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呆瓜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原来曾敏,这是教出个跟她一模一样的小呆瓜。”
听到陈山长这般亲近熟悉的一句话。
姜如初忍不住疑惑出声:“陈山长,您和我的老师,到底是什么关系?”
她年纪应该比曾夫子大不了十岁,想来不可能是师徒。
陈山长笑容未变,认真的想了想道:“现在自然并无干系,若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前师姐妹的关系吧。”
她转身走,轻描淡写的声音从前头传来。
“毕竟你老师交白卷,可是将我的老师气吐了血,早被逐出了师门。”
山长大人悠然的走在前头,朝不远处的小院子走去,手中的菜篮晃来晃去,语气轻飘飘。
她们竟然是同门。
姜如初震惊了,因为老师从未跟她提过云川书院的任何事,乍然听闻老师曾被逐出师门的事......
当初拜师时,曾夫子确实说过她曾交白卷自断前程一事,也曾说过自己并无师门。
但姜如初这才恍然,曾夫子当年可是在大同县这种地方连中小三元的天才,盛名一时,如此天资,怎么可能当真无师承!
原来如此,交白卷乃是藐视朝廷科举,目无法纪,不仅会被终生禁考,还会累及老师声誉。
老师的老师,也就是她的师祖,竟被气吐了血......想来不仅是声誉被累,还有对这天才弟子的痛惜......
姜如初默默的跟上陈山长,随着她朝院子里走去。
忍不住替自己老师辩解,“老师当年是有隐情的,她是被逼无奈,若她不交白卷......”
“就要替别人作嫁衣。”陈山长回头接上她后头一句。
“您知道?”
陈山长慢悠悠的走到院子里,将菜篮子放到门口的小木桌上,一屁股坐了下来,开始择剩下的菜。
她不答,只是抬眼打量姜如初,脱口而出:“难怪你老师要将你送到我这里来......”
想来曾敏也知道,自己这得意弟子简直就是下一个她,教出个跟她一模一样的呆瓜。
姜如初猝不及防,竟是老师,将她送到陈山长跟前的......
如果老师没被逐出师门,那这位陈山长,应该算是她的,师叔?
陈山长突然问道:“如果将来有一日,你的试卷被人买走,你觉得你的老师会怎么样?”
姜如初不敢想这样的事情若发生在她的身上......但若真有那一日,以曾夫子果决的性子......
她沉吟片刻,“老师定然会怒发冲冠,替我告到朝廷,求个明白。”说不得还要跟那买卷之人拼了。
她刚答完,就瞬间意识到陈山长接下来的话。
果然,陈山长一笑道:“我的老师,也能为自己的弟子做到这一步。”
她接口姜如初方才的问题,回答道:“......后头知道了又如何,左右也来不及了。”
“但凡曾敏不那般冲动意气,先将试卷答了交上去,她的老师都可以上书质疑乡试,为自己的得意弟子搏一搏。”
可她先交了白卷,买卷之人尚未出手,她却前程自断,再无转圜余地.......
得意弟子如此刚直愚蠢,枉费老师多年教导,教出个不知变通的呆瓜,就此自毁,谁能不被气吐血。
陈山长再次抬眼看姜如初,“你可千万别成下一个呆瓜。”
那丫头糊涂半生,总算是对了一回,肯将弟子送到她这里来。
“老师不是.....”呆瓜
见姜如初呆站着,陈山长挑眉,“还不快来帮着择菜,等会儿太阳就要落山,这晚饭可还没吃上。”
姜如初一愣,缓缓上前,捡起篮子里的菜,同云川书院的山长大人,一起择菜......
这场景,她在今日之前,万万没有想过。
看样子这陈山长一人住在这后山院子里,等会儿似乎还打算亲手下厨。
姜如初立马出声说道:“山长大人,今日既然已报名点到,学生还要回去看望老师和同门......”
“急什么,从这里后山过去,不就是你们寻希书院。”
陈山长笑看她一眼,手上动作麻利。
话题一转却说道:“你那篇农商策,确实有想法。”
姜如初怔然抬手作礼:“......多谢山长大人夸赞。”
她想,陈山长名满天下,教出多少弟子,见过的策论何其多,能得她一句有想法,应当已算得上是夸赞。
那卢县令约莫也不知情,还以为山长大人是看上了她的文章,想来山长大人点她入学,大概应是曾夫子的缘故。
实则何止有想法......陈山长初闻时也忍不住感叹,曾敏确实收了一个好徒弟,这孩子的确有些惊才,难得可贵的是,还有一番为民之心。
将来入了官场,还不知要引起何等风波。
曾敏应该也有所预感,为了这得意弟子,竟愿意放下骄傲,求到曾经的师门来。
陈山长悠悠叹口气:“你啊,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能对弟子她这般爱重。
姜如初闻言笑着点头,老师自然对她好。
陈山长若无其事的接着说道:
“方拓海递上去的折子,已然有了结果,农商坊市一事,暂时无法在各府县推进,朝廷压了下来……”
姜如初笑容缓缓收起,果然被压了下来,这另建坊市之事,兹事体大,哪能这么容易就实行。
枉费学政大人一番用心,到头来还是让他白辛苦......
但下一瞬,陈山长就轻描淡写的说道:
“但朝廷最后交给了本山长,农商坊市,会由大同县这边先行一试,看看反响......”是否真能促进农商,才能有下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利益当头,这篇农商策已然引起轩然大波。
朝中几方势力想要争抢,几方势力想要遏制,陈山长又是怎么争取这个机会,其中凶险,自然不必与她细说。
姜如初瞬间呼吸一乱,“在大同县......”
陈山长神情平静无波,提醒道:“此事你先不要放在心上,专心读你的书。”
是否能顺利推进,还得看本地各处农商以及世族是个什么反响,能不能成难说,看见成效更不知是几年后。
姜如初用力点头,“是,陈山长,学生明白。”
她自然知晓,但凡涉及到农桑之事,想要推进,哪怕举一县之力,上下齐心,没个几年,也是看不到结果的。
但自己的想法能被落实,让她实在忍不住暗自激动几分。
姜如初最终没吃上陈山长的饭,报名点到之后,她便让桂花去布置寝舍。
而她,则往寻希书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