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留一桌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只是这孩子终究是姓姜.......”
许县令闻言缓缓笑了,两个都是头发胡子白花花一片,活了一大把年纪的老头子,自是都明白对方心中的那点心思和打算。
早在乡试放榜当日,这位县令大人就将姜氏和姜如初之间的关系全都打探得一清二楚,在鹿鸣宴上,他也亲自试探过那孩子的态度——听凭安排。
他慢悠悠收回目光,无视站在他书案前正脸色苍白的老人。
缓缓笑道:“所以,本官这不是还召你前来商议了?你们是她血脉相连的族人,这点自然是永远都不能割舍的。”
“明日的席宴上,本官也特地给你们姜氏留了一桌。”
姜老太爷一听只有一桌,当即呼吸一滞,手中的拐杖一抖,一口气差点没有上来!
一桌?一张八方桌最多坐八个人,挤破天也就十个。
姜氏上上下下,主支加上旁支就已不下百来号人,再加上解元大喜,千里之外还有族人正在陆续赶回来.......
早已远超百来号人,这还不算姻亲连襟这等亲戚,便是五十桌都很难坐得下,更别提仅是一桌!
许县令笑容意味深长的“提点”道:
“姜老兄,高中解元之喜,于咱这小小的凤台县来说,这早已不是你一家之事,而是这整个县的喜事......”
“本官有意为你姜氏操持,你等应要识趣才是。”
许知县对摇摇欲坠的姜老太爷视而不见,干枯的手指在太师椅上慢悠悠的敲击着,煞有其事的细数道:
“仔细想想,本地霍氏、段氏、尤氏等但凡能数得上号的门户都有好几十家,一家来两三个,怕是这小小的县衙还有些坐不下......”
县老爷自不是白忙活,他早已将本地所有高门大户都摸得门清,但凡他到任的这大半年里,还未上门来与他会过面的门户,他统统都下了帖子。
上任第一年辖下出了个连中四元的女解元,这等大喜事,怎能不值得知县老爷亲自操持,大办一场?
全县的大喜事,看谁还敢有借口,谁还敢不给这个面子…….
越是细数越皱眉,许知县抬眼看来,笑容不达眼底。
“明日要来的贵客实在太多,若是到时县衙坐不下,你们姜氏那一桌坐得偏僻些,还请老兄勿怪,要为大局考虑。”
“那孩子本官甚是喜欢,本官询问过了,她十分乐意......”
姜老太爷从县衙踉踉跄跄走出来的时候,整个人仿佛又苍老了好几岁,双眼更加的浑浊了几分。
心下重复的咀嚼着县老爷方才的话:那孩子一鸣惊人,正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们又能为她做什么?
县衙门口的两个姜氏的小辈赶紧上前扶住他,一脸担忧道:“大爷爷,您这是怎么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
姜老太爷摇了摇头,苦笑道:“是大喜事,县老爷看重你们如初姐姐,要亲自为她操办高中喜宴呢。”
县老爷愿意成为姜氏的依仗,这自然是大喜事,之前从未有举人能有此殊荣,那孩子的路只会更加的好走。
只是明日这喜宴过后,怕是城中所有的门户都要知晓姜氏,这难堪的局面......
眼前两个小辈闻言,顿时一脸喜色,欢喜出声:“那咱们明日,岂不是都能来县衙吃席?”
老太爷伸手分别摸摸他们的头,笑容苦涩,责备道:
“怎么竟想着吃席玩耍?要好好读书!”
县老爷要替解元娘子操办喜宴这个消息,在第二日便就传遍了大街小巷,顿时引起十足的热闹。
“今晚上衙门里大办喜宴叻,县老爷说了,咱们人人都能上门恭贺,吃一碗沾着喜气的大白饭!”
“哎哟,还有这等好事哦,咱们也算是沾上解元娘子的光喽。”
“能在县衙办喜宴,姜氏可算是祖上冒青烟了......”
说到这里,旁边那爱八卦的妇人声音瞬间就低了几分,有些疑惑的说道:“可是听说啊......那姜氏竟只有一桌席位。”
“啊?他们自家的席宴,主人家哎,竟只有一桌?”
这是怎么回事,这一圈的人面面相觑,都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解元娘子的席面,不请自家人,请的竟大部分都是外人。
有人煞有其事的说道:“那席面是县老爷办的,要请谁定是他老人家说了算,解元娘子功名再高,那定也高不过县老爷去嘛!”
“对,肯定是这样的,解元娘子自己也做不了主。”
街头巷尾不明真相的百姓大多如此猜测,稍稍聪慧些以及知晓一些内情的门户,却都各自心领神会。
县老爷再独断专行,要请多少姜氏人,定然也是经过席宴那位主角点头的,即使不是她发话,也应当没有反对。
可听闻那解元娘子亲口要求,要置办女席,还特地给每个门户的年轻女郎发了帖,十足的别出心裁,引得凤台县众高门女郎对她好奇不已,纷纷应邀前来。
这样的要求县老爷都能满足,怎的便就少添了另一句?
凤台县城中高门大户,纷纷笑而不语,自作孽不可活啊……
段家大夫人今夜正要去县衙吃席,听说了这等热闹事,本还有些不信,直到亲自到了衙门女客的席面上,看热闹似的抬眼一扫。
她轻笑道:“这传言尽胡说,人家这明明是女客一桌,男客那边还有一桌呢,这不是统共置了两桌?”
心下却差点乐出声,不由悄声与身旁另一位夫人嗤笑道:
“也就姜氏这等小门小户的,才会眼皮子浅,咱们这样人家的儿郎女郎都是相同对待,女郎照样精心教养!”
“也是活该,祖上冒青烟出个女解元,竟是个离心的......”
她身旁跟着她一起前来的大女儿段柔,听母亲一直在旁的夫人嘀咕“这解元娘子怎的没生到咱们这些门户”之类的。
她不由幽幽一笑,这解元娘子就算落到他们家,在高中之前,怕也不会比在姜氏好上多少。
她们这样门户的“精心教养”,也不过是琴棋书画,针织女红这等......当年若不是听闻这姜女郎考中秀才,连她这个长女都是没资格去自家族学的。
段柔心中满是崇拜与感激,不停的频频张望门口,十分期待见到那举世无双的解元娘子。
若不是因为她,怕是自己现在也只能学学绣花,哪能有机会与兄长们在同个书舍读书.......
旁边等着见姜如初这个解元娘子的高门大户不少,其中也包括应许知县邀约前来的霍氏夫人。
霍夫人笑容满面与旁边的段夫人交谈,点头道:“是啊,咱们这样的门户,教养女郎也是同样用心的。”
“可不是。”段夫人可劲点头,“也就这种眼皮子浅的小门户,才会狗眼看人低,错把珍珠当鱼目噢!”
这妆面精致的贵夫人闻言一顿,咬着牙笑着点了点头。
眼神却不由死死的盯着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