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没人在乎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姜如初的大名在书院内早已是人尽皆知,早有许多弟子在留意她的排名,终于在榜前十看到她的名字时,不少人暗自点头。


    有人感慨道:“这姜如初,终于是跻身前十,我就说她才应是唯一一位真才实学的女郎,早便该进前十才对。”


    “确实如此,若真要有一名女郎进前十,我宁肯是这姜如初,咱们书院这风云榜,也不至于风评受害......”


    说话这弟子神情不屑。


    一想起榜首这位向平,整日同那九方公子进出各种雅集诗会,常常在书院不见人影,榜前一众弟子都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态度。


    因她的缘故,现下这些弟子们瞧见第二个进前十的女郎,接受力显然比从前强上许多,竟破天荒纷纷点头赞同。


    院中早已传开姜如初是数门同修的呆瓜,此时榜前的弟子,多多少少都是与姜如初在一门或者两门堂课上听过学的弟子。


    常见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各种堂课上奋而争先。


    眼下瞧见这位女郎的排名终于进了前十,众弟子竟莫名有种奇异的欣慰感,没有人质疑不屑,毕竟她的用功有目共睹。


    在榜首那位的对比下,当初初入云川还曾被人说过目中无人、傲慢无礼的姜如初,现下都已然是风评上佳。


    “听闻她是数门同修呢,如今才不过一年,她的积分能到第九名,想必已结业数门,已算是十分厉害了。”


    连修数门的呆瓜,通常都是两三年都不见结业其中一门,这也是为何众弟子都不会这样选课的原因。


    几名弟子频频点头,默认头名那位有名无实,因此众人提及风云榜时,皆是下意识忽视榜首,其下所有排名默认上升一位。


    榜首之下第二位的周长济,才是众弟子承认的头名,而姜如初的第十名,也被众弟子默认为第九名。


    由此可见,向平如今在书院中的声名到底有多差。


    姜如初也有耳闻,几月前的画课以及算课上二人也是相邻而坐,偶有所交谈,但如今她在几处斋舍里,却已不见向平的身影。


    今日她抱着古琴,本打算找个僻静的地方练练,却在惯常练琴的那处亭榭的清池旁,突然瞧见一个孤寂的背影。


    明月当空,一星在水。


    月光倾斜之下,她长发如瀑,盘坐清池旁,一管长箫抵在唇边,抬起的袖袍在夜风中飘扬,手指交错轻点。


    如泣如诉的箫声悠悠不绝,令人听着似有肝肠寸断之感。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一幕让抱着古琴的姜如初,情不自禁的将脚下放轻,默然静立在不远处,静静的听着这箫声。


    箫声逐渐平静下来,向平缓缓放下手中长箫。


    微微侧头看来,看到树后抱着古琴的姜如初时,她的神情也并无多少意外,只是轻轻一笑。


    她没有穿弟子服,一身素衣,眉目精致如画,只是这轻轻的一笑,整张面容便已是骤然生辉。


    姜如初对上她夺目的眉眼,率先出声道:“许久不见,向女郎的容色更甚些许......”


    向平闻言神情淡淡,撇开眼语气却有几分凛冽的说道:“美貌?这是下位无权者才会需要的东西。”


    她忽的笑一声,抬眼看向怔然的姜如初,长萧在手中转了一个圈,缓缓站起身来。


    接口道:“但现下,我喜欢听你这样说。”


    姜如初沉默的打量她,觉得她似乎变了许多,又或许,这才是她真实的那一面。


    她如今是九方公子麾下的人,出行皆是声势浩大,无人不知。


    也不难看出从一开始她夺下周长济的“最后一元”,到女扮男装在应晨堂与周长济争辉,她便早已是目的明确。


    九方淮序大概也留意她许久.....


    姜如初默然道:“向女郎,你的长箫吹得真好。”


    向平缓慢的走到她的跟前,看向她怀里的古琴,轻声道:“你的古琴弹得如何了?前两月还听你曲不成调。”


    姜如初低头看向怀里的古琴,淡淡笑道:“见笑,污了尊耳,离抚琴奏乐还远,这才不得不寻个僻静处,谁知你也在此处......”


    上次是她在此处,被向平撞见,如今两人调转过来,她倒是巧合的听了一曲悠美的箫声。


    向平轻轻一叹,“看来此处幽静,你我二人眼光倒是一致。”但一致的眼光,其实算不上是什么好事。


    她静静的打量着眼前人,突然说道:“.......离我远些。”


    姜如初骤然抬眼。


    向平声音带着凉意响起:“姜女郎在书院的名声极好,深受众同门仰慕,最好不要与我这等声名狼藉之人靠太近,以免累你声名。”


    说罢,她转身就要走。


    看来向平对书院弟子对她的非议,早已了然于心,但姜如初觉得,她似乎并不在乎自己声名扫地。


    姜如初皱眉看着她孤寂的背影,突然出声道:“向女郎,你明明才学斐然,为何任由自己声名狼藉?”


    向平脚下顿止,她回头看来,定定的看着她,却轻哼一声道:


    “那些狗吠声于我有何妨碍?”


    只要才学不假,功名是真,考试是不是她考的,积分是不是她亲自累的,她又是否攀附九方氏…….


    她深深的看姜如初一眼,只留下一句:“.....没有人会在乎过程。”


    看着向平转身而去的背影,姜如初眉心微蹙的抱着古琴到缓步走到亭榭中,静静的坐下,伸手拨弦。


    真的,没有人会在乎过程吗.......


    今年是乡试年,此时已是八月,两日后,姜如初便听闻向平已然奔赴郡城,显然是准备今年下场。


    大同县和凤台县,分别属于大兴府以及平陵府,而这两座府城也都同属于会宁郡,姜如初将来若要乡试,也得赶赴这座郡城。


    不过半月后,会宁郡的乡试便放了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