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恼火的县令

作品:《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

    此时的王兆麟将如今的阳泉县城内的驻军说了说。


    在武长风还未赶到之时。


    五军营右哨坐营官的吴绍原本是驻扎在城内,想要接手城防。


    但听闻武长风正在赶来的路上。


    便带领两千多军队集体撤出。


    去往阳泉县西边的三水镇驻防,理由是怕流寇从右翼扑过来。


    而中军营管李柯伟还在阳泉县左翼的四面城镇驻扎,提防着蔚县方向。


    于此同时,城内还有五百壮丁,百姓若干。


    还有一队王光誉调来的“辽军”


    武长风闻言皱眉褶皱。


    这吴绍怎么跑了?


    他这是几个意思?


    驻防就驻防,听我来了,跑到右翼作甚?


    此时的何贵似乎看出武长风的疑惑,在他耳边说道:“张家口一事之后,我看过李大人的呈报。在劲勇堡军队离开后,吴绍领兵前去解困张家口,但走空了,守备李大人也没给他面子,连城门都未曾让进。”


    武长风恍然大悟一般:“小肚鸡肠,这算是报复我?”


    何贵一脸严肃:“同僚之间,此词或许有些严重了,但多多少少有点情绪吧?”


    武长风切了一声。


    下三滥。


    何贵继续说道:“目前来看,吴绍和李柯伟呈现犄角之势,有好也有坏。”


    武长风认同的点点头。


    如果流寇从东边和西边两个方向进攻阳泉县,吴绍和李柯伟的部队第一时间就会与其短兵相接。


    但流寇走中路的话……压力就来到武长风这边了。


    武长风思索一会,看向县令王兆麟。


    王兆麟肤色偏白,体型颇为肥胖。


    王兆麟拿着绢巾一直在擦拭着脸上不断滚落而出的汗珠。


    武长风看了一眼白白胖胖的王兆麟,不知怎么回事便想到了一则后世的流言。


    河南大旱,百姓们卖儿鬻女,易子而食,然后福王朱常洵却是“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


    《明史》中的记载:“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汋王血,杂鹿醢尝之,名福禄酒。”


    不过后面传着传着,李自成攻破了洛阳后,命人支起一口大锅,将肥胖不堪的福王丢进锅内,再配上几只鹿炖煮,取名为“福禄宴”。


    正好王兆麟是个白净的胖子和福王一样,而对面又正好是李自成,模板类似。


    “我身上衣物可有什么不妥?”


    王兆麟注意到了武长风有些奇怪的目光,只以为是自己匆匆忙忙出门,有什么地方衣衫不整或是沾上了污渍。


    武长风重新收回了目光,他自然是不能说自己在想,李自成要是攻破城池会不会把你做成低配版的“福禄宴”。


    武长风脸不红心不跳,肃声道:“在下身负军令不能怠慢,县尊可否告知一下辽兵的营地在什么地方?”


    王兆麟将沾满了汗水的绢巾交给了一旁的小厮,而后又取出了一块新的绢巾。


    “辽兵的营地在城内的东北角。”


    “武百户你可不知道,这几日这些辽兵有多骄横!”


    王兆麟脸上带着怒意,低声骂道。


    “天天在营中鼓噪着,要吃肉喝酒,不给就群起咒骂,还拿着刀枪比划,这几日城中在城中更是惹得纠纷不断。”


    “本官实在是心累的不行。”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王兆麟对于这些辽兵也是无奈之极。


    一方面要依仗他们,一方面他们的军纪实在是让人焦头烂额。


    他本来不想放这些辽兵入城,但是奈何见到流寇大批的马队出现,城中守军就这么一点,这些辽兵虽说军纪败坏,但是辽兵确实能打,当下也将其放入了城中。


    城中起了不少的纠纷,全是辽兵和城中百姓的冲突,就靠着县中的几班衙役,王兆麟真的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上奏折去参其一本根本没有用处,这群辽兵的长官已经死了,现在一众辽兵们最大的官就是一个把总。


    武长风眼神微亮,念头一转。


    隐隐觉得,吴绍这个家伙退出城内,除了自己的原因之外,怕是也和辽兵有关。


    这群辽兵毫无纪律性,是个极其烫手的山芋,和他们一起作战,肯定乱成一锅粥。


    甚至将自己的部队带偏,落个不可预知的后果。


    但武长风却心动了,已经是有了一个简单的计划。


    “这些纠纷,县尊可存有卷宗?”


    想要瞌睡,立即便有人递来的枕头。


    在这个时代,掌控一支军队无外乎十二个字。


    恩威并重、号令严格、赏罚分明。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自然是有,自然是有。”


    王兆麟脸上挂起了些许的笑容。


    “那就烦劳县尊派人带着我的下属去县衙一趟,将卷宗取来。”


    武长风再度拱了拱手,让张衡跟随着王兆麟手下的人去县衙之中去取卷宗。


    之后武长风也没有和王兆麟多交流的意思,简单的应答了几句之后,便领着一众骑兵往东北面辽兵的营地走去。


    “你要弄这群辽兵?”何贵有些诧异的问着。


    武长风点点头:“这可是宝藏啊!”


    何贵不以为然,甚至提出相反意见:“这群辽兵的长官战死之后,连王光誉都头疼,好不容调过来,等战事结束后,让他们继续向西,去往山西腹地,陕西等地剿匪。王大人可是一点没有留下的想法。”


    “他没有,我有啊。”武长风简短回答着。


    何贵着重提醒:“这些辽兵都是老油条,可不好搞。”


    “等着瞧好了。”


    武长风目光闪烁着兴奋。


    辽兵的战斗力不容质疑。


    各个凶悍之极。


    放在一个好的将领领导之下,能大放异彩。


    前提是……得能管得住他们。


    劲勇堡从成立到现在,一个辽兵没有招募到。


    虽然有几个辽民从军,但和真正辽兵还是一定差距的。


    这次竟然在阳泉县意外遇到辽兵。


    武长风倒是想看看怎么个事!


    一路行去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行人。


    各地的州县其实大都如此,几个受灾严重的州县更是人口凋零,很多城池甚至成为了空城。


    这些地处京师附近的城池相对而来还是要很多。


    不过这其中自然也有例外。


    无论内地的战乱再如何激烈,都影响不了京城中的纸醉金迷,金碧辉煌。


    阳泉县城并不大,武长风领着众人从南面进的城,只了半刻钟的时间,便已经是赶至了县城的东北角——辽兵的营外。


    武长风微微皱眉,举目望向营内。


    营门大开不见一个守卫。


    而营中却是人声鼎沸,其中甚至还参杂着女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