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三年之约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八月的会宁郡乡试放榜,向平榜上有名。


    乡试中,高中榜首的第一名称作解元,第二名称作亚元,第三名称作经魁。


    在云川弟子们复杂的心情中,向平成功的考上了举人,并且还是高中亚元,也就是第二名。


    云川书院内众弟子议论纷纷。


    但大多都是对向平的嘲讽声:


    “在风云榜榜首挂了将近一年,我云川书院的头名,到乡试也没拿个解元回来,被旁人拿走解元之名,当真是有辱我云川威名!”


    众弟子气愤的点在于,向平考不考得上解元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顶着云川头名的名头,却输给了旁人。


    “就是,外人不知,还以为我云川的头名当真就只有如此实力,大约还以为我云川无人了吧.......”


    也有少数弟子神情复杂道:“她能考中亚元,也实属有些让人出乎意料,平日也很少见她来听堂课......”


    但众人心底关于她名次存疑,却谁也没敢说出口,毕竟这事关科举,乃朝廷要事,不是区区一所书院单独的风云榜排名。


    众人悄悄的互看一眼,谁也不敢胡言。


    有弟子遗憾道:“可惜周师兄今年没下场,不然这解元定然不会旁落,听闻那解元还是一个小小中县出来的......”


    “叫什么凤来着?好似是凤什么......凤台县!”


    周围有人曾听过这个县城名字的弟子只觉耳熟,众人面面相觑,不少人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人影。


    顿时有弟子惊讶出声:“......姜如初不就是凤台县人氏!她当年还是小三元呢!”


    乖乖,这小小一座中县,原来还卧虎藏龙?


    正是午时,此时天空中却赘着一大坨乌云,天地无光,整个上半日都是灰蒙蒙的。


    高中第一名解元的,是一位来自凤台县霍氏的世族郎君,名为霍衍舟,如今已收到国子监入学邀请。


    姜如初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马场给她的小青刷毛,她手中的动作乍然一顿,神情中闪过一丝恍惚。


    他果然还是高中解元,如愿的去了国子监。


    前世这人连中四元,在凤台县本地以及周围的各县轰动一时,甚至还扬名到了盛京,引起许多读书人来信仰慕其才华。


    他去国子监的时候并未带上她这个累赘,但姜如初也在霍家听闻一些,他在国子监声名鹊起,大受盛京高门贵女的青睐。


    从此扬名,随手一篇文章便能引得读书人追捧夸赞。


    但如今他的“连中四元”少了一元.......


    大约便很难再有前世那般轰动盛京,盛极一时,但他顶着解元的名头去国子监,又有一副好皮相,想必依然是受人追捧的。


    “.......那解元姓霍,书院里都在传呢,说你当年正是因胜他一筹才拿到的小三元,你应当也曾见过此人吧......”耳边有人说道。


    姜如初沉默的给自己的小马刷着毛,心中思虑着,耳旁不停的响起某人断断续续的嘀嘀咕咕声。


    下一瞬周灵埋怨的声音响起:“.......姜如初,你到底有什么在听本女郎说话?”


    姜如初手上一顿,抬眼看她,无奈一笑接口道:“听到了......你说你大堂兄去游学没带上你......”


    周长济这个月初已去下山外出游学,同在后山她自然知道这件事,这也是为何这次秋闱他没有下场的原因。


    临走时,那家伙还给她留下个什么“三年之约”......


    周灵嘴一撇,神情失落道:


    “我倒是不奢求大堂兄能带上我,只是他一声不吭的就走了,也不知同我打个招呼再走.....”


    留她一人在书院里,孤孤单单......好在还有身旁这人,否则她怕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周灵神情复杂的看了姜如初一眼,甚至还有一丝艳羡。


    “你定然早知道,你同我大堂兄一起在山长大人门下受教,听闻他就是从后山走的......”


    她难得放软语气低声道:“你就告诉我,我大堂兄到底去了何处游学,我只是想知晓,他都走了好些日子,难不成我还能追过去?”


    姜如初将手中的马刷扔进木桶里,脸上热出两团红晕,她随意捻起衣袖擦了擦额角的汗。


    无奈笑道:“我事先当真不知,也是你大堂兄要走的时候我才知晓......我就更不知晓他会去哪里了。”


    周长济是突然受陈山长的命下山游学,事先并无预兆,当时二人正在院子里晒豆角,你来我往的接诗词......


    姜如初也是真的不知道这人游学会去哪里,瞧着周长济当时怔然无措的神情,他自己大约事先也并不知道。


    陈山长一早就不许周长济今年乡试下场,说是要好好在磨磨他的性子,本以为最多让二人一起下山帮农人事农桑。


    谁知一声令下却是要让周长济下山游学,更是当着姜如初的面,遣散了周家派来的十几个随从。


    这世道,外出游学的读书人不多,只因游学并非潇洒安逸之事,归来时少胳膊少腿的有,更有甚者直接回不来的也有。


    但周长济堂堂周氏大族的嫡郎君,却就这般独自一人,被自己的老师狠心的突然赶下山。


    陈山长挽着菜篮,神情平静的赶人:“你来云川多年,今年课程既已全部结业,还赖在山上做什么?”


    周长济一人一骑,手腕长弓,马背上驮了一个小包袱,身上的衣物还是方才晒豆角穿的那件,神情里第一次显现些许无措。


    他高高骑在马背上,皱着眉头扫了后山这片绿油油的菜地一眼,又看向静立在陈山长旁边的姜如初。


    “三年之后,会宁郡.....”话刚说到一半。


    一旁的陈山长已然抄起菜地旁的锄头,拧着眉头朝他走来......


    周长济咬着牙看了陈山长一眼,拽起缰绳,在后山一群周家随从茫然的注视中,就这般从后山孤零零的走了。


    周灵打量着眼前姜如初认真无奈的神情,终于肯相信她大堂兄不知去了何处游学的这个事实。


    恹恹失落道:“好吧......”


    姜如初看她一眼,“有什么好不开心的,你兄长游学去了,你在书院里难不成就不能好好读书了?”


    她一把拍在周灵的肩上,“......来赛马!”


    周灵乍然抬头,顿哼一声,“就你?”


    姜如初这才学会骑马没多久,竟敢大言不惭的跟她这个从小练习骑射的人赛马,瞬间让她将旁的都抛在了脑后。


    周灵立马回身去马厩里牵自己的红玉,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声音从背影传来。


    “不是本女郎瞧不上你,我让你先跑,你也赛不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