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入云川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此时已然九月,日照青松,万籁生山。


    再次到无崖山山脚时,只见无数蓝色的弟子服中夹杂着白色的弟子服,让姜如初倍感亲切。


    而这次,她却是要前往另一个书院读书,好在两座书院相邻,她随时都可以回去看望曾经的师兄师姐们。


    还未上山,她就已感受到云川书院的不同,凡是去云川书院的学子,都可以雇跑腿送货上山的专人,不用再自己携行囊上山。


    虽需花费些银钱,却大大的减少了学子的不便。


    姜如初身边跟着桂花,主仆二人一起往山上去,桂花人小又是第一次出门,却难得安安静静,只一双眼珠子忍不住到处看。


    一座古朴巍峨的书院出现在二人眼前,十分有气势的坐落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间,庄严大气,令无数学子心生向往。


    桂花见姜如初停下脚步,立马也跟着停下,茫然的看向她,“女郎,咱们走错了吗?”


    姜如初摇了摇头。


    她看向恢弘的大门旁那块巨大的奇石,上面依然是那两排苍劲的朱砂大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讲明义理,躬亲实践。


    她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她再一次,来到了同一个地方。


    依然是日上中天,门口不远处,依然远远的走来一位梳着元宝髻,穿得淡蓝色曳尾百褶裙的女郎。


    伏荷隔老远就看到一对主仆站在门口,瞧见似乎是她要等之人,她便快步走近,裙摆飞扬。


    “可是姜如初?”她远远的就扬声笑问道。


    走到近前,伏荷打量着这个有几分眼熟的女郎,对她当年的壮举还有几分印象,可这一副有些陌生面孔,她却有些不敢认。


    姜如初点点头,对她行了一礼,身后的桂花赶忙跟着她一起行礼,这些路上她都有学。


    “女助,别来无恙。”


    伏荷神情一顿,有些惊讶,“你还记得我?”


    姜如初露出一个笑容,“当年云川学院不招寒门无名之辈,女助曾出言劝慰我,我怎会忘却。”


    这是命,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好的,何苦追问。


    “难为你还记得我这无名之辈......”


    伏荷顿时缓缓笑了,喃喃道:


    “是啊,这都是命,可你如今已替自己改命了,可笑当初我竟还劝你认命......”她才应是那个该认命的人。


    她扬起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恭恭敬敬的向姜如初行了一礼。


    “恭喜姜师妹,如今你能得陈山长亲点入学,便可堂堂正正入云川受教,今日由我带你前去报名。”


    “请随我前来......”


    “劳烦女助带路。”


    姜如初跟在伏荷身后,瞧着她身上依然穿着书院里统一的弟子服,心下不由一叹。


    超过二十五岁还不能结业的书院弟子,一般都会被劝退,但有一些弟子不甘心,便会留在书院帮忙做活,诸如助学一类,以便旁听,可一旦过三十岁便都必须下山。


    这位女助,看样子依然还是放不下,可看她的年纪,应该很快就要被劝退下山。


    姜如初终于以一个弟子的身份,堂堂正正的走进了这座,她曾仰望多年的大同县第一书院。


    大门进来便金漆雕龙的几处建筑,布局规整,楼阁如云。


    几处游廊曲折回旋,小桥流水,层林掩映,无一处不透露着精致典雅的贵气。


    伏荷一路带着姜如初进来,给她挨着细致的介绍过去,“那边是正雅堂,礼课就在此处,那处是潇潇馆,院里上乐课的地方......”


    “后头这一片院落是世族弟子的私院,不可擅入。”


    “从这一处游廊绕过后头的院子,便是一处马场,每年草长齐后,院里都会开始上骑射课......”


    姜如初认真的一一记在心里,幸而有这位伏女助领路指点,不然她在这诺大的书院里,约摸一出门就得迷路。


    伏荷正说得仔细,迎头却瞧见一个中年男子袖袍飞扬快步朝二人走来,她立时便收言行礼。


    “......见过李直学。”


    李直学却没看她一眼,眯着眼将旁边的姜如初上下打量了一遍。


    声音沉沉道:“跟本直学前来,山长大人命我来接引你。”


    姜如初点头应声:“是,直学大人。”


    直学在书院有监管弟子之权,她还记得这位李直学,当初便是这位直学大人迎面问告诉她,没有引荐信,也无名篇诗作,便入不了云川书院。


    如今看来,这位直学大人似乎依然不正眼看寒门子弟。


    一旁的伏荷眼看李直学要带着姜如初走,心下疑惑,这位直学可从不管弟子接引之事。


    忍不住出言问道:“李直学,今日院里本是安排在下来迎这位姜师妹,她应该要先去前头理事堂报名。”


    李直学冷脸回头,斜眼并未看她,“山长大人要见她,何须再另外报名,你一个小小女助,也敢来置喙本直学?”


    伏荷顿时偃旗息鼓,不敢再出声。


    李直学终于不屑的看她一眼,问道;“赖在山上这么多年也结不了业,今年底便该走了吧?”


    伏荷脸色微白,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李直学便回过头来,哼声低念道:“自个儿的事都没顾明白,还敢管旁人的闲事......”


    他身后的姜如初眉头微皱,回头看去,就见伏女助脸色苍白,怔然站在原地。


    姜如初一时心下复杂难言。


    李直学悠悠的走在前头,带着姜如初往另一个方向走去,嘴里还不忘对这新来的弟子告诫道:


    “那就是在书院混日子的下场,云川书院可养不下这么多闲人,不用功读书,最后都得下山回家去。”


    他回头斜眼看姜如初,又扫了一眼她身后的小尾巴。


    “就算你是山长大人点名入学的,到时十八门课程中若结业不了十门以上,依然要被赶下山去,山长大人可不会为你寻私。”


    姜如初点头应声,十八门课程,她早已打听过,便是君子六艺,以及各类经学、史学、天文学,律学,还有女子八雅。


    其中有针对男女不同的相同课程,十八门过十门,其实倒也不算苛刻,但这结业的难度以堂课的夫子为准,要过关,想也知道并不容易。


    姜如初正细数着自己不擅长之处,想着哪些必须要学,哪些课程对来她来说结业上有难度......


    前方路口处,却突然响起一道带着张扬笑意的声音:


    “这位姜师妹,久仰大名啊......”