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驻军东平,会见叔夜

作品:《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

    九月的山东与燕云大地简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虽然处于冰期,但齐鲁大地的气候比起燕云温和多了。


    秋季丰收这里能看到金色的麦田,原野上花草茂盛。


    经过两个月的行军朱寿终于率领部众抵达京东东路东平府。


    今年年初,郓州被升为东平府,朝廷正欲增强其防务,朱寿南归以后正好被派驻此地。


    沿途关隘太多,一路上都要查文书,查了文书办理得又慢。


    原本一个月的路程硬是走了两个月,朱寿深刻见识了大宋的冗官行政效率有多低下。


    上下各级官员职能重复的不知有多少,一份权力被拆分成三四份彼此制衡。


    简单地调兵过关硬是让朱寿前前后后拿着文书被通判、宣慰司们支使得转来转去。


    要放朱寿十八九岁的时候,他就把这些虫豸全砍了。


    历经底层磨练的他还是把脾气磨掉不少,为了大局忍住了。


    这一路走来支撑他的是心心念念的山东,到了山东反宋的土壤就有了。


    天下未反山东反,这里人口众多,土地矛盾严重,造反山东很在行,这里走出了黄巢那样的大神。


    山东文人从宋真宗年间就开始宣扬大宋国祚将尽,并付出行动亲身反宋。


    北宋一百五十年,山东叛乱了快一百年,经验丰富。


    当下朱寿最眼馋的还是水浒好汉,如果能找到武松就太棒了,朱寿一支挺好奇人真能打死老虎吗?


    他在朱棣创办的大明皇家动物园还想亲身实践一下打虎,不过后来打开笼子的瞬间放弃了。


    在寻找好汉之前,他还有一个要务找当地州府领取朝廷从中央拨下来的武器。


    关键是朱寿不知道找谁领,宋朝地方官员太多,转运使、通判、知府……看得朱寿满脸懵。


    朝廷给的旨意是到京东东路轮戍,他正好被安排在单州。


    他让石秀去问,结果通判说不知道,知州说他不归地方管,转运使说自己只管地方军武备,他归属禁军,武器军械要三衙自己批。


    听完以后,朱寿直骂娘。


    宋朝制度确实有问题,禁军原本是大量屯驻京师的,可从北宋中期开始禁军大量外派。


    现在禁军外驻与京师的比例为一比一持平而他们又不归地方管,由三衙直接统辖。


    三衙的门路暂时搞不定,还得慢慢打点。


    当下要领取装备或许还得走走关系,去京东东路问问东路安抚使。


    烦躁的朱寿火气超大,当下决定泄泄火。


    遇事不决就先训练,朱寿当即带着士兵出营开挖战壕。


    历史上岳飞带兵就是每到一个地方任职驻军,安营扎寨以后立马让士兵开始训练。


    披着步人甲,朱寿干得满头大汗,胸中积怒倒也宣泄不少。


    “吁~何人在此挖坑?”


    十多骑文士打扮的人骑马来到坑前。


    朱寿双手撑住地面跃上坑来,看着几个说道:“洒家乃虎翼军军都指挥使朱寿是也。”


    “哈哈哈,原来是燕云猛虎在此,将军怎么弄得这般狼狈?”


    那带头文人颇为疑惑地问道。


    朱寿却是不答,反问:“你是何人?”


    “在下张叔夜,失礼了,早就听闻将军大名,仰慕已久,今日终得一见尊容。”


    张叔夜的一番话让朱寿很是受用,态度也好了不少。


    而且一听是张叔夜夸自己,心情变得不错。


    因为水浒传的原因,朱寿了解过宋江起义的真实历史,从而知道张叔夜。


    张叔夜北宋名门之后,年少时就憧憬军事事业,喜欢谈论兵事,经过荫补成为官员。


    历史上他早年提出改革吏治,提升官场办公效率得罪了文官群体,被外放海洲担任知州,


    后来他平定了宋江起义被加任为徽猷阁直学士,并改任济南府(今山东济南)知府。


    在任期间,因斩杀数千盗匪的战功而升任龙图阁直学士,青州府知府。


    靖康年间,他浴血勤王,张叔夜接连四天与金兵大战,斩杀金兵金环、贵将二人。开封城陷后,张叔夜受伤,父子仍竭力作战。


    他是北宋末年文武双全的顶尖名臣,得到这种名臣的夸赞,朱寿还是很受用的。


    “你就是极力要求革除‘空黄’而得罪群臣的张嵇仲?”


    朱寿上来就说出张叔夜的早年事迹,让张叔夜有些惊讶这个燕人居然这么了解自己。


    “些许薄名不足挂齿。”张叔夜摆手道。


    二人互相吹捧一番,朱寿方知张叔夜是朝廷派来的虎翼军右厢第四军副都指挥使。


    毕竟朝廷给那么多装备,按照宋朝“抑武”的制衡原则,自然会给朱寿派一个文官来监视他。


    朱寿倒也不担心,随着世道乱起来,官场那套只会越来越没用。


    他又不是岳飞,手握重兵还能被耍嘴皮子的文人给拿捏了。


    张叔夜对他的印象不错,有宋一朝的文人对燕云十六州充斥着别样的感情,朱寿在燕云收复二州带来的名声是很不错的。


    相谈一会,朱寿让张叔夜先回城中休息,他要继续练兵。


    此举更是让张叔夜好感暴增,朱寿没有大宋官场那套繁文缛节,反而一心实干。


    任谁看到了这样一个行军劳苦的将军刚到驻地就马上投入训练,都会在心中肃然起敬。


    这让张叔夜想到了范文正公的一句名言:“微斯人,吾谁与归?”


    当下他也不回城,就站那看朱寿带兵苦苦操练。


    看着虎翼雄师那高强度的训练,熟知军事的张叔夜心下对这支强兵评价又上了几分。


    朱寿率兵一直操练到傍晚,然后才罢兵休整准备晚饭。


    军粮是他们过沧州时朝廷发的供路上使用,到了东平府以后还没从地方批下钱粮。


    了解朱寿等人对大宋官场不熟悉,兵甲器械、钱粮辎重不知如何申领,张叔夜立马给他们讲解。


    在大宋官场起起伏伏多年,张叔夜对于其中运行逻辑还是非常熟悉的。


    有了张叔夜帮忙办理各项事务,这大宋官场的复杂事情才得以快速解决。


    在东平府安定下来以后,朱寿也开始以东平府、梁山泊一带构筑他的宏图了。


    作为水浒传的故事核心地区,东平府下辖阳谷县、郓城,比邻梁山泊,无数豪杰汇聚此地。


    马植回去以后的打点还是不错的,让朱寿来到了他最满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