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麦收后的峡口村,空气中还飘着麦秸秆的焦香。
有行动早的人家,麦粒早已归仓,只剩下几捆干枯的麦草堆在墙角,被夕阳染成暖黄色。
梁金涛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的堡子山,心里盘算着回省城的日子。
高婷梅因为在各个报社都有熟人,能够获取到第一手的厂房转让、出租方面的信息。
前天打来电话,说有两家的情况比较符合他的要求,回来以后可以去看看。
厂房有了,紧接着就是按照前世的经验进行装修改造,再然后就是采购几套比较先进的灌装设备。
这些环节,一环套一环,即便中间不耽搁,想要赶在九月底十月初投产,时间也非常紧张。
是时候把身边的人慢慢往省城调了。
他先找了八爸梁福朝。
老人从碾麦场回来就就蹲在杏树下,用抹布擦拭那盏铁艺灯。
灯架上的红漆被阳光晒得发亮。
梁金涛坐在旁边的石凳上道:“八爸,跟您商量个事。
公司开起来有些日子了,我想等这茬麦子收了,您就跟我过去,先帮着看大门。那边人多眼杂,有您在,我放心。”
梁福朝擦灯的手顿了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丝犹豫。
他把抹布往石桌上一放,声音闷闷的:“我不去了吧。峡口村挺好,我还能帮着老哥几个种种庄稼,去省城干啥?
我一个老汉,啥也不会。”
“您会看大门啊。” 梁金涛往前凑了凑,语气放得更软,“以后有了咱们自己的酒厂,大门得找个靠谱的人守着,您最合适。
而且……”
他顿了顿,看着八爸的眼睛,“您在省城待着,要是有八妈的消息,也方便去找。高婷梅在省城人脉广,您过去了,她帮着打听也更方便,总比在峡口村等着强。”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梁福朝心里。
老人的手指轻轻攥了攥,沉默了很久,才慢慢开口:“真…… 能有她的消息?”
“肯定能!” 梁金涛重重点头,“您想啊,省报的寻亲启事还在登,您去了省城,要是有人见过八妈,说不定直接就能找到您。
就算一时没消息,您在酒厂看着门,我也能安心做其他买卖。
以后,陆陆续续还会过去几批人,到时候大家伙一起找,总比您一个人在峡口村盼着强。”
梁福朝望着杏树枝上的鸟巢,几只麻雀正叽叽喳喳地喂雏鸟,眼里渐渐泛起光。
他想起藏在木盒里的照片,想起高婷梅帮忙洗印的新照片,终于轻轻点头:“行,我跟你去。不过我得把自己个的东西收拾收拾,再给人家带点土特产。
人家吃穿不愁,我总得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新房子里有老人单独的一间卧室,里面有存放东西的柜子,收拾起来也不费事。
梁金涛笑说道:“到走的那天,让秀芬帮您收拾,哪些东西要带去省城,您单独放起来。
过去后,我给您在公司腾间小房子,等酒厂有了,您要搬过去也行。
要是想家了,咱爷俩随时回来。”
做通八爸的工作,梁金涛又去了收购站。
韦小强也才从北川湾乡收购站交完废品回来,正坐在凉棚底下吃喝呢。
看见梁金涛来了,赶紧起身相迎:“哥,您咋来了?是不是有啥新活儿?”
收购站的院子里堆着刚收的黄芪,阳光照在上面,泛着淡淡的黄。
梁金涛坐在石凳上,给韦小强递了支烟,笑着说:“小强,跟你说个正经事。
省城的公司成立这么久了,除了雇的会计,就我一个光杆司令,我想让你跟我过去。”
韦小强愣了愣,手里的烟差点掉在地上:“去……去省城?
我能做啥啊?我只会收药材、记记账。”
“你能做的多了!” 梁金涛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肯定,“到了省城,你就是公司的骨干,相当于领导。
我打算让你管后勤,酒厂的物资采购、工人的日常考勤,都交给你。
你在收购站把账记得清清楚楚,管后勤肯定没问题。”
韦小强的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了下去,挠了挠头:“可我没去过省城,怕做不好。
而且…… 收购站这边咋办?我怕嫂子一个人忙不过来。”
梁金涛笑着说:“以后收购站就交给她负责了。
你去省城,是去学更本事的——等你把后勤管好了,以后公司扩大了,我还想让你管销售,到时候你就是真正的领导,比在收购站收药材有出息多了。”
他顿了顿,看着韦小强的眼睛,语气更诚恳了:“小强,我知道你踏实肯干,是个靠谱的人。
我想把你培养成公司的干部,以后咱们一起把公司做大,不仅我能过上好日子,你也能让你妈跟着享福,不比你在峡口村一辈子收药材强?”
韦小强攥紧了拳头,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去省城看看,现在不仅能去省城,还能当领导,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他重重地点头:“哥,我跟你去!我一定好好干,不给你丢人!”
夕阳渐渐沉下去,把收购站的院墙染成金红色。
韦小强捧着赵秀芬常看的那本管理类书,兴奋地翻着。
既然连两姨哥都说自己是个材料,韦小强就觉得只要自己乡秀芬嫂子那样认真学,将来肯定能成为公司的得力干将。
回到家时,六妈廖凤英已经和赵秀芬准备晚饭了。
这几天收拾庄稼,干的都是体力活,所以除了早饭,中午和晚上的饭都很丰盛。老父亲梁福海和六爸梁福圭知道了老八过些日子要去省城,已经开始跟八爸交代注意事项了。
院子里的灯光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窗户,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暖意。
梁金涛心里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自己正在为甘省梁氏柳河实业公司铺路,而八爸和韦小强,就是这条路上最重要的基石。
等酒厂稳定了,收购站交给大嫂赵山花,秀芬跟孩子也去省城。
一家人在一块了,到时候他就能专心拓展业务,让以“柳河劲酒”为主打产品的梁氏出品,销遍全省,甚至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