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别跟我装糊涂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坐在主席台下的领导们陆续走出会议室,脚步都比来时沉了些。
教育局局长走在最后,想回单位给孙乡长打电话,犹豫了半天,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先不说都这个点了,姓孙的在不在单位,但就这个时候给柳河药酒厂的前任厂长打电话,怎么看都有点通风报信的意思。
心里面这么琢磨着,他突然觉得,那台彩电烫得像块烙铁,不如明天悄悄送到纪委去,或许还能争取个主动。
常务副县长收拾东西时,发现王县长还坐在原位,望着窗外的雪发愣。
他走过去,把那杯没喝完的龙井推过去:“县长,该休息了。”
王县长没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着:“老赵,你说咱们这些当干部的,到底图什么?”
没等常务副县长回答,他自己就又笑说道,“不就图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吗?
这药酒厂要是能发展起来,柳河乡的老百姓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以点带面,附近两个乡的老百姓也能富起来,这比什么都强。”
暖气管子还在“咕嘟”响着,把屋里烘得暖暖的。
窗外的雪还在下,落在县政府大院的老槐树上,像给这棵老树披了件白棉袄。
王县长知道,明天天亮后,会有一场硬仗要打,但只要能让祖厉县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硬仗,值了。
纪委书记没直接回家,而是开车去了单位。
车灯在雪地上划出两道光,像在黑夜里劈开了一条路。
办公室的抽屉里锁着不少跟柳河乡药酒厂有关的举报材料。
这些举报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是匿名的。
但无论是打印件,还是手写件,无一不在诉说着同一件事——柳河药酒厂从县里,乃至市里的明星企业,变成如今死气沉沉的样子,原因是多方面发。
可以肯定的是,人祸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夜色深沉,祖厉县的雪还在下,但县政府办公楼的灯,还有不少亮着。
从柳河乡新修的砂砾路,到县城会议室里的茶杯,从王县长紧锁的眉头,到每个干部心里的盘算,都在为后天那场考察蓄力。
这场围绕着酒、配方和人心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祖厉县的雪下得更紧了。
鹅毛似的雪片在路灯下打着旋,把县政府大院门口的路盖得严严实实。
教育局长谢绝了熟人坐车的邀约,裹紧军大衣,踩着没过脚踝的雪往家走。
棉鞋里灌满了雪,每走一步都发出 “咯吱” 的闷响。
刚才在会议室里憋的汗,此刻在后背结成了冰,贴得人又冷又硬。
原本想借着回家的这段路,自己一个人静静。
却没想脑子里越来越乱糟糟起来。
一会儿是王县长 清算糊涂账”的话,一会儿是孙乡长送的那台彩电。
去年深秋,孙乡长扛着彩电进家门时,笑得满脸褶子:“张局,给嫂子看个戏,不值钱的玩意儿。”
当时只当是老朋友的心意,现在想来,那彩电的漆皮都透着股子心虚。
快走到十字路口时。
一辆黑色桑塔纳突然从巷子里拐出来,车灯在雪地上劈出两道刺眼的光。
吓得教育局长猛地往路边躲,差点摔进雪沟。
车“吱呀”停在他跟前。
教育局长的腿像灌了铅,手在大衣兜里攥得发白。
他认得这台车,是副主任的专车,平时除了开会,很少在这种小巷子里露面。
后座车窗缓缓降下,露出县人大副主任那张胖乎乎的脸,嘴角叼着的烟在风雪里明灭。
“张局,上车说。”副主任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这么大的雪,我送你回家。”
“不了李主任,我家就在前面,几步路……”
教育局长的声音在寒风里,断断续续,又战战兢兢。
“上来。” 副主任的语气沉了沉,指尖在车窗沿上敲了敲,“就几句话,耽误不了你回家跟老婆亲热。”
教育局长硬着头皮拉开车门。
一股混合着烟味和暖气的气息涌过来,呛得他咳嗽了两声。
后座铺着厚厚的羊毛坐垫,比他家里的褥子还软和。
可他坐着比扎针还难受,后背紧紧贴着椅靠背,生怕碰到什么不该碰的。
司机把车往巷子里开了几十米,停在一棵老槐树下。
自己抓起烟盒,推开车门下车离开了。
这里没有路灯,雪把一切都盖得灰蒙蒙的,只有车标在暗处泛着冷光。
副主任从烟盒里抽出支烟,递给教育局长,见他摆手,自己点上,深吸一口说:“刚才会上王县长的话,听着瘆人吧?”
教育局长的喉结动了动,没敢接话。
他知道这位副主任跟孙乡长的老丈人是拜把子兄弟,平时在县里横着走,王县长当初新上任都得让三分。
“张局啊,你在教育口干了这么多年,啥风浪没见过?”副主任吐出个烟圈,烟雾在车窗上凝成雾,“王县长那是做给侨商看的,真要清算,从哪儿清起?老保管员死了,配方没凭没据,梁金涛一个泥腿子个体户,说的话能当证据?”
教育局长的手心冒出冷汗,浸湿了攥着的手套:“李主任,我…… 我就是个管学校的,药酒厂的事跟我没关系……”
“没关系?” 副主任突然笑了,笑声在密闭的车厢里有点刺耳,“去年孙乡长给你送那台彩电,是‘没关系’?前年你托当时还在县林业局工作的孙乡长把你侄儿弄进植树造林办公室当合同工,是‘没关系’?
张局,咱们都在祖厉县为官,有些事心知肚明,别跟我装糊涂。”
教育局长的脸“腾”地红了,从耳根一直烧到脖子。
侄儿那工作确实是走的孙乡长的路子。
虽然是县林业局的合同工,但胜在毕竟是公家单位,旱涝保收,不定期还有福利。
当初就因为自己把初中毕业的侄儿给办成了吃皇粮的,村里人都羡慕不已。
现在想来,这件事无疑已经变成了自己跟孙乡长他们沆瀣一气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