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说话得留个心眼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两天后的清晨。


    梁金涛刚把收购站的药材过秤完毕,裤兜里的 BP 机就 “嘀嘀” 响了。


    是邱富海发来的信息:“糜子滩乡见,前任厂长已任乡长。”


    他捏着 BP 机往家走,朝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黄河边的晨雾还没散,滩涂上的红黏土沾着露水,踩上去软乎乎的。


    赵秀芬正在灶房烙饼,锅沿的油星子溅起来,在晨光里像碎金:“早饭刚烙好,吃了再走。”


    梁金涛咬了口饼,葱花的香味混着麦香在舌尖散开:“邱哥说药酒厂的前任厂长调到糜子滩乡当乡长了,让我今天过去。”


    他往帆布包里塞了两个饼,“我先去四金龙乡坐班车,中午未必能回来。”


    赵秀芬往他包里塞了袋腌萝卜:“路上垫垫。那乡长要是难缠,别硬来。”


    她帮他理了理棉袄领口,指尖在他锁骨处顿了顿,“实在不行,让郑叔出面。”


    “知道。” 梁金涛在她额头亲了亲,“我跟邱哥一起,出不了岔子。”


    四金龙乡的班车在土路上颠簸时,梁金涛望着窗外。


    冬小麦刚冒绿,田埂上的芨芨草结着白霜,远处的黄河像条黄带子,在阳光下泛着光。


    班车到糜子滩乡街口时,邱富海正靠在一辆夏利车旁抽烟,他穿着件灰色夹克,袖口别着支钢笔,看着像县上来的干部。


    “等你半天了。” 邱富海把烟蒂摁在车胎上,“这乡长姓孙,以前在药酒厂时就精得很,说话得留个心眼。”


    他拉开副驾驶车门,“先去吃碗牛肉面,孙乡长这时候在开早会,得等会儿。”


    面馆的煤炉烧得旺,牛骨汤在大铁锅里 “咕嘟” 冒泡。


    邱富海往面里加了两勺辣椒:“孙乡长能升官,全靠他老丈人——县人大的副主任。


    咱今天别硬碰硬,先探探他的口风。”


    梁金涛咬了口牛肉,肉质炖得酥烂:“我带了瓶邹师傅新酿的高粱酒,等会儿给他捎上。”


    他往邱富海碗里拨了点肉,“你觉得他会承认改了配方?”


    “难。” 邱富海喝了口汤,“这事儿要是捅出去,他乡长都得丢。咱只要问出他改了哪几味药的比例,就行。”


    俩人在街口等到快十点,才往乡政府走。


    青砖院墙的门柱上刷着 “为人民服务”,传达室的老头看邱富海穿着体面,没多问就放行了。


    孙乡长的办公室在二楼,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哗哗”的翻纸声。


    “孙乡长。”


    邱富海轻轻敲门,声音透着客气。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从文件堆里抬起头,他穿着中山装,袖口扣得严严实实,看见邱富海时眼里闪过丝惊讶,随即堆起笑:“你是?”


    邱富海笑着做自我介绍:“孙乡长,我叫邱富海,在县物资储备公司上班。”


    “邱富海?”


    孙乡长努力地想了一会儿,好一会儿才故作想起状地说道:“邱股长啊,我前几天去县上开会的时候,听你们经理说起过你。


    听说你媳妇生了一对龙凤胎,啧啧,这下子计生部门想给你罚款也没办法。”


    说完,他的目光扫过梁金涛,见他穿着棉袄,袖口沾着点土,眼神淡了些,“这位是?”


    “这是梁金涛,准备承包柳河乡药酒厂。” 邱富海往梁金涛身边推了推,“他想请教您点酿酒的事——您在药酒厂时酿的酒,可是出了名的好。”


    孙乡长往椅背上一靠,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专心搞行政,早不碰那些了。”


    他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沫在水面漂着,“酒厂还好?”


    “托您的福,还能撑。” 梁金涛掏出高粱酒,放在桌上,“这是邹师傅新酿的,您尝尝。”


    他盯着孙乡长的眼睛,“就是总觉得味儿不对,没有您在时酿的醇厚。”


    孙乡长的手指在酒坛上碰了碰,没打开:“邹师傅是老手艺,怎么会不对?许是你们的药材差了。”


    “药材都是按老方子收的。” 梁金涛故意停顿了下,“黄芪、枸杞、苁蓉,一样不少。我琢磨着,是不是配方的比例……”


    “配方能有什么问题?” 孙乡长突然打断他,声音比刚才硬了些,“厂里的工人都能背,二十多味药,用量清清楚楚。”


    他往邱富海身边凑了凑,“邱股长,不信回去问你们经理,他知道我这人做事一向不会胡来。”


    邱富海笑了笑,没接话——他看出孙乡长心虚了。


    梁金涛索性摊开说:“孙乡长,实不相瞒,我们跟酒厂现在的负责人,还有邹师傅他们都详细了解过,大概从7月份开始,新酿出来的药酒味儿就不对了。”


    他观察着孙乡长的表情,“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把药酒做好,要是哪步错了,您指点指点。”


    孙乡长的脸沉了沉,却突然笑了:“邹师傅老糊涂了,难道李副乡长也糊涂了?”


    他站起身,往窗边走,“你们要是信不过自己的药材,我倒认识个药材商,他的货质量好,就是价钱贵点。”


    邱富海和梁金涛对视一眼——来了。


    “哦?那可太好了。”梁金涛装作高兴的样子,“我们正愁找不到好药材。多少钱一斤?”


    “最主要的两样,肉苁蓉一块五,枸杞两块。”


    孙乡长报的价,比市场价贵了三成。


    “你们要多少,我让他送过去,保证比你们自己收的强。”


    他转过身,眼里的精明藏不住,“当然,我就是牵个线,不赚你们一分钱。”


    邱富海端起茶杯,挡住嘴角的冷笑,才要发火。


    就听见坐在旁边的梁金涛笑说道:“孙乡长果然有古人之风,人心肠该出手时就出手。


    要不你看这样行不行,第一次跟你认识的那位药材商合作,我们就先订配制一百斤药酒的药材,你看行不行?”


    孙乡长没吭声,转身默默地走回到椅子跟前坐下了。


    短短六七步的距离,他已经在心里面算清楚了,这一百斤药酒所需的药材,自己从中可以赚到三十七块钱。


    “行吧。我先代他答应下来。”孙乡长故作为难地说道,“他可是大老板,这么点量入不了人家的法眼。


    第二次可就要加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