完加量牛肉面的暖意还在胃里打转,他擦了擦手,走过去接起听筒。
“梁老板吗?我是蒋毅伟!没打扰您休息吧!”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股兴奋,“跟你说个好消息,上午的班子会开得特别顺利,留守的几位厂领导一致同意把厂房租给你!
合同我让厂办主任整理好了,你看什么时候方便过来签?”
梁金涛心里一喜,心说这位蒋厂长的办事效率可比我快多了。
笑说道:“蒋厂长,我下午就有空!现在是两点三十四分,我收拾下东西,大概半小时后就能到厂里,您看行吗?”
“太行了!” 蒋毅伟的声音更亮了,“我让厂办主任在会客厅等着,再把其他领导叫过来,咱们今天就把合同签了,你也好早点安排修葺的事!”
挂了电话,梁金涛把办公桌上摆放的东西收拾干净,又从去隔壁房间搬出提前准备好的两箱一斤装“柳河劲酒”。
昨天跟蒋毅伟谈的时候,就答应人家签协议的时候要带酒过去。
准备锁门了,想了想,又搬了两箱子。
刚才在电话里,蒋毅伟可说的很清楚,其他厂领导也会到场见证签约仪式。
两箱一斤装的十二瓶,恐怕不够分。
看来以后在办公室得多备一些药酒,万一再遇上像今天这种情况,就不用忙手忙脚了。
他找扎带把四箱酒两两绑在一起,锁好门窗,拎着下楼走到路口,拦停了一辆黄绿相间的出租车,报上市第四针织厂的地址。
出租车穿过喧闹的街道,往七里河区驶去。
车窗外的梧桐树叶被阳光晒得发亮,偶尔有卖冰棒的小贩推着自行车经过,清脆的吆喝声飘进车窗。
梁金涛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满是期待——签了合同,厂房就算彻底定下来,接下来就能找霍队长动工,赶在国庆节前投产的计划又近了一步。
十多分钟后,出租车停在了针织厂门口。
梁金涛付了车费,拎着两箱酒走朝厂子里走去。
午后的阳光把红砖厂房晒得暖洋洋的,车间门口的杂草被风吹得轻轻晃荡。
这一次过来,没有吃闭门羹。
看门的老杨应该是从窗户里面看到他下车了,趿拉着早就分不清啥颜色的布鞋急忙迎过来,看见他就笑着打招呼:“梁老板来啦!蒋厂长在会客厅等着呢!”
梁金涛点点头,把两箱酒交给老杨提着,俩人顺着熟悉的路往办公楼走。
刚到二楼会客厅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说话声。
推开门,首先看到蒋毅伟坐在沙发上,旁边还坐着三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厂办主任正站在桌前整理文件。
“梁老板来啦!快坐快坐!”蒋毅伟赶紧站起身,热情地迎上来,指着旁边的中年人介绍,“这几位是厂里的副厂长王同志、工会主席李同志,还有后勤科的张科长,都是上午开会同意租厂房的领导。”
三位中年人也跟着起身,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
老杨非常有眼力见,跟在梁金涛身后进来后把两箱酒放下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王副厂长主动伸出手:“梁老板,早就听说‘柳河劲酒’的名气,今天终于见着本人了!以后咱们就是合作伙伴,还请多关照!”
梁金涛赶紧放下酒箱,跟几人一一握手:“各位领导客气了!
以后还要麻烦大家多费心,厂房修葺、工人安置的事,说不定还得跟各位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