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迫在眉睫
作品:《重生78搞科研,怎么全球都慌了?》 返回320厂的路上,车里异常安静。
周宇没有像往常一样闭目养神,或是翻看资料,只是靠在窗边,默默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物,眉头微不可察地轻轻蹙着。
一直坐在他对面的沉可心,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身上,那股不同寻常的低沉。
交流会上的意气风发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怎么了?看你好像有心事。”
周宇回过神,对上她探寻的目光,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就是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有点紧。”
他没有多说,但心中却是一片阴云密布。
按照前世的记忆,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在北极熊的暗中支持下,南边的越猴国很快就会按捺不住野心,在边境线上挑起事端。
一场自卫反击战,迫在眉睫。
战争,意味着对武器装备最严酷的考验,也意味着他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将更强大的武器送到前线战士手中。
时间,真的不多了。
沉可心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也没再追问,只是默默地移开了视线。
车辆抵达320厂,还未停稳,周宇就看到厂区门口站着一个身材敦实,理着寸头的中年汉子,正一脸期待地望着这边。
“那是谁?”周宇问了一句。
“哦,那是陈安,老陈。”旁边负责联络的干事连忙介绍,“就是您之前交代要组建的那个碳纤维试制生产线的负责人。”
“听说您今天回来,他一早就等在这儿了。”
碳纤维生产线负责人?
周宇精神一振,心中的阴霾被冲淡了几分。
这可是解决,歼12机体强度的关键。
周宇刚下车,那个叫陈安的寸头汉子就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周院士,您可算回来了。”
简单寒暄后,陈安直接切入了正题,领着周宇边走边汇报:“周院士,您交代要搞的那个碳纤维生产线,我们已经把架子搭起来了。”
“但是……说实话,情况不太乐观。”
他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咱们国家在碳纤维这块,基础太薄弱了。国外那帮孙子,技术封锁得死死的,核心设备和原材料根本买不到。”
“我们现在自己摸索着生产的那点玩意儿,强度韧性都不行,顶多也就做点鱼竿,自行车架什么的民用玩意儿,产量还低得可怜。”
“军用级别……差得太远了。”
他看着周宇,语气带着劝说:“周院士,我知道您想用新材料。但碳纤维这块,咱们短时间内真的很难突破。要不……咱们还是考虑用钛合金吧?强度也够,就是重点。”
“我已经托关系联系了樱花国那边,能搞到一批高标号的钛合金钢材。价格是贵了点,量也不多,但省着点用,凑够造一架歼12机身的量,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用钛合金替代?周宇眉头皱起。
钛合金虽然性能不错,但密度大,加工难度高,而且受制于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更重要的是,成本太高了,根本无法满足未来大规模量产的需求。
看着陈安那因为找不到出路,而充满焦虑的脸。
周宇笑了笑,停下脚步,从随身携带的一个特殊铅盒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几缕如同头发丝般乌黑纤细,却又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纤维束。
“老陈,你看看这个。”
陈安疑惑地接过来,放在手里仔细捻了捻,又凑到眼前看了看,脸色猛地一变:“这……这是……碳纤维?”
他能感觉到,这几缕纤维的质感和韧性,远超他们自己生产的那些民用级产品,甚至比他之前接触过的进口样品还要好。
“没错。”周宇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这是我前段时间,利用厂里现有的设备和一些……改进的工艺,自行摸索着试制出来的高强度碳纤维。”
陈安拿着那几缕纤细却坚韧的碳纤维,手都开始哆嗦了,如同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自……自行摸索?就用咱们厂那堆……破烂设备?”
陈安拿着那几缕乌黑发亮的碳纤维,激动得脸都红了。
困扰他们团队这么久的质量难题,竟然真的被周宇用现有条件解决了。
这简直是天降甘霖。
然而,短暂的狂喜过后,他脸上的兴奋又迅速黯淡了下去,化为更深的忧虑:“周院士,您这……这质量是没得说,绝对是顶尖水平。”
“可是……军用材料,光有质量还不行啊。”
他看着周宇,语气沉重:“还得有产量,得能大规模生产。”
“而且,成本得控制住。咱们现在这摸索出来的工艺,效率太低,成本太高,恐怕……还是没办法真正用到飞机上去啊。”
是啊,实验室里能小批量试制出来是一回事,要实现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工业化量产,又是另一回事,甚至难度更大。
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瓶颈。
就在陈安唉声叹气,周宇也在思考,如何解决量产工艺难题的时候。
系统提示音,在周宇脑海中,恰到好处地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已成功试制关键战略材料,触发新任务】
【任务名称:建立华夏第一条军用级碳纤维生产线】
【任务难度:C级】
【任务要求:实现稳定量产,成本可控,满足军工需求】
【任务奖励:1500科技点,视完成情况,奖励相关生产设备图纸】
【叮。检测到宿主在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系统开始升级……】
【系统升级完毕。新增功能:材料模拟实验室】
【功能说明:宿主可在系统空间内,根据需求生成各类虚拟实验材料,并自定义加工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等,进行无限次模拟制作与工艺优化。】
系统升级了?
还开启了材料模拟功能?
周宇心中猛地一震,随即涌起狂喜。
这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有了这个功能,就像是开了天眼,可以在虚拟空间里无限试错,找到最优解。
他前世就对材料学有涉猎,尤其是军用复合材料,更是参与过不少项目。
现在经验加上系统这个超级外挂,他有绝对的信心,不仅能搞出合格的军用碳纤维,甚至能搞出性能远超这个时代,碾压漂亮国和毛熊现有水平的先进复合材料。
想到这里,周宇看向还在为量产和成本发愁的陈安。
“老陈,”他开口道,“光有高强度碳纤维还不够。要想真正发挥材料的潜力,咱们得搞复合材料。”
“啥?复合材料?”陈安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周院士,使不得啊。碳纤维的量产就够难了,复合材料那工艺更复杂,要求更高,咱们现在这条件……根本想都不敢想。”
周宇却不以为意,自信地笑了笑:“技术上的事,总有办法解决的。”
“你先按我说的,把基础的碳纤维试制生产线框架搭好,相关的原料和辅助设备准备到位。”
他拍了拍陈安的肩膀:“具体怎么生产,怎么复合,工艺流程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先回去准备吧。”
陈安看着周宇那副笃定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虽然心里还是直打鼓,觉得这事悬乎,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等陈安走远,周宇这才长长舒了口气,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材料模拟实验室……”他低声自语。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