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合集】

作品:《我明明还小却要给人当哥哥

    第118章 【番外】洗衣服


    建安三年的夏日的某天午后。


    西北一隅的某处小村落的后院里。


    知知踮着脚把木盆里的湿衣服拧成麻花,水珠溅在梵梵鼻尖上,凉得他打了个喷嚏。


    “哥哥笨!要这样拧——”梵梵扑上来抢衣服,小脚丫“啪嗒”踩进盆里,肥皂泡立刻漫过盆沿。


    两人低头看着漫到地上的泡泡水,突然同时伸手戳向对方鼓起的腮帮子。


    郑好好举着晾衣竿过来时,木盆已经变成戏水池。


    知知的裤腿吸饱了水,沉甸甸拖在地上。


    梵梵的衣带缠住脚踝,正扑腾着要抓漂走的木勺。


    阳光透过皂角树的枝叶,在两个孩子身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宋遇知!宋遇梵!”郑好好把竹竿往地上一杵,惊飞了檐下偷看的麻雀。


    两只落汤鸡立刻缩着脖子排排站,水珠从知知发梢滴到梵梵的衣领里,痒得弟弟“咯咯”笑出声。


    “衣服没洗完,倒把自己洗了?”郑好好蹲下来戳知知的额头,指尖沾到凉丝丝的皂角香。


    正要继续训话,前院突然传来花衣的呼唤:“夫人,李婶子来送新腌的梅子——”


    郑好好起身的瞬间,两只小手同时拽住她的裙角。


    知知仰着脸,睫毛上还挂着泡泡:“娘亲别生气,我们马上重新洗。”


    梵梵有样学样地点头,发髻散下来的小辫子甩出水珠。


    前院的寒暄声隐约传来时,知知正盯着地上未干的水洼发呆。


    梵梵突然“嗷”地扑进水坑,泥点像烟花般炸开,在哥哥雪白的衣襟绽开朵朵灰梅。


    “宋遇梵!”


    知知看着新换的衣裳,突然伸手抓了把泥巴抹在自己袖口,“这样就能再玩一次了!”


    两兄弟愣了片刻,同时爆发出欢快的尖叫。


    等郑好好端着梅子回来时,后院已变成泥潭。


    梵梵顶着满脑袋泥浆要骑知知的肩膀,哥哥正把裤腿卷到膝盖,活像刚插完秧的小农夫。


    晾衣绳上的水珠滴答落下,郑好好望着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泥娃娃们,忽然想起最开始时太医说的话。


    “小公子脉象虽稳,但先天不足,需得常年将养。”


    而现在,知知正把弟弟举过头顶,让他去够树梢的皂角荚,那笑声清亮得能震飞枝头的小麻雀。


    郑好好蓦地笑了起来,也不生气。


    “都过来。”郑好好揪住两个小泥猴,拍开新拆的皂角,馥郁的草木香顿时漫过了整个庭院。


    两只泥猴乖乖坐在小马扎上,任由娘亲用丝瓜瓤搓出雪白的泡沫。


    郑好好把他们的脏衣服脱掉,只剩下一个亵裤。


    梵梵偷偷吹走掌心泡泡,正巧落在知知鼻尖。


    弄得知知打了个喷嚏。


    “让你弄我,抓到啦!”知知把满是泡沫的手按在弟弟脸上。


    郑好好正要制止,却见梵梵非但不恼,反而把脸蛋往哥哥手心蹭了蹭,像只撒娇的小奶猫。


    她忽然红了眼眶,低头拍了拍孩子们:“去玩吧去玩吧,不穿衣服了,这样就不会再弄脏了。”


    知知和梵梵得令,顿时疯开了,踩着院子里满地的泡泡水,玩得不亦乐乎。


    晚风拂过晾晒的衣衫,知知和梵梵的影子在夕阳下融成一团。


    那件染泥过的衣裳,被清洗后在竹竿上轻轻摇晃。


    袖口还残留着一滴没洗净的小泥点,昭显着刚刚孩子们的玩愚。


    第119章 拜访知县爷爷


    建安四年的春日,微风和煦。


    知知牵着梵梵的手,跟在宋灵昀身后,好奇地打量着县衙的大门。


    朱红色的门漆有些斑驳,檐下的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爹爹,知县爷爷凶不凶呀?”梵梵仰起小脸,声音软糯。


    宋灵昀揉了揉他的脑袋,笑道:“不凶,知县爷爷很和蔼,还特意让人买了糖果等你们呢。”


    知知眼睛一亮,拽了拽弟弟的手:“梵梵,待会儿要有礼貌哦。”


    梵梵用力点头,小手却悄悄攥紧了衣角-


    知县早已在花厅等候。


    他年近六旬,鬓角斑白,眉宇间却透着一股温和。


    见宋灵昀带着两个孩子进来,他连忙起身相迎,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知知和梵梵身上。


    “这就是知知和梵梵吧?”知县蹲下身,从袖中掏出两包油纸裹着的糖果,递到他们面前,“来,尝尝看,是城里新出的蜜饯。”


    知知接过糖果,眉眼弯弯,拉着梵梵一起弯腰行礼:“谢谢阿翁!”


    知县一愣,手中的茶盏险些打翻。


    “阿翁?”他喃喃重复,眼眶倏地红了。


    算算时间,若他的儿子还在,也该有这般大的孙子了吧?


    宋灵昀见状,轻声道:“大人,孩子们不懂事,冒犯了……”


    知县摆摆手,声音微哑:“无妨,无妨……这称呼,很好。”


    他伸手摸了摸知知的头,又捏了捏梵梵的脸蛋,眼中的慈爱几乎溢出来-


    午后,知县带着两个孩子去后院钓鱼。


    池塘边,柳枝轻拂水面,泛起圈圈涟漪。


    知县坐在小凳上,耐心地教知知和梵梵如何挂饵、抛竿。


    “鱼儿怎么还不上钩呀?”梵梵托着腮,眼巴巴地盯着浮标。


    知县笑道:“钓鱼要有耐心,就像……”


    他话音未落,知知突然站起身,脱了鞋袜就往池塘里走。


    “知知!”知县吓了一跳,连忙伸手去拦,却见知知已经蹚进浅水处,弯腰从怀里掏出什么,小心翼翼地挂在了鱼钩上。


    “阿翁,你再试试!”知知爬上岸,湿漉漉的裤腿滴着水,脸上却带着得意的笑。


    知县疑惑地提起鱼竿,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赫然挂在钩上!


    “这……”


    知知眨眨眼:“我让仆从偷偷拿来的小鱼,阿翁钓不上来,我就帮您挂上去!”


    知县怔住,随即哈哈大笑,眼角却湿润了-


    回去的路上,知知看着知县沾了泥点的衣摆,悄悄拉了拉宋灵昀的袖子:“爹爹,阿翁的衣服脏了,我们给他买件新的吧?”


    宋灵昀低头看他:“你有钱?”


    知知从荷包里倒出几枚铜板,认真道:“我和梵梵的零花钱,够吗?”


    宋灵昀心中一软,揉了揉他的头发:“够了,爹爹再添一些。”


    次日,知知和梵梵捧着新衣来到县衙。


    知县接过那件靛蓝色的长衫,手指微微发抖。


    “这是……给我的?”


    梵梵点头,奶声奶气道:“阿翁换上试试!”


    知县背过身去,匆匆抹了把眼睛,再转身时,已是笑容满面。


    他换上新衣,弯腰将两个孩子搂进怀里。


    “好,真好……”


    阳光洒在三人身上,知知和梵梵的笑声清脆如铃。


    那一刻,知县觉得,自己失去的,似乎又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了。


    第120章 重回京都


    建安五年的深秋,西北小村的枫叶红得像火。


    知知和梵梵蹲在溪边,用小石子打着水漂。


    水面荡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映着两个孩子稚嫩却初显清逸的脸庞。


    “哥哥,爹爹说我们要回京城了。”梵梵歪着头,小手攥着一块扁平的石头,“京城是什么样子的呀?”


    知知接过石子,手腕一抖,石子在水面跳了四下才沉入水底。


    “京城啊……”


    他努力回忆着,“有很高的城墙,有很多人,还有……”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知知连忙拉着弟弟站起来,只见刘荣停在溪边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两位小公子,陛下有旨,请宋大人即刻启程回京,所以现在小公子该回家了。”


    知知和梵梵面面相觑,手牵着手跑回家。


    院子里,宋灵昀正在整理行装,郑好好将晒干的衣裳一件件叠好。


    见两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郑好好笑道:“慢点跑,小心摔着。”


    “娘亲!”梵梵扑进她怀里,“我们要回京城了吗?”


    郑好好摸了摸他的头,看向宋灵昀。


    宋灵昀放下手中的书卷,轻声道:“陛下召我回京,辅佐皇太孙。”


    “皇太孙?”知知眨了眨眼,“是梁梁哥哥吗?”


    宋灵昀点头:“正是,陛下已立季世梁为皇太孙,待他成年后继承大统。”


    梵梵仰起小脸:“那康康和月儿妹妹呢?我们还能见到他们吗?”


    郑好好柔声道:“当然能,康康如今是亲王,月儿妹妹也长大了,你们回去就能见到。”


    知知忽然想起什么,扯了扯爹爹的袖子:“爹爹,京城……安全吗?”


    宋灵昀蹲下身,与两个孩子平视:“放心,有陛下在,没人敢欺负我们。”-


    半个月后,京城。


    高大的城门下,知知和梵梵扒着车窗,瞪大了眼睛。


    街道两旁都是店铺,一些百姓在逛街,一副人间百态的热闹景象。


    梵梵指着远处金碧辉煌的宫殿,兴奋地喊道:“哥哥,那里是不是皇宫?”


    知知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忐忑。


    三年前的记忆虽然模糊,但他依稀记得那场变故,记得梵梵昏迷不醒的样子,记得他们被迫离开时的仓皇。


    马车缓缓驶入皇城,停在了一座府邸前。


    府门大开,仆从们整齐地列队迎接。


    知知和梵梵跳下马车,好奇地打量着新家。


    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知知!梵梵!”


    两个孩子回头,只见康康穿着一身锦袍,飞奔而来。


    他长高了不少,眉眼间多了几分沉稳,但笑容依旧灿烂。


    他一把抱住知知和梵梵,声音哽咽:“你们终于回来了!”


    知知鼻子一酸,紧紧回抱住康康:“康康哥哥,我们好想你!”


    梵梵也扑上去,三人抱成一团,又哭又笑。


    梁梁站在不远处,眼中满是欣慰。


    他如今已是皇太孙,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威严,但看到昔日的伙伴,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进去说吧。”宋灵昀拍了拍孩子们的肩。


    府内,花厅里摆满了点心。


    康康拉着知知和梵梵坐下,迫不及待地问道:“西北好玩吗?有没有带什么特产回来?”


    知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康康:“这是我和梵梵在溪边捡的漂亮石头,送给你。”


    康康接过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颗晶莹剔透的鹅卵石,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他珍重地收进袖中,笑道:“谢谢!我也有礼物给你们。”


    说着,他示意侍从捧来两个木匣。


    知知和梵梵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两套精致的文房四宝,笔杆上刻着他们的名字。


    “这是我和梁梁哥哥特意为你们准备的。”康康得意地说,“以后我们一起读书!”


    梵梵摸着光滑的笔杆,突然问道:“康康,月儿姐姐呢?”


    康康的笑容僵了一下,低声道:“月儿妹妹……她家里出了些事,暂时不能来见你们。”


    知知敏锐地察觉到康康的情绪,轻轻拉了拉弟弟的袖子,示意他别再多问-


    夜幕降临,宋灵昀被召入宫中。


    御书房内,季汝珣负手而立,望着窗外的月色。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宋爱卿,一路辛苦了。”


    宋灵昀躬身行礼:“陛下言重了。”


    季汝珣示意他坐下,缓缓道:“朕召你回京,是想让你辅佐世梁,这孩子天资聪颖,但毕竟年幼,需要有人引导。”


    宋灵昀点头:“臣定当竭尽全力。”


    季汝珣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孩子们……可还好?”


    宋灵昀微微一笑:“托陛下的福,知知和梵梵都很健康。”


    季汝珣的目光柔和了些:“那就好。”


    他顿了顿,又道,“明日让世梁带他们去御花园走走吧,孩子们许久未见,该好好聚聚。”


    宋灵昀拱手:“谢陛下恩典。”


    离开御书房时,宋灵昀回头看了一眼。


    季汝珣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孤独,仿佛与这繁华的宫殿格格不入-


    翌日,御花园。


    知知和梵梵跟着梁梁和康康,在花丛中穿梭。


    梵梵指着远处的一片海棠林,兴奋地喊道:“哥哥,那里有好多花!”


    梁梁笑道:“那是陛下亲手种的海棠,每年春天开得最好。”


    知知好奇地问:“陛下也喜欢花吗?”


    梁梁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这是……为了纪念一个人。”


    孩子们似懂非懂,但也没再多问。


    康康拉起梵梵的手:“走,我带你们去喂鱼!”


    四人跑到湖边,康康从侍从手中接过鱼食,分给知知和梵梵。


    知知撒了一把鱼食,看着锦鲤争相抢食,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哥哥,”一旁梵梵突然问道,“京城和西北,哪里更好呀?”


    知知想了想,认真地说:“京城有繁华的街道,有热闹的集市,但西北有自由的田野,有清澈的溪流,其实……哪里都好,只要重要的人在身边。”


    梵梵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远处,季汝珣站在廊下,默默注视着孩子们嬉戏的身影。


    他的目光在知知和梵梵身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微微上扬。


    宋灵昀走到他身旁,轻声道:“陛下,风大了,回去吧。”


    季汝珣摇头:“再等等。”


    他顿了顿,忽然问道,“宋爱卿,你说……朕是不是做错了?”


    宋灵昀沉默片刻,答道:“陛下为天下苍生,何错之有?”


    季汝珣苦笑一声,没再说话。


    夕阳西下,御花园里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知知和梵梵跑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


    梵梵靠在知知肩上,小声说:“哥哥,我喜欢这里,也喜欢西北的家。”


    知知摸了摸他的头:“嗯,以后我们有两个家了。”


    梵梵仰起脸,笑得灿烂:“那我们可以经常回去看兔子吗?”


    “当然可以。”知知也笑了。


    微风拂过,海棠树的枝叶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孩子们的话语-


    吃午膳的时候,知知还是忍不住问康康。


    “月儿妹妹他们不在京都了吗?”


    康康顿了一下:“你怎么猜到的?”


    知知笑了笑,“你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我还能猜不出来。”


    康康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嗨呀,你还是这样,好聪明,总是一眼就看透我心里怎么想的。”


    “所以月儿呢?”


    康康放下筷箸:“你们走了之后那年,他们一家就搬走了,我后来也去打听了一下,说是去了南方,那边气候比较适宜,他们的根也在那边,当时你刚从西北回来,想着不要让你扫兴就没说。”


    知知点了点头,“这也没啥呀,只要他们自己一家人过的幸福,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就像他们一家。


    就算是在大西北,他们也一样过的很幸福。


    哪怕没有那么多繁华的东西,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比不过。


    康康也重重的点头。


    那边梵梵一直埋头苦吃,丝毫不受这边聊天的影响。


    这个好吃。


    恩,那个也好吃。


    哇,都太好吃了。


    哪还有空闲去关心别的。


    第121章 妹妹驾到


    建安六年的春日,京城柳絮纷飞。


    宋府后院,梵梵踮着脚扒在产房窗棂上,耳朵紧贴窗纸,小脸皱成一团:“哥哥,娘亲怎么还在难受?妹妹到底什么时候出来呀?”


    知知拽着弟弟的后衣领往后拉:“别扒窗户,爹爹说了会吓到稳婆的!”


    正说着,屋内突然传来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紧接着是郑好好虚弱的笑声和宋灵昀哽咽的“夫人辛苦了”。


    “生了!生了!”梵梵一蹦三尺高,差点撞翻门口的药罐子。


    花衣掀帘出来,“两位小公子快来看,是小小姐!”


    他们两个走进来,看到燕子怀里抱着个裹在杏黄色襁褓里的小团子。


    知知和梵梵凑上去,只见襁褓里一张粉嘟嘟的小脸,眼睛还没睁开,却已经会撅着嘴吐泡泡。


    “她好小……”


    梵梵伸出食指想戳妹妹的脸蛋,被知知一把抓住:“轻点!妹妹皮肤嫩!”


    梵梵不服气地哼哼:“我当哥哥的还能不知道轻重?”


    说着却真的放轻动作,只敢用指尖碰了碰妹妹的眉心,“哥哥,她这里有个小红点!”


    花衣笑道:“这是美人痣,咱们小小姐将来肯定是个标致人儿。”


    正说着,前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康康扯着嗓子喊:“知知!梵梵!我带我妹妹来串门啦——”-


    一个月后,宋明月满月酒这天。


    宋府正厅已然变成了婴儿交流会。


    康康抱着个在锦缎襁褓里的女婴,昂着下巴冲梵梵炫耀:“看见没?我妹妹眼睛比星星还亮!”


    梵梵不甘示弱地举起自家妹妹:“我妹妹眉心有颗美人痣!”


    “而且,我妹妹会笑!”


    康康嗤之以鼻:“我妹妹也会!”


    梵梵想也不想,脱口而出:“我、我妹妹敢吃屎!”


    康康:“我妹妹也敢!!!!!”


    全场瞬间寂静。


    襁褓里的宋明月“哇”地哭出声,小脚丫拼命蹬着襁褓,仿佛在抗议这离谱的攀比。


    另一边康康怀里的季明珠也跟着嚎啕大哭。


    奶娘们手忙脚乱地接过孩子,郑好好扶着门框笑得直不起腰。


    “宋遇梵!”知知揪住弟弟的耳朵,“你胡说什么呢!”


    梵梵捂着耳朵嗷嗷叫:“是康康先挑事的!他说他妹妹天下第一可爱!”


    康康躲在梁梁身后做鬼脸:“本来就是!我妹妹大名都是陛下亲赐的‘季明珠’,比你们的‘宋明月’金贵多了!”


    梁梁扶额:“你们两个……”


    忽然,一阵清越的琵琶声从院里飘来。


    众人回头,只见月儿妹妹不知何时站在海棠树下,怀里抱着把半人高的琵琶。


    几年不见,当初爱哭鼻子的小丫头已出落得亭亭玉立,鹅黄衫子衬得肤光胜雪。


    “月儿妹妹!”知知惊喜地跑过去,“你什么时候回京的?”


    月儿抿嘴一笑,指尖拨过琴弦:“昨儿刚到的,听说你们在比妹妹?”


    她眨眨眼,“巧了,我也有个妹妹——”


    说着从身后牵出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赵雅儿,来见见哥哥们。”


    叫赵雅儿的小姑娘怯生生行礼,突然指着还在斗嘴的梵梵和康康:“阿姐,那两个哥哥好傻哦。”


    满院哄笑中,两只襁褓里的真妹妹们哭得更响了-


    夜深人静时,宋灵昀轻手轻脚走进房间。


    月光透过纱窗,照着摇床里熟睡的宋明月。


    小丫头吮着手指,眉心红痣像粒朱砂。


    门外传来窸窣声,宋灵昀回头,只见知知和梵梵抱着枕头溜进来。


    “爹爹,”知知小声说,“我们想守着妹妹睡。”


    梵梵已经趴在摇床边,盯着妹妹傻笑:“她刚才抓我手指了!超有力气!”


    宋灵昀揉揉两个儿子的脑袋,突然听见郑好好在身后轻笑:“得,以后这屋里要挤不下了。”


    四人围着摇床或坐或趴,月光静静流淌。


    窗外,建安六年的春夜温柔如许-


    (全文终)-【魔蝎小说 mo xie xs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